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征吕布,战,破之;布退,固守。时士卒疲倦,太祖欲引军还;嘉说太祖急攻之,遂擒布。语在《荀攸传》。孙策转斗千里,尽有江东。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,将渡江,北袭许。众闻皆惧,嘉料之曰:“策新并江东,所诛皆英豪雄杰,能得人死力者也。然策,轻而无备;虽有百万之众,无异于独行中原也。若刺客伏起,人之敌耳。以吾观之,必死于匹夫之手。”策临江,未济,果为许贡客所杀。

【原文】

征吕布,三战,破之;布退,固守。时士卒疲倦,太祖欲引军还;嘉说太祖急攻之,遂擒布。语在《荀攸传》。〔一〕

孙策转斗千里,尽有江东。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,将渡江,北袭许。众闻皆惧,嘉料之曰:“策新并江东,所诛皆英豪雄杰,能得人死力者也。然策,轻而无备;虽有百万之众,无异于独行中原也〔1〕。若刺客伏起,一人之敌耳。以吾观之,必死于匹夫之手。”策临江,未济,果为许贡客所杀〔2〕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中原:原野之中。

〔2〕许贡:事见本书卷四十六《孙讨逆传》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傅子》曰:“太祖欲引军还,嘉曰:‘昔项籍七十余战,未尝败北;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,恃勇无谋故也。今布每战辄败,气衰力尽,内外失守。布之威力不及项籍,而困败过之。若乘胜攻之,此成擒也。’太祖曰:‘善!’”

《魏书》曰:“刘备来奔,以为豫州牧。或谓太祖曰:‘备有英雄志,今不早图,后必为患。’太祖以问嘉,嘉曰:‘有是。然公提剑起义兵,为百姓除暴。推诚仗信,以招俊杰,犹惧其未也。今备有英雄名,以穷归己而害之,是以害贤为名;则志士将自疑,回心择主,公谁与定天下?夫除一人之患,以沮四海之望;安危之机,不可不察!’太祖笑曰:‘君得之矣!’”《傅子》曰:“初,刘备来降,太祖以客礼待之,使为豫州牧。嘉言于太祖曰:‘备有雄才,而甚得众心。张飞、关羽者,皆万人之敌也,为之死用。嘉观之,备终不为人下,其谋未可测也。古人有言:“一日纵敌,数世之患。”宜早为之所。’是时,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,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,未得从嘉谋。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,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:‘放备,变作矣!’时备已去,遂举兵以叛。太祖恨不用嘉之言。”按《魏书》所云,与《傅子》正反也。

〔二〕《傅子》曰:“太祖欲速征刘备。议者惧军出,袁绍击其后,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。语在《武纪》。太祖疑,以问嘉。嘉劝太祖曰:‘绍性迟而多疑,来必不速;备新起,众心未附,急击之必败:此存亡之机,不可失也。’太祖曰:‘善。’遂东征备。备败奔绍,绍果不出。”臣松之按《武纪》,决计征备,量绍不出,皆出自太祖。此云用嘉计,则为不同。又本传称自嘉料孙策轻佻,“必死于匹夫之手”,诚为明于见事。然自非上智,无以知其死在何年也。今正以袭许年死,此盖事之偶合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