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文帝即王位,赐爵关内侯。及践阼,为督军粮御史〔1〕,封武平亭侯;更为督军粮执法〔2〕,入为尚书。
明帝即位,进封平阳乡侯。诸葛亮出秦川〔3〕,大将军曹真督诸军拒亮;徙袭为大将军军师〔4〕,分邑百户赐兄基爵关内侯。真薨,司马宣王代之;袭复为军师,增邑三百,并前五百五十户。
以疾征还,拜太中大夫。薨,追赠少府,谥曰定侯。子会嗣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督军粮御史:官名。负责催调军粮。
〔2〕督军粮执法:官名。负责惩处军粮调运中的违法者。
〔3〕秦川:地区名。这里泛指今陕西、甘肃两省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。
〔4〕大将军军师:官名。大将军府下属,负责参谋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