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太祖与吕布战于濮阳,数不利。蝗虫起,乃各引去。于是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,欲使太祖迁家居邺。太祖新失兖州,军食尽,将许之。
时昱使,适还,引见。因言曰:“窃闻将军欲遣家,与袁绍连和。诚有之乎?”太祖曰:“然。”昱曰:“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〔1〕,不然何虑之不深也!夫袁绍据燕、赵之地,有并天下之心,而智不能济也。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?将军以龙虎之威,可为韩、彭之事邪〔2〕?今兖州虽残,尚有三城;能战之士,不下万人。以将军之神武,与文若、昱等〔3〕,收而用之,霸王之业可成也!愿将军更虑之。”太祖乃止。〔一〕
天子都许,以昱为尚书。兖州尚未安集,复以昱为东中郎将,领济阴太守,都督兖州事。
刘备失徐州,来归太祖。昱说太祖杀备,太祖不听。语在《武纪》。后又遣备至徐州,要击袁术,昱与郭嘉说太祖曰:“公前日不图备,昱等诚不及也〔4〕。今借之以兵,必有异心!”太祖悔,追之,不及。会术病死,备至徐州,遂杀车胄,举兵背太祖。
顷之,昱迁振威将军〔5〕。袁绍在黎阳,将南渡。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。太祖闻之,使人告昱,欲益二千兵。昱不肯,曰:“袁绍拥十万众,自以所向无前。今见昱兵少,必轻易不来攻。若益昱兵,过则不可不攻;攻之必克,徒两损其势〔6〕。愿公无疑!”太祖从之。绍闻昱兵少,果不往。太祖谓贾诩曰:“程昱之胆,过于贲、育!”昱收山泽亡命〔7〕,得精兵数千人。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,讨袁谭、袁尚。谭、尚破走,拜昱奋武将军,封安国亭侯。
太祖征荆州,刘备奔吴。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。昱料之曰:“孙权新在位,未为海内所惮。曹公无敌于天下,初举荆州,威震江表;权虽有谋,不能独当也。备有英名;关羽、张飞,皆万人敌也:权必资之以御我。难解势分〔8〕,备资以成,又不可得而杀也。”权果多与备兵,以御太祖。
是后中夏渐平,太祖拊昱背曰:“兖州之败,不用君言,吾何以至此!”宗人奉牛酒大会,昱曰:“知足不辱,吾可以退矣。”乃自表归兵〔9〕,阖门不出。〔二〕。昱性刚戾〔10〕,与人多忤。人有告昱谋反,太祖赐待益厚。魏国既建,为卫尉。与中尉邢贞争威仪〔11〕,免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意者:私意以为。
〔2〕韩:指韩信。彭:指彭越(?—前196)。字仲。山阳郡昌邑(今山东金乡县西北)人。秦末聚众起兵。楚、汉相争时,率兵三万投奔刘邦,并在击败项羽的过程屡立战功,封梁王。西汉建立后,以谋反罪被刘邦诛杀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九十、《汉书》卷三十四。以上韩、彭二人都为刘邦出过大力,后来又都被他处死。
〔3〕文若:荀彧的字。
〔4〕不及:在这件事的深远考虑上不及您。
〔5〕振威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6〕两损其势:分兵与程昱,削弱了曹操的兵力,又使程昱必然受攻,所以是两损。
〔7〕亡命:弃家逃亡在外的人。
〔8〕难解势分:当孙、刘两家面临的危难解除、双方势力分开而不再合一的时候。
〔9〕归兵:把自己统率的军队上交曹操。这是免除曹操猜忌的做法。
〔10〕刚戾:刚直暴躁。
〔11〕争威仪:在路上相遇时双方的仪仗队互不让路。当时中央官员的仪仗队,以中尉的最为壮观,人数多,服饰好,出行时“光满道路,群僚之中,斯最壮矣”(《续汉百官志》四李贤注引《汉官》)。程昱比邢贞资历老,功劳大,看到对方的仪仗队比自己的好;心里有气,所以故意不让路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略》载:“昱说太祖曰:‘昔田横,齐之世族,兄弟三人更王。据千里之地,拥百万之众,与诸侯并南面称孤。既而高祖得天下,而横,顾为降虏。当此之时,横岂可为心哉!’太祖曰:‘然。此诚丈夫之至辱也。’昱曰:‘昱愚,不识大旨;以为将军之志,不如田横。田横,齐一壮士耳,犹羞为高祖臣。今闻将军欲遣家往邺,将北面而事袁绍。夫以将军之聪明神武,而反不羞为袁绍之下。窃为将军耻之!’”其后语与本传略同。
〔二〕《魏书》曰:“太祖征马超,文帝留守,使昱参军事。田银、苏伯等反河间,遣将军贾信讨之。贼有千余人请降,议者皆以为,宜如旧法。昱曰:‘诛降者,谓在扰攘之时,天下云起。故围而后降者,不赦,以示威天下;开其利路,使不至于围也。今天下略定,且在邦域之中,此必降之贼;杀之无所威惧,非前日诛降之意,臣以为不可诛也。纵诛之,宜先启闻。’众议者曰:‘军事有专,无请。’昱不答。文帝起入,特引见昱曰:‘君有所不尽邪?’昱曰:‘凡专命者,谓有临时之急,呼吸之间者耳。今此贼,制在贾信之手,无朝夕之变。故老臣不愿将军行之也。’文帝曰:‘君虑之善!’即白太祖,太祖果不诛。太祖还,闻之甚说,谓昱曰:‘君非徒明于军计,又善处人父子之间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