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孙策东渡江,皆走交州以避其难〔1〕;靖身坐岸边,先载附从〔2〕;疏亲悉发,乃从后去。当时见者,莫不叹息。
既至交阯〔3〕,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〔4〕。陈国袁徽已寄寓交州〔5〕,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:“许文休,英才伟士,智略足以计事。自流宕以来〔6〕,与群士相随;每有患急,常先人后己,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〔7〕。其纪纲同类〔8〕,仁恕恻隐,皆有效事〔9〕,不能复一二陈之耳〔10〕。”
钜鹿张翔衔王命使交部〔11〕,〔一〕乘势募靖〔12〕,欲与誓要〔13〕;靖拒而不许。靖与曹公书曰:
世路戎夷〔14〕,祸乱遂合;驽怯偷生,自窜蛮貊〔15〕;(成)〔契〕阔十年〔16〕,吉凶礼废。昔在会稽,得所贻书;辞旨款密〔17〕,久要不忘〔18〕。迫於袁术方命圮族〔19〕,扇动群逆,津途四塞;虽悬心北风〔20〕,欲行靡由〔21〕。正礼师退〔22〕,术兵前进〔23〕;会稽倾覆〔24〕,景兴失据〔25〕;三江五湖〔26〕,皆为虏庭〔27〕。临时困厄〔28〕,无所控告〔29〕;便与袁沛、邓子孝等浮涉沧海,南至交州。经历东瓯、闽越之国〔30〕,行经万里,不见汉地;漂薄风波〔31〕,绝粮茹草〔32〕;饥殍荐臻〔33〕,死者大半。
既济南海〔34〕,与领守兒孝德相见〔35〕。知足下忠义奋发,整饬元戎〔36〕,西迎大驾,巡省中岳〔37〕。承此休问〔38〕,且悲且喜;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〔39〕,欲北上荆州。会苍梧诸县,夷越蜂起〔40〕;州府倾覆〔41〕,道路阻绝;元贤被害,老弱并杀。靖寻循渚岸,五千余里,复遇疾疠〔42〕;伯母陨命〔43〕,并及群从〔44〕:自诸妻子〔45〕,一时略尽。复相扶(侍)〔持〕,前到此郡〔46〕;计为兵害及病亡者,十遗一二。生民之艰〔47〕,辛苦之甚,岂可具陈哉!〔二〕
惧猝颠仆〔48〕,永为亡虏〔49〕;忧瘁惨惨〔50〕,忘寝与食。欲附奉朝贡使〔51〕,自获济通,归死阙庭〔52〕;而荆州水陆无津,交部驿使断绝。欲上益州,复有峻防〔53〕;故官长吏,一不得入。前令交阯太守士威彦〔54〕,深相分托于益州兄弟〔55〕;又靖亦自与书,辛苦恳侧;而复寂寞〔56〕,未有报应〔57〕。虽仰瞻光灵〔58〕,延颈企踵〔59〕,何由假翼自致哉〔60〕?
知圣主允明〔61〕,显授足下专征之任〔62〕:凡诸逆节〔63〕,多所诛讨;想力竞者一心〔64〕,顺从者同规矣。又张子云昔在京师〔65〕,志匡王室;今虽临荒域〔66〕,不得参与本朝〔67〕,亦国家之藩镇,足下之外援也。〔三〕若荆楚平和〔68〕,王泽南至〔69〕;足下忽有声命於子云,勤见保属〔70〕,令得假途由荆州出〔71〕;不然,当复相绍介於益州兄弟〔72〕,使相纳受。倘天假其年〔73〕,人缓其祸;得归死国家,解逋逃之负〔74〕;泯躯九泉,将复何恨?若时有险易,事有利钝,人命无常,陨没不达者;则永衔罪责,入于裔土矣〔75〕。
昔营丘翼周〔76〕,杖钺专征〔77〕;博陆佐汉〔78〕,虎贲警跸〔79〕。〔四〕今日足下扶危持倾,为国柱石;秉师望之任〔80〕,兼霍光之重;五侯九伯〔81〕,制御在手。自古及今,人臣之尊,未有及足下者也。夫爵高者忧深,禄厚者责重。足下据爵高之任,当责重之地;言出于口,即为赏罚;意之所存,便为祸福。行之得道,即社稷用宁;行之失道,即四方散乱。国家安危,在于足下;百姓之命,悬于执事。
自华及夷〔82〕,颙颙注望〔83〕。足下任此,岂可不远览载籍废兴之由〔84〕,荣辱之机;弃忘旧恶,宽和群司〔85〕;审量五材〔86〕,为官择人?苟得其人,虽仇必举;苟非其人,虽亲不授。以宁社稷,以济下民;事立功成,则系音于管弦〔87〕,勒勋于金石〔88〕。
愿君勉之,为国自重,为民自爱!
翔恨靖之不自纳〔89〕,搜索靖所寄书疏,尽投之于水。
后刘璋遂使使招靖,靖来入蜀,璋以靖为巴郡、广汉太守。南阳宋仲子〔90〕,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:“文休倜傥瑰玮〔91〕,有当世之具〔92〕;足下当以为指南〔93〕。”〔五〕
建安十六年,转在蜀郡〔94〕。〔六〕
【注释】
〔1〕交州:州名。当时的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。
〔2〕附从:随从前往交州的人。
〔3〕交阯:郡名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。
〔4〕士燮(公元 137—226):传见本书卷四十九。
〔5〕寄寓:寄居。
〔6〕流宕:流浪漂泊。
〔7〕中外:中表亲属。
〔8〕纪纲:照管。
〔9〕效事:事实。
〔10〕一二:一一,逐一。
〔11〕钜鹿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西南。使交部:出使交州。
〔12〕募:招引。
〔13〕誓要:订立誓约。指确定长久的友谊关系。
〔14〕戎夷:战争和杀戮。
〔15〕蛮:南方少数族的泛称。貊(mò):东北方少数族名。这里蛮貊指少数族居住的边远地区。
〔16〕契阔:离别。
〔17〕款密:恳切周到。
〔18〕久要不忘:经过了长期的穷困日子也不会忘记,这是套用孔子的话,见《论语·宪问》。
〔19〕方命圮(pǐ)族:违背朝廷命令,伤害同类的人物。语出《尚书·尧典》。
〔20〕悬心北风:比喻心中思念北方。
〔21〕靡由:无路可走。
〔22〕正礼:即刘繇。字正礼,曾任扬州刺史。传见本书卷四十九。
〔23〕术兵:袁术的兵马。当时袁术的部将孙策渡江攻占江东,刘繇率军抵抗,失败。
〔24〕倾覆:指被孙策占领。
〔25〕景兴:即王朗(?—公元 228)。字景兴。当时任会稽郡(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)太守。孙策攻占江东,他曾率军抵抗,失败。传见本书卷十三。
〔26〕三江五湖: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。三江本来是长江下游多条河道的总称。五湖本来是太湖流域湖泊群的总称。
〔27〕虏庭:叛乱者的占领区。
〔28〕临:面临。
〔29〕控告:上告。
〔30〕东瓯:地区名。西汉时瓯越族的聚居地。中心在今浙江温州市。闽越:地区名。西汉时闽越族的聚居地。中心在今福建福州市。东瓯与闽越事,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四、《汉书》卷九十五。
〔31〕漂薄:即漂泊。
〔32〕茹:吃。
〔33〕殍(piǎo):饿死的人。荐臻:接连出现。
〔34〕南海:郡名。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市。
〔35〕领守:兼任的郡太守。兒(ní):姓。
〔36〕整饬(chì):整顿。元戎:大军。
〔37〕巡省:巡视。中岳:指嵩山。嵩山在当时许县的西北不远,所以巡省中岳是汉献帝被曹操带往许县的委婉说法。
〔38〕承此休问:得到这个好消息。
〔39〕严装:收拾行装。
〔40〕会:碰上。苍梧:郡名。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。夷越:指苍梧郡境内的少数族。
〔41〕州府:交州政府。当时苍梧郡的治所也是交州治所。
〔42〕疾疠:传染病。
〔43〕陨命:丧失生命。
〔44〕群从(zòng ):各堂房亲属。
〔45〕妻子:妻室儿女。
〔46〕此郡:指交阯郡。
〔47〕生民:求生存的老百姓。
〔48〕颠仆:跌倒。这里指死亡。
〔49〕亡虏:逃亡的罪人。
〔50〕忧瘁:忧虑伤心。
〔51〕附:跟随。 奉朝贡使:前往京城朝见进贡的使者。
〔52〕阙庭:指京城。
〔53〕峻防:严密的防守。
〔54〕士威彦:即士燮。士燮字威彦。
〔55〕分(fèn)托:通过人情关系拜托。益州兄弟:指当时的益州牧刘璋和他的哥哥刘瑁。
〔56〕寂寞:沉寂。
〔57〕报应:回音。
〔58〕光灵:(您的)神圣光辉。
〔59〕企踵:踮起脚跟。
〔60〕假翼自致:借给我翅膀使能到达。
〔61〕圣主:指汉献帝。允明:公正英明。
〔62〕足下:对对方的尊称。专征:诸侯或将帅接受天子授给的特权,得以自行组织军事行动征伐四方,叫做专征。
〔63〕逆节:不守臣节的叛逆。
〔64〕力竞者:凭借实力割据争雄的人。一心:指放弃各自的打算都转而拥护汉朝。
〔65〕张子云:即当时的交州刺史张津。张津字子云。
〔66〕临荒域:指出任交州行政长官。
〔67〕本朝:汉朝的中央政府。
〔68〕平和:平定。
〔69〕王泽:皇帝的恩泽。
〔70〕勤见保属:(请他对我)尽力加以保护关照。
〔71〕假途:借路。
〔72〕绍介:即介绍。
〔73〕天假其年:上天给我时间。
〔74〕逋(bū)逃:逃亡。
〔75〕裔土:边远地区的地下。
〔76〕营丘:地名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。周武王封吕尚于齐,建都在营丘。这里营丘指代吕尚。翼:辅佐。
〔77〕杖:手持。
〔78〕博陆:指霍光(?—前 68)。霍光曾封博陆侯。
〔79〕虎贲:皇帝侍卫武士的一种。警跸:皇帝外出时侍卫军队的一整套保卫工作,专门叫做警跸。霍光任大将军辅政,组织皇宫卫队进行军事演习,在去演习场的途中,动用了皇帝的侍卫武士来警戒清道。事见《汉书》卷六十八《霍光传》。
〔80〕师望:即吕尚。吕尚曾任太师,又称师尚父、太公望。
〔81〕五侯:五等诸侯。即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九伯:九州的官长。这里五侯九伯泛指全国各地的诸侯和官员。
〔82〕华:指汉族。
〔83〕颙颙(yóng yóng):仰慕的样子。
〔84〕载籍:文献典籍。
〔85〕宽和:宽容协调。群司:各种机构的官员。
〔86〕五材:人的五种品质。即勇、智、仁、信、忠。
〔87〕系音于管弦:和管弦乐器所演奏的音乐联系起来。指功绩被谱成歌曲,广为传唱。
〔88〕勒:刻。金石:指金属器物和石碑。
〔89〕自纳:接受自己。
〔90〕宋仲子:名忠,字仲子。当时荆州的著名学者,荆州学派的领袖人物。事见本书卷六《刘表传》裴注引《英雄记》、卷四十二《尹默传》。
〔91〕倜傥(tì tǎng):卓越。瑰玮(guī wěi):(像珍宝一样)罕见难得。
〔92〕当世:治理社会。具:才干。
〔93〕指南:即指南针。比喻指引方向的人。
〔94〕转在蜀郡:转任蜀郡太守。当时官员的同级调动称为转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万机论》云:“翔,字元凤。”
〔二〕臣松之以为:孔子称“贤者避世,其次避地”,盖贵其识见安危,去就得所也。许靖羁客会稽,闾阎之士;孙策之来,于靖何为?而乃泛万里之海,入疫疠之乡;致使尊弱涂炭,百罹备经:可谓自贻矣。谋臣若斯,难以言智;孰若安时处顺,端拱吴、越;与张昭、张纮之俦,同保元吉者哉?
〔三〕子云名津,南阳人。为交州刺史。见《吴志》。
〔四〕《汉书·霍光传》曰:“光出,都肄郎,羽林道上称‘警跸’。”未详“虎贲”所出也。
〔五〕《益州耆旧传》曰:“商字文表,广汉人。以才学称,声问著于州里。刘璋辟为治中从事。是时王途隔绝,州之牧伯,犹七国之诸侯也;而璋懦弱多疑,不能党信大臣。商奏记谏璋,璋颇感悟。初,韩遂与马腾,作乱关中,数与璋父焉交通信;至腾子超,复与璋相闻,有连蜀之意。商谓璋曰:‘超勇而不仁,见得不思义,不可以为唇齿。《老子》曰:“国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”今之益部,士美民丰,宝物所出;斯乃狡夫所欲倾覆,超等所以西望也。若引而近之,则犹养虎,将自遗患矣。’璋从其言,乃拒绝之。荆州牧刘表及儒者宋忠,咸闻其名,遗书与商,叙致殷勤。许靖号为臧否,至蜀,见商而称之曰:‘设使商生于华夏,虽王景兴无以加也!’璋以商为蜀郡大守。成都禽坚,有至孝之行,商表其墓,追赠孝廉。又与严君平、李弘立祠作铭,以旌先贤。修学广农,百姓便之。在郡十载,卒于官;许靖代之。”
〔六〕《山阳公载记》曰:“建安十七年,汉立皇子熙,为济阴王;懿,为山阳王;敦,为东海王。靖闻之曰:‘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。’其孟德之谓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