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苏则字文师,扶风武功人也〔1〕。少以学行闻。举孝廉、茂才,辟公府;皆不就。
起家为酒泉太守〔2〕。转安定、武都,〔一〕所在有威名。太祖征张鲁,过其郡;见则悦之,使为军导〔3〕。鲁破,则绥定下辩诸氐〔4〕,通河西道。徙为金城太守。
是时,丧乱之后,吏民流散饥穷,户口损耗。则抚循之,甚谨;外招怀羌胡,得其牛羊,以养贫老;与民分粮而食:旬月之间,流民皆归,得数千家。乃明为禁令,有干犯者辄戮,其从教者必赏。亲自教民耕种,其岁大丰收。由是归附者日多。李越以陇西反,则率羌胡围越,越即请服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武功:县名。县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。
〔2〕起家:初次出外做官。
〔3〕军导:大军的前导。
〔4〕绥定:安抚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书》曰:“则,刚直疾恶,常慕汲黯之为人。”
《魏略》曰:“则,世为著姓。兴平中,三辅乱,饥穷,避难北地,客安定。依富室师亮,亮待遇不足。则慨然叹曰:‘天下会安,当不久尔;必还为此郡守,折庸辈士也!’后与冯翊吉茂等,隐于郡南太白山中,以书籍自娱。及为安定太守,而师亮等皆欲逃走。则闻之,预使人解语,以礼报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