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滕胤字承嗣,北海剧人也。伯父耽,父胄,与刘繇州里通家;以世扰乱,渡江依繇。孙权为车骑将军,拜耽右司马,以宽厚称。早卒,无嗣。胄善属文,权待以宾礼;军国书疏,常令损益润色之。亦不幸短命。权为吴王,追录旧恩,封胤都亭侯。少有节操,美容仪。弱冠尚公主。年,起家为丹杨太守。徙吴郡、会稽,所在见称。太元元年,权寝疾。诣都,留为太常,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。孙亮即位,加卫将军。恪将悉众伐魏,胤谏恪曰:“君以丧代之际,受伊、霍之托。入安本朝,出摧强敌;名声振于海内,天下莫不震动。万姓之心,冀得蒙君而息。今猥以劳役之后,兴师出征;民疲力屈,远主有备。若攻城不克,野略无获,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。不如按甲息师,观隙而动。且兵者大事,事以众济;众苟不悦,君独安之?”恪曰:“诸云不可者,皆不见计算,怀居苟安者也。而子复以为然,吾何望焉?夫以曹芳暗劣,而政在私门;彼之臣民,固有离心。今吾因国家之资,借战胜之威,则何往而不克哉!”以胤为都下督,掌统留事。胤白日接宾客,夜省文书,或通晓不寐。

【原文】

滕胤字承嗣,北海剧人也〔1〕。伯父耽,父胄,与刘繇州里通家〔2〕;以世扰乱,渡江依繇。

孙权为车骑将军,拜耽右司马〔3〕,以宽厚称。早卒,无嗣。胄善属文,权待以宾礼;军国书疏,常令损益润色之〔4〕。亦不幸短命。

权为吴王,追录旧恩,封胤都亭侯。少有节操,美容仪。〔一〕弱冠尚公主。年三十,起家为丹杨太守〔5〕。徙吴郡、会稽〔6〕,所在见称。〔二〕

太元元年,权寝疾〔7〕。诣都〔8〕,留为太常,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。

孙亮即位,加卫将军〔9〕。

恪将悉众伐魏,胤谏恪曰:“君以丧代之际〔10〕,受伊、霍之托〔11〕。入安本朝,出摧强敌;名声振于海内,天下莫不震动。万姓之心,冀得蒙君而息〔12〕。今猥以劳役之后,兴师出征;民疲力屈,远主有备〔13〕。若攻城不克,野略无获,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。不如按甲息师,观隙而动。且兵者大事,事以众济;众苟不悦,君独安之?”恪曰:“诸云不可者,皆不见计算,怀居苟安者也。而子复以为然,吾何望焉?夫以曹芳暗劣〔14〕,而政在私门〔15〕;彼之臣民,固有离心。今吾因国家之资,借战胜之威,则何往而不克哉!”

以胤为都下督〔16〕,掌统留事。胤白日接宾客,夜省文书,或通晓不寐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剧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昌乐县西。

〔2〕刘繇:传见本书卷四十九。州里:同州的老乡。刘繇与滕氏同为青州人。通家:世交。

〔3〕右司马:官名。孙权车骑将军府下属,主管军务。

〔4〕损益:增删。润色:文辞上的修饰。

〔5〕起家:初次出外做官。

〔6〕徙吴郡、会稽:转为吴郡、会稽郡太守。官员的平级调动称为徙。

〔7〕寝疾:卧病。

〔8〕诣都:到京都。京都这里指建业。

〔9〕加:加任官职。卫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0〕丧代:旧君死亡而新君替代。

〔11〕伊、霍:伊尹、霍光。两人都曾辅佐继位的新君。

〔12〕蒙君而息:由于您而得到休息。

〔13〕远主:指远方的守敌。曹魏军队在本土驻守,属于主方。

〔14〕曹芳(公元 232—274):传见本书卷四。暗劣:愚弱。

〔15〕政在私门:政事在权臣私人的家中(决定)。私门指司马氏家族。

〔16〕都下督:官名。京城驻军的指挥官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胤年十二,而孤单茕立。能治身厉行。为人白晳,威仪可观。每正朔朝贺修勤,在位大臣见者,无不叹赏。”

〔二〕《吴书》曰:“胤上表陈及时宜,及民间优劣,多所匡弼。权以胤故,增重公主之赐,屡加存问。胤每听辞讼,断罪法;察言观色,务尽情理。人有穷冤悲苦之言,对之流涕。”

〔三〕《吴书》曰:“胤宠任弥高,接士愈勤。表奏书疏,皆自经意,不以委下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