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明帝即位,赐爵关内侯。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,济表以为:“深入虏地,与权精兵对;而朱然等在上流,乘休后,臣未见其利也。”军至皖,吴出兵安陆。济又上疏曰:“今贼示形于西,必欲并兵图东;宜急诏诸军,往救之!”会休军已败,尽弃器仗辎重,退还。吴欲塞夹石,遇救兵至,是以官军得不没。迁为中护军。时中书监、令,号为专任,济上疏曰:“大臣太重者国危,左右太亲者身蔽:古之至戒也。往者大臣秉事,外内扇动;陛下卓然自览万机,莫不祗肃。夫大臣非不忠也;然威权在下,则众心慢上:势之常也。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,愿无忘于左右。左右忠正远虑,未必贤于大臣;至于便辟取合,或能工之。今外所言,辄云中书。虽使恭慎,不敢外交;但有此名,犹惑世俗;况实握事要,日在目前?傥因疲倦之间,有所割制,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,即亦因时而向之。有此端,因当内设自完,以此众语,私招所交,为之内援。若此,臧否毁誉,必有所兴;功负赏罚,必有所易;直道而上者或壅,曲附左右者反达。因微而入,缘形而出;意所狎信,不复猜觉。此宜圣智所当早闻,外以经意,则形际自见。或恐朝臣畏言不合而受左右之怨,莫适以闻。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,公听并观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。远与黄、唐角功,近昭武、文之(迹)绩。岂牵近习而已哉!然人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己明,当有所付。若委之臣,非周公旦之忠,又非管夷吾之公,则有弄机败官之弊。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州,智效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;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,有专吏之名也。”诏曰:“夫骨鲠之臣,人主之所仗也。济才兼文武,服勤尽节。每军国大事,辄有奏议;忠诚奋发,吾甚壮之。”就迁为护军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

【原文】

明帝即位,赐爵关内侯。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,济表以为:“深入虏地,与权精兵对;而朱然等在上流,乘休后,臣未见其利也。”军至皖,吴出兵安陆〔1〕。济又上疏曰:“今贼示形于西〔2〕,必欲并兵图东;宜急诏诸军,往救之!”会休军已败,尽弃器仗辎重,退还。吴欲塞夹石〔3〕,遇救兵至,是以官军得不没。迁为中护军。

时中书监、令,号为专任〔4〕,济上疏曰:“大臣太重者国危〔5〕,左右太亲者身蔽:古之至戒也。往者大臣秉事,外内扇动〔6〕;陛下卓然自览万机,莫不祗肃〔7〕。夫大臣非不忠也;然威权在下,则众心慢上:势之常也。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,愿无忘于左右。左右忠正远虑,未必贤于大臣;至于便辟取合〔8〕,或能工之。今外所言,辄云中书。虽使恭慎,不敢外交〔9〕;但有此名,犹惑世俗;况实握事要,日在目前?傥因疲倦之间,有所割制〔10〕,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〔11〕,即亦因时而向之。一有此端,因当内设自完,以此众语,私招所交,为之内援。若此,臧否毁誉,必有所兴;功负赏罚〔12〕,必有所易;直道而上者或壅〔13〕,曲附左右者反达。因微而入,缘形而出;意所狎信,不复猜觉。此宜圣智所当早闻,外以经意,则形际自见〔14〕。或恐朝臣畏言不合而受左右之怨,莫适以闻。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〔15〕,公听并观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,将改曲易调。远与黄、唐角功〔16〕,近昭武、文之(迹)〔绩〕。岂〔牵〕近习而已哉〔17〕!然人君犹不可悉天下事以适己明,当有所付。若委之一臣,非周公旦之忠,又非管夷吾之公,则有弄机败官之弊〔18〕。当今柱石之士虽少〔19〕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;可并驱策〔20〕,不使圣明之朝,有专吏之名也〔21〕。”

诏曰:“夫骨鲠之臣〔22〕,人主之所仗也。济才兼文武,服勤尽节。每军国大事,辄有奏议;忠诚奋发,吾甚壮之。”就迁为护军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安陆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云梦县。

〔2〕示形:表现出进攻的态势。

〔3〕塞:阻断。夹石:地名。在今安徽舒城县南。

〔4〕专任:专权的职位。

〔5〕太重:权力太重。

〔6〕外内扇动:朝廷内外的辅政大臣发生矛盾。指在淮南的前线主将曹休与在京城执政的大臣曹真不和一事。见本卷《刘放传》裴注引《孙资别传》。

〔7〕祗肃:恭敬。

〔8〕便辟取合:谄媚迎合。

〔9〕外交:在宫廷之外拉关系。中书监、令在皇宫内办事,所以蒋济这样说。

〔10〕割制:对皇帝权力的侵占和牵制。

〔11〕推移于事:对政事处理能够发挥影响和作用。

〔12〕负:过失。

〔13〕壅:受到阻碍。

〔14〕形际:形迹。

〔15〕亮:观察。

〔16〕黄、唐:黄帝、唐尧。角功:比较功绩。

〔17〕近习:身边的宠臣。

〔18〕弄机败官:玩弄机权而败坏国事。

〔19〕柱石之士:可以充当朝廷栋梁的人才。

〔20〕驱策:任用。

〔21〕专吏:专权的官吏。

〔22〕骨鲠之臣:忠良刚直的臣僚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司马彪《战略》曰:“太和六年,明帝遣平州刺史田豫,乘海渡;幽州刺史王雄,陆道:并攻辽东。蒋济谏曰:‘凡非相吞之国,不侵叛之臣,不宜轻伐。伐之而不制,是驱使为贼。故曰:“虎狼当路,不治狐狸。先除大害,小害自已。”今海表之地,累世委质;岁选计(考)〔孝〕,不乏职贡。议者先之,正使一举便克,得其民不足益国,得其财不足为富;傥不如意,是为结怨失信也。’帝不听,豫行,竟无成而还。”

上一篇:文帝即王位,转为相国长史。及践阼,出为东中郎将。济请留,诏曰:“高祖歌曰‘安得猛士守方’。天下未宁,要须良臣以镇边境。如其无事,乃还鸣玉,未为后也。”济上《万机论》,帝善之。入为散骑常侍。时有诏,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:“卿腹心重将,特当任使。恩施足死,惠爱可怀。作威作福,杀人活人。”尚以示济。济既至,帝问曰:“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?”济对曰:“未有他善,但见亡国之语耳!”帝忿然作色,而问其故。济具以答,因曰:“夫‘作威作福’,《书》之明诫;‘天子无戏言’,古人所慎。惟陛下察之。”于是帝意解,遣追取前诏。黄初年,与大司马曹仁征吴。济别袭羡溪,仁欲攻濡须洲中。济曰:“贼据西岸,列船上流;而兵入洲中,是为自内地狱:危亡之道也。”仁不从,果败。仁薨,复以济为东中郎将,代领其兵。诏曰:“卿兼资文武,志节慷慨。常有超越江湖吞吴、会之志,故复授将率之任。”顷之,征为尚书。车驾幸广陵。济表水道难通,又上《州论》以讽帝,帝不从。于是战船数千,皆滞不得行。议者欲就留兵屯田,济以为:“东近湖,北临淮;若水盛时,贼易为寇,不可安屯。”帝从之,车驾即发。还到精湖,水稍尽,尽留船付济。船本历适数百里中,济更凿地作道,蹴船令聚。豫作土豚遏断湖水,皆引后船;时开遏,入淮中。帝还洛阳,谓济曰:“事不可不晓。吾前决谓‘分半烧船于山阳池中’;卿于后致之,略与吾俱至谯。又每得所陈,实入吾意。自今讨贼计画,善思论之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