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黄初中,鹈鹕集灵芝池,诏公卿举独行君子。朗荐光禄大夫杨彪;且称疾,让位于彪。帝乃为彪置吏卒,位次公。诏曰:“朕求贤于君而未得,君乃翻然称疾;非徒不得贤,更开失贤之路,增玉铉之倾。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,见违于君子乎?君其勿有后辞。”朗乃起。孙权欲遣子登入侍,不至。是时车驾徙许昌,大兴屯田,欲举军东征。朗上疏曰:“昔南越守善,婴齐入侍;遂为冢嗣,还君其国。康居骄黠,情不副辞;都护奏议以为宜遣侍子,以黜无礼。且吴濞之祸,萌于子入;隗嚣之叛,亦不顾子。往者闻权有遣子之言而未至,今军戒严;臣恐舆人未畅圣旨,当谓国家愠于登之逋留,是以为之兴师。设师行而登乃至,则为所动者至大,所致者至细,犹未足以为庆;设其傲狠,殊无入志,惧彼舆论之未畅者,并怀伊邑。臣愚以为宜敕别征诸将:各明奉禁令,以慎守所部。外曜烈威,内广耕稼;使泊然若山,澹然若渊,势不可动,计不可测。”是时,帝以成军,遂行。权子不至,车驾临江而还。

【原文】

黄初中,鹈鹕集灵芝池,诏公卿举独行君子。朗荐光禄大夫杨彪;且称疾,让位于彪。帝乃为彪置吏卒,位次三公。诏曰:“朕求贤于君而未得,君乃翻然称疾〔1〕;非徒不得贤,更开失贤之路,增玉铉之倾〔2〕。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,见违于君子乎〔3〕?君其勿有后辞。”朗乃起。

孙权欲遣子登入侍〔4〕,不至。是时车驾徙许昌,大兴屯田,欲举军东征。朗上疏曰:“昔南越守善〔5〕,婴齐入侍〔6〕;遂为冢嗣〔7〕,还君其国。康居骄黠〔8〕,情不副辞;都护奏议以为宜遣侍子〔9〕,以黜无礼〔10〕。且吴濞之祸〔11〕,萌于子入〔12〕;隗嚣之叛,亦不顾子〔13〕。往者闻权有遣子之言而未至,今六军戒严;臣恐舆人未畅圣旨〔14〕,当谓国家愠于登之逋留〔15〕,是以为之兴师。设师行而登乃至,则为所动者至大,所致者至细,犹未足以为庆;设其傲狠〔16〕,殊无入志,惧彼舆论之未畅者〔17〕,并怀伊邑〔18〕。臣愚以为宜敕别征诸将:各明奉禁令,以慎守所部。外曜烈威,内广耕稼;使泊然若山〔19〕,澹然若渊〔20〕,势不可动,计不可测。”

是时,帝以成军〔21〕,遂行。权子不至,车驾临江而还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翻然:反而。

〔2〕铉:抬鼎时用来钩住鼎耳的铜钩。玉铉是用玉做装饰的铉,这里指代大鼎。鼎有三足,象征三公,所以玉铉之倾意指三公缺人。

〔3〕见违:受到躲避。

〔4〕登:即孙登(公元 209—241)。传见本书卷五十九。

〔5〕南越:秦汉时南方少数族政权名。在今广东、广西和贵州省东部,先秦时是南越人活动地区。秦末,龙川县(今广东龙川县西南)县令赵佗在这里建立南越国,传五代九十三年。前111 年,被汉武帝攻灭。

〔6〕婴齐:赵佗的曾孙,南越国第三代国王。他在当太子时,曾作为人质到西汉朝廷居留十多年。后被放回国继王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三《南越列传》。

〔7〕冢嗣:指太子。

〔8〕康居:西域古国名。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,都城在卑阗。

〔9〕都护:官名。全称为西域都护。是代表汉朝统辖西域的长官。西汉时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县东北)。宜遣侍子:最好把康居国送到长安做人质的王子遣送回国。这个建议是当时的西域都护郭舜提出的,见《汉书》卷九十六上《西域康居国传》。

〔10〕黜无礼:排除无礼之国。意思是断绝来往,免得惹麻烦。

〔11〕吴濞:即吴王刘濞(前 215—前 154)。刘邦的侄儿,封吴王。他在王国内积极扩张势力,并在景帝时发动其余六个诸侯国反抗中央。事败,被杀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六、《汉书》卷三十五。

〔12〕萌于子入:汉文帝时,刘濞的儿子刘贤入京侍奉皇太子刘启。因游戏发生争执,刘启动手打死刘贤,引起刘濞不满。后来刘启继位为景帝。刘濞发动叛乱,这是直接的原因。

〔13〕不顾子:不顾在洛阳做人质的儿子。

〔14〕舆人:众人。未畅:不完全了解。

〔15〕逋留:逗留。

〔16〕傲狠:傲慢违抗。

〔17〕彼:那些。

〔18〕伊邑:愁怨。指不愿为攻打孙吴出力。

〔19〕泊然:安定不动的样子。

〔20〕澹然:深沉难测的样子。

〔21〕成军:大军已经调集编成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书》曰:“车驾既还,诏三公曰:‘三世为将,道家所忌;穷兵黩武,古有成戒。况连年水旱,士民损耗;而功作倍于前,劳役兼于昔?进不灭贼,退不和民。夫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。然迷而知反,失道不远;过而能改,谓之不过。今将休息,栖备高山,沉权九渊;割除摈弃,投之画外。车驾当以今月中旬到谯,淮、汉众军,亦各还返,不腊西归矣。’”

上一篇:文帝即王位。迁御史大夫,封安陵亭侯。上疏劝育民省刑曰:“兵起以来,余年;海荡覆,万国殄瘁。赖先王芟除寇贼,扶育孤弱;遂令华夏,复有纲纪。鸠集兆民,于兹魏土;使封鄙之内,鸡鸣狗吠,达于境;蒸庶欣欣,喜遇升平。今远方之寇未宾,兵戎之役未息;诚令复除足以怀远人,良宰足以宣德泽;阡陌咸修,民殷炽;必复过于曩时而富于平日矣。《易》称‘敕法’,《书》著‘祥刑’;‘人有庆,兆民赖之’:慎法狱之谓也。昔曹相国以狱市为寄,路温舒疾治狱之吏。夫治狱者得其情,则无冤死之囚;丁壮者得尽地力,则无饥馑之民;穷老者得仰食仓廪,则无馁饿之殍;嫁娶以时,则男女无怨旷之恨;胎养必全,则孕者无自伤之哀;新生必复,则孩者无不育之累;壮而后役,则幼者无离家之思;毛不戎,则老者无顿伏之患。医药以疗其疾,宽繇以乐其业,威罚以抑其强,恩仁以济其弱,赈贷以赡其乏:年之后,既笄者必盈巷;年之后,胜兵者必满野矣。”及文帝践阼,改为司空,进封乐平乡侯。时帝颇出游猎,或昏夜还宫。朗上疏曰:“夫帝王之居,外则饰周卫,内则重禁门;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,称警而后践墀;张弧而后登舆,清道而后奉引;遮列而后转毂,静室而后息驾:皆所以显至尊,务戒慎,垂法教也。近日车驾出临捕虎,日昃而行,及昏而反;违警跸之常法,非万乘之至慎也。”帝报曰:“览表。虽魏绛称虞箴以讽晋悼,相如陈猛兽以戒汉武,未足以喻。方今寇未殄,将帅远征,故时入原野以习戎备。至于夜还之戒,已诏有司施行。”初,建安末,孙权始遣使称藩,而与刘备交兵。诏议“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?”朗议曰:“天子之军,重于华、岱;诚宜坐曜天威,不动若山。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;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举更无余事。今权之师未动,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;且雨水方盛,非行军动众之时。”帝纳其计。
下一篇:明帝即位,进封兰陵侯;增邑百,并前千百户。使至邺,省文昭皇后陵,见百姓或有不足,是时方营修宫室。朗上疏曰:“陛下即位以来,恩诏屡布;百姓万民,莫不欣欣。臣顷奉使北行,往返道路。闻众徭役,其可得蠲除省减者甚多。愿陛下重留日昃之听,以计制寇。昔大禹将欲拯天下之大患,故乃先卑其宫室,俭其衣食;用能尽有州,弼成服。勾践欲广其御儿之疆,馘夫差于姑苏,故亦约其身以及家,俭其家以施国;用能囊括湖,席卷江,取威中国,定霸华夏。汉之文、景,亦欲恢弘祖业,增崇洪绪,故能割意于百金之台,昭俭于弋绨之服,内减太官而不受贡献,外省徭赋而务农桑;用能号称升平,几致刑措。孝武之所以能奋其军势,拓其外境;诚因祖考蓄积素足,故能遂成大功。霍去病中才之将,犹以匈奴未灭,不治第宅。明恤远者略近,事外者简内。自汉之初,及其中兴,皆于金革略寝之后,然后凤阙猥闶,德阳并起。今当建始之前,足用列朝会;崇华之后,足用序内官;华林、天渊,足用展游宴。若且先成阊阖之象魏,使足用列远人之朝贡者;修城池,使足用绝逾越,成国险。其余切,且须丰年。以勤耕农为务,习戎备为事;则国无怨旷,户口滋息,民充兵强:而寇戎不宾,缉熙不足,未之有也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