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。住七八十年〔1〕,倭国乱,相攻伐历年;乃共立一女子为王,名曰“卑弥呼”;事鬼道,能惑众。年已长大,无夫婿,有男弟佐治国。自为王以来,少有见者。以婢千人自侍;唯有男子一人给饮食,传辞出入。居处宫室楼观,城栅严设,常有人持兵守卫。
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,复有国:皆倭种。又有侏儒国在其南,人长三四尺;去女王四千余里。又有裸国、黑齿国复在其东南,船行一年可至。参问倭地〔2〕:绝在海中洲岛之上,或绝或连;周旋可五千余里〔3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住:保持(这种制度)。
〔2〕参问:考察询问。
〔3〕周旋:循着路线曲折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