【原文】
文帝即位,放、资转为左、右丞〔1〕。数月,放徙为令〔2〕。黄初初,改秘书为中书,以放为监,资为令,各加给事中〔3〕;放赐爵关内侯,资为关中侯〔4〕:遂掌机密。三年〔5〕,进爵魏寿亭侯,资关内侯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左、右丞:官名。即秘书左丞、秘书右丞,是秘书令的助手。
〔2〕令:即秘书令。官名。负责处理尚书台上奏的公事,兼管中央图书文献档册,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兼皇家图书档案馆馆长。魏文帝称帝后,把这两种职务分开,从秘书分设中书。秘书令只管中央图书文献档册。中书专管机要事务处理,包括审核尚书台公事,起草皇帝诏命,向地方军政长官下达皇帝秘密指令等。这样,东汉以来执掌机要的尚书台,其决策作用就被中书省取代,逐渐变成执行指令的单纯行政机构。这是当时政治制度上的一大变化。这一变化现象的本质,是皇帝加强对军国机要大事决策权的控制,属于君权强化的结果。但是其负面作用,则是中书省的长官中书监、中书令,将有可能趁机操控至为重要的决策权,下文对此有所记录,本卷的蒋济对此也有专门的奏疏加以评论。
〔3〕加:加官。当时凡加了给事中官衔的官员,可以自由出入皇宫。
〔4〕关中侯:爵位名。是曹操所定六等爵制的第四等,不食租。
〔5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