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董厥者,丞相亮时为府令史,亮称之曰:“董令史,良士也。吾每与之言,思慎宜适。”徙为主簿。亮卒后,稍迁至尚书仆射。代陈祗为尚书令。迁辅国大将军,平台事。而义阳樊建代焉。延熙()年,以校尉使吴;值孙权病笃,不自见建。权问诸葛恪曰:“樊建何如宗预也?”恪对曰:“才识不及预,而雅性过之。”后为侍中,守尚书令。自瞻、厥、建统事,姜维常征伐在外,宦人黄皓窃弄机柄;咸共将护,无能匡矫,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。蜀破之明年春,厥、建俱诣京都,同为相国参军;其秋并兼散骑常侍,使蜀慰劳。

【原文】

董厥者,丞相亮时为府令史〔1〕,亮称之曰:“董令史,良士也。吾每与之言,思慎宜适〔2〕。”徙为主簿。亮卒后,稍迁至尚书仆射。代陈祗为尚书令〔3〕。迁〔辅国〕大将军,平台事〔4〕。而义阳樊建代焉。〔一〕延熙(二)十四年,以校尉使吴;值孙权病笃〔5〕,不自见建。权问诸葛恪曰:“樊建何如宗预也〔6〕?”恪对曰:“才识不及预,而雅性过之。”后为侍中,守尚书令〔7〕。

自瞻、厥、建统事,姜维常征伐在外,宦人黄皓窃弄机柄;咸共将护〔8〕,无能匡矫,〔二〕然建特不与皓和好往来。

蜀破之明年春,厥、建俱诣京都,同为相国参军〔9〕;其秋并兼散骑常侍,使蜀慰劳〔10〕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府:指丞相府。令史:官名。丞相府中各类公务的主办官员。地位在掾、属之下。

〔2〕思慎宜适:(对事情的)思虑很恰当。

〔3〕陈祗:传附本书卷三十九《董允传》。

〔4〕台:指尚书台。平台事即平尚书事。

〔5〕值:碰上。

〔6〕何如:与……相比怎么样。宗预:传见本书卷四十五。

〔7〕守:品级较低的官代理较高的职务。

〔8〕将护:迁就。

〔9〕相国参军:官名。司马昭相国府的下属。参谋军事。

〔10〕使:出使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按《晋百官表》:“董厥字龚袭,亦义阳人。建字长元。”

〔二〕孙盛《异同记》曰:“瞻、厥等以维好战无功,国内疲弊;宜表后主,召还为益州刺史,夺其兵权。蜀长老犹有瞻表‘以阎宇代维’故事。晋永和三年,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:‘陈寿尝为瞻吏,为瞻所辱;故因此事归恶黄皓,而云瞻不能匡矫也。’”

〔三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樊建为给事中,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。建对曰:‘闻恶必改,而不矜过;赏罚之信,足感神明。’帝曰:‘善哉!使我得此人以自辅,岂有今日之劳乎?’建稽首曰:‘臣窃闻天下之论,皆谓邓艾见枉,陛下知而不理;此岂冯唐之所谓“虽得颇、牧而不能用”者乎!’帝笑曰:‘吾方欲明之,卿言起我意。’于是发诏(治)〔理〕艾焉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