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蒋济字子通,楚国平阿人也〔1〕。仕郡计吏,州别驾。
建安十三年,孙权率众围合肥。时大军征荆州,遇疾疫。唯遣将军张喜,单将千骑,过领汝南兵,以解围,颇复疾疫。济乃密白刺史,伪得喜书,云“步骑四万已到雩娄〔2〕”,遣主簿迎喜;三部使赍书,语城中守将〔3〕。一部得入城,二部为贼所得。权信之,遽烧围走,城用得全。
明年,使于谯,太祖问济曰:“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〔4〕,徙燕、白马民〔5〕。民不得走〔6〕,贼亦不敢抄。今欲徙淮南民,何如?”济对曰:“是时兵弱贼强,不徙必失之。自破袁绍,北拔柳城;南向江、汉,荆州交臂〔7〕:威震天下,民无他志。然百姓怀土,实不乐徙,惧必不安。”太祖不从。而江、淮间十余万众,皆惊走吴。后济使诣邺,太祖迎见大笑曰:“本但欲使避贼,乃更驱尽之!”拜济丹阳太守。
大军南征还,以温恢为扬州刺史〔8〕;济为别驾,令曰:“季子为臣〔9〕,吴宜有君。今君还州,吾无忧矣。”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,太祖闻之,指前令与左将军于禁、沛相封仁等曰:“蒋济宁有此事!有此事,吾为不知人也。此必愚民乐乱,妄引之耳。促理出之〔10〕!”
辟为丞相主簿,西曹属。令曰:“舜举皋陶〔11〕,不仁者远。臧否得中〔12〕,望于贤属矣〔13〕。”关羽围樊、襄阳。太祖以汉帝在许,近贼,欲徙都。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:“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攻之失;于国家大计,未足有损。刘备、孙权,外亲内疏;关羽得志,权必不愿也。可遣人劝蹑其后〔14〕,许割江南以封权,则樊围自解。”太祖如其言。权闻之,即引兵西袭公安、江陵。羽遂见擒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平阿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。
〔2〕雩(yú)娄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
〔3〕三部:分为三路。
〔4〕对:对战。
〔5〕燕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
〔6〕走:逃跑。
〔7〕交臂:指投降。
〔8〕温恢:传见本书卷十五。
〔9〕季子:即季札。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九年记载:“吴子使札来聘。”当时吴国的国君自称为王,这一称号未得到周天子的承认,所以被认为是无君之国。但是文中为什么又称之为“吴子”呢?《公羊传》解释说,这是尊重贤德的季札,季札既然充当吴国使臣,吴国君主就应享有正式的爵号。
〔10〕理出:平反放出。
〔11〕皋陶(yáo):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。曾被舜任命为司法官。后被禹选为继承人,因早死未继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
〔12〕臧否(pǐ):褒贬。丞相西曹负责官员选任,要对人才作评价,所以曹操这样说。
〔13〕贤属:贤德的西曹属。指接受西曹属职务的蒋济。当时曹操的丞相府中,分曹处理公务。每曹的主官称掾,副主官称属。
〔14〕蹑其后:偷袭关羽的后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