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孙静字幼台,坚季弟也〔1〕。坚始举事,静纠合乡曲及(宗室)〔宗族〕五六百人以为保障〔2〕:众咸附焉。策破刘繇,定诸县,进攻会稽;遣人请静,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。
是时太守王朗,拒策于固陵〔3〕;策数渡水战,不能克。静说策曰:“朗负阻城守,难可猝拔。查渎,南去此数十里〔4〕,〔一〕而道之要径也。宜从彼据其内,所谓‘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’者也。吾当自帅众,为军前队,破之必矣!”策曰:“善!”乃诈令军中曰:“顷连雨,水浊,兵饮之多腹痛。令促具罂缶数百口,澄水〔5〕。”至昏暮,罗以燃火诳朗〔6〕;便分军夜投查渎道,袭高迁屯〔7〕。〔二〕朗大惊,遣故丹杨太守周昕等,帅兵前战。策破昕等,斩之,遂定会稽。〔三〕
表拜静为奋武校尉,欲授之重任;静恋坟墓、宗族,不乐出仕,求留镇守:策从之。
权统事,就迁昭义中郎将〔8〕,终於家。有五子:暠、瑜、皎、奂、谦。暠三子:绰、超、恭。超为偏将军。恭,生峻;绰,生綝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季弟:三弟。
〔2〕乡曲:乡亲。
〔3〕固陵:地名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北。
〔4〕查(zhā)渎:地名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南。
〔5〕罂缶(yīng fǒu):瓮和罐。
〔6〕罗:罗列。此处罗列的对象是上文所说的几百口瓮罐;用瓮罐点火之后流放在江面上,是制造军队在此乘船渡江的假象。卢弼认为这些瓮罐是用来制作渡江工具的,疑不确。因为上面史文已说到孙策军队曾几次渡江作战,未能取胜,又渡江退回。可见其早有充足的渡河工具,不需到这时才开始着手准备。
〔7〕高迁屯:地名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东。
〔8〕昭义中郎将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查,音祖加反。
〔二〕臣松之按:今永兴县有高迁桥。
〔三〕《会稽典录》曰:“昕,字大明。少游京师,师事太傅陈蕃。博览群书,明于风角,善推灾异。辟太尉府,举高第,稍迁丹杨太守。曹公起义兵,昕前后遣兵万余人,助公征伐。袁术之在淮南也,昕恶其淫虐,绝不与通。”《献帝春秋》曰:“袁术遣吴景攻昕,未拔。景乃募百姓:敢从周昕者,死不赦。昕曰:‘我则不德,百姓何罪!’遂散兵,还本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