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评曰:李典贵尚儒雅,义忘私隙,美矣!李通、臧霸、文聘、吕虔,镇卫州郡,并著威惠。许褚、典韦,折冲左右〔1〕,抑亦汉之樊哙也。庞德授命叱敌〔2〕,有周苛之节〔3〕;庞淯不惮伏剑,而诚感邻国。阎温向城大呼,齐解、路之烈焉〔4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折冲左右:在曹操的左右抗御外来袭击。
〔2〕授命:献出生命。
〔3〕周苛(?—前 204):沛县人。秦末与堂弟周昌一起随刘邦起兵。刘邦当汉王,任命他为御史大夫。前 204 年,受命留守荥阳。项羽率军攻破荥阳,被俘,坚不投降,受烹煮的酷刑而死。事附《史记》卷九十六《张丞相列传》。
〔4〕解、路:指解杨、路中大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