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评曰:潘濬公清割断〔1〕,陆凯忠壮质直:皆节概梗梗〔2〕,有大丈夫格业〔3〕。胤身洁事济,著称南土,可谓良牧矣〔4〕!
【注释】
〔1〕公清:公正清廉。割断:做事有决断。
〔2〕节概:节操气概。梗梗:刚直的样子。
〔3〕格业:风格业绩。
〔4〕良牧:好的州行政长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