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奋得笺惧,遂移南昌。游猎弥甚,官属不堪命。及恪诛,奋下住芜湖,欲至建业观变。傅、相谢慈等谏奋,奋杀之。坐废为庶人,徙章安县。太平年,封为章安侯。建衡年,孙皓左夫人(王氏)张氏卒。皓哀念过甚,朝夕哭临,数月不出。由是民间或谓皓死,讹言奋与上虞侯奉,当有立者。奋母仲姬墓,在豫章;豫章太守张俊疑其或然,扫除坟茔。皓闻之,车裂俊,夷族;诛奋及其子。国除。

【原文】

奋得笺惧,遂移南昌。游猎弥甚,官属不堪命。

及恪诛,奋下住芜湖,欲至建业观变。傅、相谢慈等谏奋,奋杀之。〔一〕坐废为庶人,徙章安县。

太平三年,封为章安侯。〔二〕

建衡二年,孙皓左夫人(王氏)〔张氏〕卒〔1〕。皓哀念过甚,朝夕哭临〔2〕,数月不出。由是民间或谓皓死,讹言奋与上虞侯奉,当有立者〔3〕。奋母仲姬墓,在豫章;豫章太守张俊疑其或然,扫除坟茔。皓闻之,车裂俊,夷三族〔4〕;诛奋及其五子。国除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左夫人:孙吴宫廷女官名,实际是皇帝的小妾。张氏:事见本书卷五十《孙和何姬传》裴注引《江表传》。

〔2〕哭临:哭丧。

〔3〕立:指立为皇帝。

〔4〕车裂:酷刑名。把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用绳拴住,另一端系在车上,驱动车辆使肢体分裂而死。夷:诛灭。三族:说法很多。但在当时是指父母、妻子儿女、同胞兄弟姐妹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慈,字孝宗。彭城人。见《礼论》,撰《丧服图》及《变除》,行于世。

〔二〕《江表传》载:“亮诏曰:‘齐王奋,前坐杀吏,废为庶人。连有赦令,独不见原;纵未宜复王,何以不侯?又诸孙兄弟作将,列在江渚;孤有兄独尔,云何?’有司奏,可。就拜为侯。”

〔三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豫章吏十人,乞代俊死,皓不听。奋以此见疑,本在章安,徙还吴城禁锢;使男女不得通婚,或年三十、四十,不得嫁娶。奋上表‘乞自比禽兽,使男女自相配偶’。皓大怒,遣察战赍药,赐奋。奋不受药,叩头千下,曰:‘老臣自将儿子,治生求活,无豫国事:乞丐余年!’皓不听,父子皆饮药死。”

臣松之按:建衡二年至奋之死,孙皓即位尚犹未久。若奋未被疑之前,儿女年二十左右,至奋死时,不得年三十、四十也。若先已长大,自失时未婚娶,则不由皓之禁锢矣。此虽欲增皓之恶,然非实理。

上一篇:孙奋字子扬,霸弟也。母曰仲姬。太元年,立为齐王,居武昌。权薨,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,徙奋于豫章。奋怒,不从命,又数越法度。恪上笺谏曰:帝王之尊,与天同位;是以家天下,臣父兄,海之内,皆为臣妾。仇雠有善,不得不举;亲戚有恶,不得不诛。所以承天理物,先国后身;盖圣人立制,百代不易之道也。昔汉初兴,多王子弟;至于太强,辄为不轨。上则几危社稷,下则骨肉相残;其后惩戒,以为大讳。自光武以来,诸王有制:惟得自娱于宫内,不得临民,干与政事;其与交通,皆有重禁。遂以全安,各保福祚。此则前世得失之验也。近袁绍、刘表,各有国土;土地非狭,人众非弱;以嫡庶不分,遂灭其宗祀。此乃天下愚智所共嗟痛。大行皇帝览古戒今,防芽遏萌,虑于千载。是以寝疾之日,分遣诸王,各早就国;诏策殷勤,科禁严峻;其所诫敕,无所不至。诚欲上安宗庙,下全诸王;使百世相承,无凶国害家之悔也。大王宜上惟太伯顺父之志;中念河间献王、东海王强恭敬之节;下当裁抑骄恣荒乱,以为警戒。而闻顷至武昌以来,多违诏敕;不拘制度,擅发诸将兵治护宫室。又左右常从有罪过者,当以表闻,公付有司;而擅私杀,事不明白。大司马吕岱,亲受先帝诏敕,辅导大王;既不承用其言,令怀忧怖。华锜,先帝近臣,忠良正直,其所陈道,当纳用之;而闻怒锜,有“收缚”之语。又中书杨融,亲受诏敕,所当恭肃;云:“正自不听禁,当如我何?”闻此之日,大小惊怪,莫不寒心。里语曰:“明镜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。”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,改易其行;战战兢兢,尽敬朝廷:如此则无求不得。若弃忘先帝法教,怀轻慢之心;臣下宁负大王,不敢负先帝遗诏;宁为大王所怨疾,岂敢忘尊主之威,而令诏敕不行于藩臣邪?此古今正义,大王所照知也。夫福来有由,祸来有渐;渐生不忧,将不可悔。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,怀惊惧之虑,享祚无穷,岂有灭亡之祸哉!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。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今者恪等""欲为大王除危殆于萌芽,广福庆之基原,是以不自知言至:愿蒙思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