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太傅许靖,安汉将军麋竺,军师将军诸葛亮,太常赖恭,光禄勋黄(权)柱,少府王谋等上言:“曹丕篡弑,湮灭汉室,窃据神器;劫迫忠良,酷烈无道;人鬼忿毒,咸思刘氏。今上无天子,海内惶惶,靡所式仰。群下前后上书者百余人,咸称述符瑞、图谶明征。间黄龙现武阳赤水,日乃去。《孝经援神契》曰‘德至渊泉,则黄龙现’;龙者,君之象也。《易·乾》‘飞龙在天’,大王当龙升,登帝位也。又前关羽围樊、襄阳,襄阳男子张嘉、王休献玉玺,玺潜汉水,伏于渊泉;晖景烛耀,灵光彻天。夫‘汉’者,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;大王袭先帝轨迹,亦兴于汉中也。今天子玉玺神光先现,玺出襄阳,汉水之末;明大王承其下流,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:瑞命符应,非人力所致。昔周有乌鱼之瑞,咸曰休哉;祖受命,《图》、《书》先著,以为征验。今上天告祥,群儒英俊并进《河》、《洛》、孔子谶记,咸悉俱至。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,本枝百世,乾祗降祚;圣姿硕茂,神武在躬;仁覆积德,爱人好士:是以方归心焉。考省灵《图》,启发谶纬;神明之表,名讳昭著;宜即帝位,以纂祖;绍嗣昭穆,天下幸甚!臣等谨与博士许慈、议郎孟光,建立礼仪,择令辰,上尊号。”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,为文曰:“惟建安年月丙午,皇帝臣备,敢用玄牡,昭告皇天上帝、后土神祇:汉有天下,历数无疆。曩者王莽篡盗,光武皇帝震怒致诛,社稷复存。今曹操阻兵安忍,戮杀主后;滔天泯夏,罔顾天显。操子丕,载其凶逆,窃居神器。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坠废,备宜修之;嗣武祖,龚行天罚。备惟否德,惧忝帝位;询于庶民,外及蛮夷君长,佥曰:‘天命不可以不答,祖业不可以久替,海不可以无主;率土式望,在备人。’备畏天明命,又惧汉阼将湮于地;谨择元日,与百僚登坛,受皇帝玺绶;修燔瘗,告类于大神。惟神尚飨!祚于汉家,永绥海!”

【原文】

太傅许靖,安汉将军麋竺,军师将军诸葛亮,太常赖恭,光禄勋黄(权)〔柱〕,少府王谋等上言〔1〕:“曹丕篡弑,湮灭汉室,窃据神器;劫迫忠良,酷烈无道;人鬼忿毒〔2〕,咸思刘氏。今上无天子,海内惶惶,靡所式仰〔3〕。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,咸称述符瑞、图谶明征〔4〕。间黄龙现武阳赤水〔5〕,九日乃去。《孝经援神契》曰‘德至渊泉,则黄龙现’;龙者,君之象也。《易·乾》九五‘飞龙在天’〔6〕,大王当龙升,登帝位也。又前关羽围樊、襄阳,襄阳男子张嘉、王休献玉玺,玺潜汉水,伏于渊泉;晖景烛耀〔7〕,灵光彻天。夫‘汉’者,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;大王袭先帝轨迹,亦兴于汉中也。今天子玉玺神光先现,玺出襄阳,汉水之末〔8〕;明大王承其下流,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:瑞命符应,非人力所致。昔周有乌鱼之瑞〔9〕,咸曰休哉;二祖受命〔10〕,《图》、《书》先著〔11〕,以为征验。今上天告祥〔12〕,群儒英俊并进《河》、《洛》、孔子谶记〔13〕,咸悉俱至〔14〕。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,本枝百世〔15〕,乾祗降祚〔16〕;圣姿硕茂〔17〕,神武在躬;仁覆积德,爱人好士:是以四方归心焉。考省灵《图》,启发谶纬〔18〕;神明之表,名讳昭著;宜即帝位,以纂二祖;绍嗣昭穆〔19〕,天下幸甚!臣等谨与博士许慈、议郎孟光〔20〕,建立礼仪,择令辰,上尊号。”

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〔21〕,〔一〕为文曰:“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〔22〕,皇帝〔臣〕备,敢用玄牡〔23〕,昭告皇天上帝、后土神祇:汉有天下,历数无疆。曩者王莽篡盗〔24〕,光武皇帝震怒致诛,社稷复存。今曹操阻兵安忍〔25〕,戮杀主后;滔天泯夏〔26〕,罔顾天显〔27〕。操子丕,载其凶逆〔28〕,窃居神器。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坠废,备宜修之;嗣武二祖〔29〕,龚行天罚。备惟否德〔30〕,惧忝帝位〔31〕;询于庶民,外及蛮夷君长,佥曰:‘天命不可以不答,祖业不可以久替,四海不可以无主;率土式望〔32〕,在备一人。’备畏天明命,又惧汉阼将湮于地;谨择元日〔33〕,与百僚登坛,受皇帝玺绶;修燔瘗〔34〕,告类于大神〔35〕。惟神〔尚〕飨〔36〕!祚于汉家,永绥四海〔37〕!”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安汉将军:官名。刘备设置。地位高,但不统率军队,是荣誉性官职。

〔2〕忿毒:忿恨。

〔3〕靡所式仰:无所效法和瞻仰。

〔4〕符瑞:符命祥瑞。符命是预示新统治者出现的征兆。

〔5〕间(jiàn):近来。武阳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东。赤水:河流名。今名黄龙溪,又叫鹿溪河。发源于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长松镇,西南流至今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南入府河。

〔6〕飞龙在天:这是《周易·乾卦》第五爻的爻辞。

〔7〕晖景:光辉。烛耀:照耀。

〔8〕末:末端。指下游。

〔9〕乌鱼之瑞:周武王伐殷纣前举行军事演习,试探对方反应,渡黄河时有白鱼跳上船,渡河后有火从空中降下,变成红色的乌鸦。人们认为这是周将取代殷的吉兆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

〔10〕二祖:指高祖刘邦、世祖刘秀。

〔11〕先著:先已点明。伪造的《河图》有“帝刘季,口角戴胜”,“周亡,赤气起,大耀兴,玄丘制命,帝卯金”之类含有刘邦姓和字的话。伪造的图谶又有“刘秀发兵捕不道,卯金修德为天子”,“刘氏复起,李氏为辅”之类含有刘秀姓名的话。这些都被认为是预示刘邦、刘秀要当皇帝的证据。参见《史记》卷八《高祖本纪》张守节《正义》、《后汉书》卷一上《光武帝纪》上、《宋书》卷二十七《符瑞志》上。

〔12〕告祥:显示征兆。

〔13〕《河》、《洛》:即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。孔子谶记:即上文提到的五经谶纬。

〔14〕咸悉俱:都。这是三个同义词并列,目的是强调。

〔15〕本枝百世:嫡系和旁支传承无穷。

〔16〕乾祇(qí):天地。祚(zuò):福。

〔17〕圣姿:指刘备的外表。硕茂:高大英伟。

〔18〕启发:领悟。

〔19〕昭穆:这里指汉代皇室的宗庙。古代天子的宗庙制度,始祖神位居中,以下各代的神位,第一代居左为昭,第二代居右为穆,第三代又居左为昭,第四代又居右为穆。以此类推,秩序不能紊乱。

〔20〕许慈、孟光:二人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

〔21〕武担:小山名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城北。还有遗址留存。

〔22〕建安二十六年:公元 221 年。建安年号到二十四年为止。刘备不承认曹魏的年号,所以继续以建安年号记年。丙午:阴历初六日。

〔23〕玄牡:黑色的公牛。

〔24〕王莽(前 45 一公元 23):字巨君。济南郡东平陵(今山东济南市东)人。新王朝的建立者。公元 8 至 23 年在位。汉元帝皇后的侄儿,早年以外戚进入政界。汉成帝时任大司马,封新都侯。汉平帝时开始执掌朝政。公元 5 年,毒死平帝,自称假皇帝。三年后正式称帝,改国号为新,并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变革。法令苛细,更改频繁,赋役沉重。公元 17 年,全国农民大起义爆发。五年后,新王朝灭亡。被攻入长安的绿林军杀死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九十九。

〔25〕阻兵:仗恃武力。安忍:安于做残忍的事情。

〔26〕滔天:比喻罪恶巨大,如同洪水漫天。泯夏:(企图)消灭中原王朝。

〔27〕罔顾:不顾。天显:上天显示的道理。指君臣之道。

〔28〕载:继承。

〔29〕嗣武二祖:紧跟高祖刘邦、世祖刘秀的脚迹。指继承其事业。

〔30〕惟:自己思量。否(pǐ)德:无德。

〔31〕忝:有辱于。

〔32〕率土式望:全国仰望。

〔33〕元日:好日子。

〔34〕修:准备。燔(fán):即燔柴。一种祭告天神的礼仪。把玉器、绢帛、牺牲等祭品放在木柴堆上燃烧,使烟气上升到天际。瘗(yì):即瘗埋。一种祭告地神的礼仪。把祭品埋入地中。以上两种礼仪常用于新王朝开国皇帝登基,以表示受命于天地。

〔35〕告类:祭告天神的礼仪名称。通常用在新皇帝登基、建立皇太子时。与燔柴礼仪略有区别,这里混合为一。

〔36〕尚飨:祭祀文章的常用结束语。意为希望神灵来享用祭品。

〔37〕绥:安定。《先主传》中,对刘备称王、称帝、治丧等相关文告,均详细著录。相形之下,对于曹魏和孙吴的类似文告,著录却非常简略。陈寿厚待蜀汉的内心,还是故国的情愫在起作用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蜀本纪》曰:“武都有丈夫,化为女子,颜色美好,盖山精也。蜀王娶以为妻,不习水土,疾病欲归国;蜀王留之,无几,物故。蜀王发卒之武都,担土,于成都郭中葬;盖地数亩,高十丈,号曰‘武担’也。”臣松之按:武担,山名,在成都西北。盖以乾位在西北,故就之以即阼。

〔二〕《魏书》曰:“备闻曹公薨,遣掾韩冉奉书吊,并致赙赠之礼。文帝恶其因丧求好,敕荆州刺史斩冉,绝使命。”《典略》曰:“备遣军谋掾韩冉,赍书吊,并贡锦布。冉称疾,住上庸。上庸致其书,适会受终,有诏报答,以引致之。备得报书,遂称制。”

上一篇:年,魏文帝称尊号,改年曰“黄初”。或传闻汉帝见害,先主乃发丧制服,追谥曰“孝愍皇帝”。是后(在所)所在并言众瑞,日月相属。故议郎、阳泉亭侯刘豹,青衣侯向举,偏将军张裔、黄权,大司马属殷纯,益州别驾从事赵莋,治中从事杨洪,从事祭酒何宗,议曹从事杜琼,劝学从事张爽、尹默、谯周等上言:“臣闻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,经谶、纬;孔子所甄,验应自远。谨案《洛书甄曜度》曰:‘赤日德昌,世会备,合为帝际。’《洛书宝号命》曰:‘天度帝道备称皇,以统握契,百成不败。’《洛书录运期》曰:‘侯杰争,命民炊骸,道路籍籍履人头,谁使主者玄且来。’《孝经钩命决录》曰:‘帝建会备。’臣父群未亡时,言西南数有黄气,直立数丈,见来积年;时时有景云祥风,从璇玑下来应之:此为异瑞。又年中,数有气如旗,从西竟东,中天而行;《图》、《书》曰‘必有天子出其方’。加是年太白、荧惑、填星,常从岁星相追。近汉初兴,星从岁星聚;岁星主义,汉位在西,义之上方:故汉法常以岁星候人主,当有圣主起于此州,以致中兴。时许帝尚存,故群下不敢漏言。顷者荧惑复追岁星,现在胃、昴、毕;昴、毕为天纲,《经》曰‘帝星处之,众邪消亡’。圣讳预睹,推揆期验;符合数至,若此非。臣闻圣王先天而天不违,后天而奉天时;故应际而生,与神合契。愿大王应天顺民,速即洪业,以宁海内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