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后肃以常侍领秘书监,兼崇文观祭酒。景初间,宫室盛兴,民失农业,期信不敦,刑杀仓猝。肃上疏曰:“大魏承百王之极,生民无几,干戈未戢,诚宜息民而惠之,以安静遐迩之时也。夫务蓄积而息疲民,在于省徭役而勤稼穑。今宫室未就,功业未讫;运漕调发,转相供奉。是以丁夫疲于力作,农者离其南亩;种谷者寡,食谷者众;旧谷既没,新谷莫继。斯则有国之大患,而非备豫之长策也。今现作者万人。龙可以安圣体,其内足以列宫;显阳之殿,又向将毕;惟太极以前,功夫尚大。方向盛寒,疾疢或作。诚愿陛下发德音,下明诏,深愍役夫之疲劳,厚矜兆民之不赡;取常食廪之士,非急要者之用。选其丁壮,择留万人;使期而更之。咸知息代有日,则莫不悦以即事,劳而不怨矣。计岁有百万夫,亦不为少。当岁成者,听且年。分遣其余,使皆即农,无穷之计也。仓有溢粟,民有余力:以此兴功,何功不立?以此行化,何化不成?夫信之于民,国家大宝也。仲尼曰:‘自古皆有死,民非信不立。’夫区区之晋国,微微之重耳;欲用其民,先示以信;是故原虽将降,顾信而归:用能战而霸,于今见称。前车驾当幸洛阳,发民为营,有司命以营成而罢。既成,又利其功力,不以时遣。有司徒营其目前之利,不顾经国之体。臣愚以为:自今以后,傥复使民,宜明其令,使必如期;若有事以次,宁复更发,无或失信。凡陛下临时之所行刑,皆有罪之吏,宜死之人也。然众庶不知,谓为仓猝;故愿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。钧其死也,无使污于宫掖而为远近所疑。且人命至重,难生易杀,气绝而不续者也,是以圣贤重之。孟轲称杀无辜以取天下,仁者不为也。汉时有犯跸惊乘舆马者,廷尉张释之奏使罚金;文帝怪其轻,而释之曰:‘方其时,上使诛之则已。今下廷尉,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倾之,天下用法皆为轻重,民安所措其手足?’臣以为大失其义,非忠臣所宜陈也。廷尉者,天子之吏也;犹不可以失平,而天子之身,反可以惑谬乎!斯重于为己,而轻于为君,不忠之甚也!周公曰:‘天子无戏言;言则史书之,工诵之,士称之。’言犹不戏,而况行之乎?故释之之言不可不察,周公之戒不可不法也。”又陈:“诸鸟兽无用之物,而有刍谷人徒之费,皆可蠲除。”

【原文】

后肃以常侍领秘书监〔1〕,兼崇文观祭酒〔2〕。

景初间,宫室盛兴,民失农业,期信不敦〔3〕,刑杀仓猝。肃上疏曰:“大魏承百王之极〔4〕,生民无几,干戈未戢,诚宜息民而惠之,以安静遐迩之时也。夫务蓄积而息疲民,在于省徭役而勤稼穑。今宫室未就,功业未讫〔5〕;运漕调发,转相供奉〔6〕。是以丁夫疲于力作,农者离其南亩〔7〕;种谷者寡,食谷者众;旧谷既没,新谷莫继。斯则有国之大患,而非备豫之长策也〔8〕。今现作者三四万人〔9〕。九龙可以安圣体〔10〕,其内足以列六宫〔11〕;显阳之殿〔12〕,又向将毕;惟太极以前〔13〕,功夫尚大。方向盛寒,疾疢或作〔14〕。诚愿陛下发德音,下明诏,深愍役夫之疲劳,厚矜兆民之不赡;取常食廪之士〔15〕,非急要者之用。选其丁壮,择留万人;使一期而更之〔16〕。咸知息代有日〔17〕,则莫不悦以即事〔18〕,劳而不怨矣。计一岁有三百六十万夫〔19〕,亦不为少。当一岁成者,听且三年。分遣其余,使皆即农,无穷之计也。仓有溢粟,民有余力:以此兴功,何功不立?以此行化,何化不成?夫信之于民,国家大宝也。仲尼曰:‘自古皆有死〔20〕,民非信不立。’夫区区之晋国〔21〕,微微之重耳〔22〕;欲用其民,先示以信;是故原虽将降,顾信而归:用能一战而霸,于今见称。前车驾当幸洛阳,发民为营,有司命以营成而罢。既成,又利其功力,不以时遣〔23〕。有司徒营其目前之利,不顾经国之体。臣愚以为:自今以后,傥复使民,宜明其令,使必如期;若有事以次〔24〕,宁复更发,无或失信。凡陛下临时之所行刑,皆有罪之吏,宜死之人也。然众庶不知,谓为仓猝;故愿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〔25〕。钧其死也〔26〕,无使污于宫掖而为远近所疑〔27〕。且人命至重,难生易杀,气绝而不续者也,是以圣贤重之。孟轲称杀一无辜以取天下〔28〕,仁者不为也。汉时有犯跸惊乘舆马者〔29〕,廷尉张释之奏使罚金〔30〕;文帝怪其轻,而释之曰:‘方其时,上使诛之则已〔31〕。今下廷尉,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一倾之〔32〕,天下用法皆为轻重〔33〕,民安所措其手足?’臣以为大失其义,非忠臣所宜陈也。廷尉者,天子之吏也;犹不可以失平,而天子之身,反可以惑谬乎〔34〕!斯重于为己,而轻于为君,不忠之甚也!周公曰〔35〕:‘天子无戏言;言则史书之,工诵之,士称之。’言犹不戏,而况行之乎?故释之之言不可不察,周公之戒不可不法也。”

又陈:“诸鸟兽无用之物〔36〕,而有刍谷人徒之费,皆可蠲除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秘书监:官名。负责管理国家图书文献档案。

〔2〕崇文观祭酒:官名。公元 236 年,魏明帝设立崇文观,聚集一批善于写诗文的作家,其负责官员即是崇文观祭酒。

〔3〕期信不敦:官方征调人民服劳役时,许定的期限到时候不兑现。

〔4〕百王:以往朝代帝王的总称。极:社会衰落的极点。

〔5〕功业:宫殿的建筑工程。

〔6〕供奉:供应。

〔7〕南亩:指农田。

〔8〕长策:长远之计。

〔9〕作者:建筑宫殿的劳作者。

〔10〕九龙:曹魏宫殿名。原名崇华殿。

〔11〕六宫:皇帝后妃的住处。

〔12〕显阳:曹魏宫殿名。

〔13〕太极:魏明帝新修的皇宫正殿名。

〔14〕疾疢(chèn):疾病。

〔15〕食廪之士:吃皇粮的兵士。

〔16〕一期:一年。

〔17〕息代:休息替代。

〔18〕即事:做工。

〔19〕夫:一个人工,一个劳动日。

〔20〕自古皆有死:这两句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。

〔21〕晋:先秦古国名。开国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,建都于唐(今山西翼城县西)。其后多次迁都,疆域也逐渐扩展。前四世纪中期,被赵、韩、魏三家强臣瓜分。

〔22〕重耳:晋文公的名字。

〔23〕以时:准时。

〔24〕以次:接着要做。

〔25〕吏:指司法官员。暴:公开。

〔26〕钧其死:衡量某人确实该处死。

〔27〕污于宫掖:指在宫廷内下令处死人。

〔28〕孟轲(?—前 289):即孟子。邹(今山东邹城市东南)人。战国时的思想家。曾在孔子弟子原宪的门人手下求学。游历各国后,因主张不被采用,退而著书立说,提出“民贵君轻”、人“性善”等观点,对后来的儒学发展有很大影响。被视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,有“亚圣”的称号。著作现存《孟子》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七十四。下面两句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》。

〔29〕犯跸:冒犯皇帝的车驾。

〔30〕张释之:字季。南阳郡堵阳(今河南方城县东)人。西汉文帝时任廷尉,坚持依法判刑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二、《汉书》卷五十。

〔31〕上:皇上。

〔32〕一倾之:一旦使它倾斜。

〔33〕皆为轻重:都可以随心所欲判轻判重。

〔34〕惑谬:指胡乱杀人。

〔35〕周公曰:以下四句出自《吕氏春秋·重言》。但《史记》卷三十九《晋世家》则记为周臣史佚说的话。

〔36〕鸟兽:指皇家园林中饲养的动物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