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建兴二年,丞相亮领益州牧,选宓,迎为别驾。寻拜左中郎将、长水校尉。
吴遣使张温来聘〔1〕,百官皆往饯焉〔2〕。众人皆集而宓未往,亮累遣使,促之。温曰:“彼何人也?”亮曰:“益州学士也。”
及至,温问曰:“君学乎?”宓曰:“五尺童子皆学,何必小人!”温复问曰:“天有头乎?”宓曰:“有之。”温曰:“在何方也?”宓曰:“在西方。《诗》曰:‘乃眷西顾〔3〕。’以此推之,头在西方。”温曰:“天有耳乎?”宓曰:“天处高而听卑。《诗》云:‘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’若其无耳,何以听之?”温曰:“天有足乎?”宓曰:“有。《诗》云:‘天步艰难〔4〕,之子不犹〔5〕。’若其无足,何以步之?”温曰:“天有姓乎?”宓曰:“有。”温曰:“何姓?”宓曰:“姓刘。”温曰:“何以知之?”答曰:“天子姓刘,故以此知之。”温曰:“日生于东乎〔6〕?”宓曰:“虽生于东,而没于西。”答问如响,应声而出;于是温大敬服。宓之文辩,皆此类也。
迁大司农,四年卒〔7〕。初,宓见帝系之文,五帝皆同一族〔8〕;宓辨其不然之本。又论皇帝王霸(养)〔豢〕龙之说〔9〕,甚有通理。谯允南少时〔10〕,数往谘访,纪录其言于《春秋然否论》〔11〕;文多,故不载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张温:传见本书卷五十七。
〔2〕饯:设酒宴送别。
〔3〕乃眷西顾:(上帝)回头看西面(的周王朝)。这是《诗经·皇矣》中的诗句。
〔4〕天步艰难:这两句出自《诗经·白华》。
〔5〕之子不犹:那个人不好。周幽王抛弃王后申氏,申氏怨愤,于是有《白华》一诗。句中的“之子”指周幽王。
〔6〕日生于东:张温来自东面的孙吴,问这个问题有夸耀本国的意思。
〔7〕四年:建兴四年(公元 226)。
〔8〕五帝:传说中上古的五个君主。有不同的说法。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中认为是黄帝、颛顼(zhuān xū)、帝喾(kù)、唐尧、虞舜。
〔9〕豢龙:饲养龙。传说在虞舜时,有一个叫做董父的人,能够驯养龙,虞舜封他为豢龙的官。后来又有学习豢龙的人。详见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九年。
〔10〕谯允南:即谯周(?—公元 270)。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
〔11〕《春秋然否论》:书名。谯周著有《五经然否论》;《春秋然否论》是其中的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