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评曰:吕布有虓虎之勇〔1〕,而无英奇之略;轻狡反覆,唯利是视〔2〕:自古及今,未有若此不夷灭也。昔汉光武谬于庞萌〔3〕,近魏太祖亦蔽于张邈〔4〕。“知人则哲”,“唯帝难之”,信矣!陈登、臧洪,并有雄气壮节:登降年夙陨〔5〕,功业未遂;洪以兵弱敌强,烈志不立。惜哉!
【注释】
〔1〕虓(xiāo):猛虎咆哮。
〔2〕是视:是图。
〔3〕庞萌(?—公元 30):山阳郡(治所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)人。东汉初任侍中,很受光武帝刘秀的信任。后为平狄将军,举兵反汉,兵败被杀。传附《后汉书》卷十二《刘永传》。
〔4〕蔽:受蒙蔽。
〔5〕降年:上天赐给的寿命。夙陨:早死。陈登死时仅三十九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