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文帝践阼,复为卫尉,进封安乡侯;增邑百户,并前百户。分封少子延及孙晓,列侯。方欲以为公,会薨。帝为流涕,追赠车骑将军,谥曰肃侯。子武嗣。武薨,子克嗣。克薨,子良嗣。晓,嘉平中为黄门侍郎。时校事放横,晓上疏曰:“《周礼》云:‘设官分职,以为民极。’《春秋传》曰:‘天有日,人有等。’愚不得临贤,贱不得临贵。于是并建圣哲,树之风声。明试以功,载考绩;各修厥业,思不出位。故栾书欲拯晋侯,其子不听;死人横于街路,邴吉不问。上不责非职之功,下不务分外之赏;吏无兼统之势,民无事之役:斯诚为国要道,治乱所由也!远览典志,近观秦、汉,虽官名改易,职司不同;至于崇上抑下,显分明例,其致也:初无校事之官,干与庶政者也。昔武皇帝大业草创,众官未备;而军旅勤苦,民心不安;乃有小罪不可不察,故置校事,取其切耳。然检御有方,不至纵恣也。此霸世之权宜,非帝王之正典。其后渐蒙见任,复为疾病;转相因仍,莫正其本。遂令上察宫庙,下摄众司;官无局业,职无分限;随意任情,唯心所适。法造于笔端,不依科诏;狱成于门下,不顾复讯。其选官属,以谨慎为粗疏,以謥詷为贤能;其治事,以刻暴为公严,以循理为怯弱。外,则托天威以为声势;内,则聚群奸以为腹心。大臣耻与分势,含忍而不言;小人畏其锋芒,郁结而无告: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。罪恶之著,行路皆知;纤恶之过,积年不闻。既非《周礼》设官之意,又非《春秋》等之义也。今外有公卿、将校,总统诸署;内有侍中、尚书,综理万机;司隶校尉督察京辇;御史中丞董摄宫殿: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,申明科诏以督其违。若此诸贤犹不足任,校事小吏,益不可信;若此诸贤各思尽忠,校事区区,亦复无益;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,则是中丞、司隶,重增官耳;若如旧选,尹模之奸今复发矣:进退推算,无所用之。昔桑弘羊为汉求利,卜式以为独烹弘羊,天乃可雨。若使政治得失必感天地,臣恐水旱之灾,未必非校事之由也。曹恭公远君子,近小人,《国风》托以为刺;卫献公舍大臣,与小臣谋,定姜谓之有罪。纵令校事有益于国,以礼义言之,尚伤大臣之心;况奸回暴露,而复不罢,是衮阙不补,迷而不返也。”于是遂罢校事官。晓迁汝南太守。年余,薨。

【原文】

文帝践阼,复为卫尉,进封安乡侯;增邑三百户,并前八百户。分封少子延及孙晓,列侯。方欲以为公,会薨。帝为流涕,追赠车骑将军,谥曰肃侯。〔一〕

子武嗣。武薨,子克嗣。克薨,子良嗣。

晓,嘉平中为黄门侍郎。〔二〕时校事放横〔1〕,晓上疏曰:“《周礼》云:‘设官分职,以为民极〔2〕。’《春秋传》曰〔3〕:‘天有十日,人有十等。’愚不得临贤〔4〕,贱不得临贵。于是并建圣哲,树之风声〔5〕。明试以功,九载考绩〔6〕;各修厥业〔7〕,思不出位〔8〕。故栾书欲拯晋侯〔9〕,其子不听;死人横于街路,邴吉不问〔10〕。上不责非职之功〔11〕,下不务分外之赏;吏无兼统之势,民无二事之役:斯诚为国要道,治乱所由也!远览典志,近观秦、汉,虽官名改易,职司不同;至于崇上抑下,显分明例〔12〕,其致一也〔13〕:初无校事之官,干与庶政者也。昔武皇帝大业草创,众官未备;而军旅勤苦,民心不安;乃有小罪不可不察,故置校事,取其一切耳〔14〕。然检御有方〔15〕,不至纵恣也。此霸世之权宜〔16〕,非帝王之正典。其后渐蒙见任,复为疾病〔17〕;转相因仍,莫正其本。遂令上察宫庙,下摄众司;官无局业〔18〕,职无分限;随意任情,唯心所适。法造于笔端,不依科诏〔19〕;狱成于门下〔20〕,不顾复讯〔21〕。其选官属,以谨慎为粗疏,以謥詷为贤能〔22〕;其治事,以刻暴为公严〔23〕,以循理为怯弱。外,则托天威以为声势〔24〕;内,则聚群奸以为腹心。大臣耻与分势,含忍而不言;小人畏其锋芒,郁结而无告: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〔25〕。罪恶之著,行路皆知;纤恶之过〔26〕,积年不闻〔27〕。既非《周礼》设官之意,又非《春秋》十等之义也。今外有公卿、将校,总统诸署;内有侍中、尚书,综理万机;司隶校尉督察京辇〔28〕;御史中丞董摄宫殿〔29〕: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,申明科诏以督其违。若此诸贤犹不足任,校事小吏,益不可信;若此诸贤各思尽忠,校事区区,亦复无益;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,则是中丞、司隶,重增一官耳;若如旧选〔30〕,尹模之奸今复发矣〔31〕:进退推算,无所用之。昔桑弘羊为汉求利〔32〕,卜式以为独烹弘羊〔33〕,天乃可雨。若使政治得失必感天地,臣恐水旱之灾,未必非校事之由也。曹恭公远君子,近小人,《国风》托以为刺;卫献公舍大臣〔34〕,与小臣谋,定姜谓之有罪〔35〕。纵令校事有益于国,以礼义言之,尚伤大臣之心;况奸回暴露〔36〕,而复不罢,是衮阙不补〔37〕,迷而不返也。”于是遂罢校事官。

晓迁汝南太守。年四十余,薨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校事:官名。受君主的直接委派,刺探、举报并处置官员的不忠诚言行。与后世的特务类似。放横:放肆横蛮。

〔2〕民极:人民能够遵循的一种适中的原则。这两句话出自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。

〔3〕春秋传:指《左传》。下面两句话出自《左传》昭公七年。

〔4〕临:治理。

〔5〕风声:好的风尚。

〔6〕考绩:考核官员的工作成绩。

〔7〕厥业:他们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〔8〕出位:超出自己职位的范围。

〔9〕栾书:春秋时晋国大臣。前 575 年,晋国与楚国交战,栾书任中军指挥官。交战中,晋厉公的车陷入泥潭,栾书要去援救。为晋厉公驾车的是栾书的儿子栾> ,他阻止父亲擅离指挥岗位,自己救晋厉公出险境。事见《左传》成公十六年。

〔10〕邴吉(?—前 55):字少卿,鲁国鲁县(今山东曲阜市)人。西汉宣帝时任丞相,封博阳侯。一次他外出,在路上碰到有人打架,造成伤亡,他毫不过问。有人问他为什么,他说治安问题该地方官管,不是宰相的职责范围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七十四。

〔11〕责:要求。非职:非本职范围。

〔12〕显分(fèn):标明本分。

〔13〕其致一:其目的是一样的。

〔14〕一切:一刀切下。指临时性的断然处置。这是当时习语。

〔15〕检御:约束驾御。

〔16〕霸世:指君主初创业时必须使用威势、权术、刑法来平定动荡局面的时代。

〔17〕复为疾病:又成为政治中的毛病。

〔18〕局业:限定的本职工作。

〔19〕科诏:条例规章和皇帝诏命。

〔20〕狱:指案件的审理。

〔21〕复讯:复审。

〔22〕謥詷(còng tóng):办事匆忙急躁。

〔23〕刻暴:刻毒暴虐。公严:公正严厉。

〔24〕天威:天子的威势。

〔25〕尹模:当时一个校事的姓名。目下:皇帝眼皮底下。

〔26〕纤:细小。

〔27〕不闻:皇帝听不到。

〔28〕京辇:京城地区。

〔29〕董摄:统管。

〔30〕如旧选:像过去那样选人充当校事。

〔31〕尹模之奸:类似尹模那样的违法事例。

〔32〕桑弘羊(前 152—前80):洛阳人。西汉武帝时任治粟都尉,兼任大司农。制定并推行盐、铁、酒类商品的官营专卖政策,增加国家收入,打击富商势力。还组织六十万人屯垦,以抗御匈奴入侵。昭帝时任御史大夫辅政,继续坚持专卖政策,不久以谋反罪被杀。

〔33〕卜式:河南郡人。大畜牧主。多次以家财捐助政府,被汉武帝任命为中郎。后升任御史大夫,封关内侯。是盐铁专卖政策的反对者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五十八。

〔34〕卫献公(?—前 559):名衎(kàn)。春秋时卫国国君。前 576 至前 559 年在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七《卫康叔世家》。

〔35〕定姜:卫献公的嫡母。

〔36〕奸回:奸邪。

〔37〕衮阙:指君主的过失。《诗经·燕民》有“衮职有阙,维仲山甫补之”的句子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书》曰:“昱,时年八十。”

《世语》曰:“初,太祖乏食;昱略其本县,供三日粮,颇杂以人脯。由是失朝望,故位不至公。”

〔二〕《世语》曰:“晓,字季明。有通识。”

〔三〕《晓别传》曰:“晓大著文章,多亡失;今之存者,不能十分之一。”

上一篇:太祖与吕布战于濮阳,数不利。蝗虫起,乃各引去。于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,欲使太祖迁家居邺。太祖新失兖州,军食尽,将许之。时昱使,适还,引见。因言曰:“窃闻将军欲遣家,与袁绍连和。诚有之乎?”太祖曰:“然。”昱曰:“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,不然何虑之不深也!夫袁绍据燕、赵之地,有并天下之心,而智不能济也。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?将军以龙虎之威,可为韩、彭之事邪?今兖州虽残,尚有城;能战之士,不下万人。以将军之神武,与文若、昱等,收而用之,霸王之业可成也!愿将军更虑之。”太祖乃止。天子都许,以昱为尚书。兖州尚未安集,复以昱为东中郎将,领济阴太守,都督兖州事。刘备失徐州,来归太祖。昱说太祖杀备,太祖不听。语在《武纪》。后又遣备至徐州,要击袁术,昱与郭嘉说太祖曰:“公前日不图备,昱等诚不及也。今借之以兵,必有异心!”太祖悔,追之,不及。会术病死,备至徐州,遂杀车胄,举兵背太祖。顷之,昱迁振威将军。袁绍在黎阳,将南渡。时昱有百兵守鄄城。太祖闻之,使人告昱,欲益千兵。昱不肯,曰:“袁绍拥万众,自以所向无前。今见昱兵少,必轻易不来攻。若益昱兵,过则不可不攻;攻之必克,徒两损其势。愿公无疑!”太祖从之。绍闻昱兵少,果不往。太祖谓贾诩曰:“程昱之胆,过于贲、育!”昱收山泽亡命,得精兵数千人。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,讨袁谭、袁尚。谭、尚破走,拜昱奋武将军,封安国亭侯。太祖征荆州,刘备奔吴。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。昱料之曰:“孙权新在位,未为海内所惮。曹公无敌于天下,初举荆州,威震江表;权虽有谋,不能独当也。备有英名;关羽、张飞,皆万人敌也:权必资之以御我。难解势分,备资以成,又不可得而杀也。”权果多与备兵,以御太祖。是后中夏渐平,太祖拊昱背曰:“兖州之败,不用君言,吾何以至此!”宗人奉牛酒大会,昱曰:“知足不辱,吾可以退矣。”乃自表归兵,阖门不出。。昱性刚戾,与人多忤。人有告昱谋反,太祖赐待益厚。魏国既建,为卫尉。与中尉邢贞争威仪,免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