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年春正月,诏曰:“兵久不辍,民困于役,岁或不登。其宽诸逋,勿复督课。”夏月,权遣陆逊、诸葛瑾等屯江夏、沔口;孙韶、张承等向广陵、淮(阳)阴;权率大众,围合肥新城。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,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;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,自率水军东征。未至寿春,权退还,孙韶亦罢。秋月,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,讨山越。月朔,陨霜伤谷。冬月,太常潘濬平武陵蛮夷事毕,还武昌。诏复曲阿为云阳,丹徒为武进。庐陵贼李桓、罗厉等为乱。年夏,遣吕岱讨桓等。秋月,有雹。魏使以马求易珠玑、翡翠、玳瑁。权曰:“此皆孤所不用,而可得马;何苦而不听其交易?”年春,铸大钱,当百。诏使吏民输铜,计铜畀直;设盗铸之科。()月,武昌言甘露降于礼宾殿。辅吴将军张昭卒。中郎将吾粲获李桓;将军唐咨,获罗厉等。自月不雨,至于夏。冬月,彗星现于东方。鄱阳贼彭旦等为乱。

【原文】

三年春正月〔1〕,诏曰:“兵久不辍,民困于役,岁或不登〔2〕。其宽诸逋〔3〕,勿复督课〔4〕。”

夏五月,权遣陆逊、诸葛瑾等屯江夏、沔口〔5〕;孙韶、张承等向广陵、淮(阳)〔阴〕〔6〕;权率大众,围合肥新城。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〔7〕,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;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〔8〕,自率水军东征。未至寿春,权退还,孙韶亦罢。

秋八月,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〔9〕,讨山越。九月朔〔10〕,陨霜伤谷。

冬十一月,太常潘濬平武陵蛮夷事毕,还武昌。诏复曲阿为云阳,丹徒为武进〔11〕。庐陵贼李桓、罗厉等为乱〔12〕。

四年夏〔13〕,遣吕岱讨桓等。

秋七月,有雹。魏使以马求易珠玑、翡翠、玳瑁〔14〕。权曰:“此皆孤所不用,而可得马;何苦而不听其交易?”

五年春〔15〕,铸大钱,一当五百。诏使吏民输铜〔16〕,计铜畀直〔17〕;设盗铸之科〔18〕。(二)〔三〕月,武昌言甘露降于礼宾殿。辅吴将军张昭卒〔19〕。中郎将吾粲获李桓〔20〕;将军唐咨〔21〕,获罗厉等。自十月不雨,至于夏。

冬十月,彗星现于东方〔22〕。鄱阳贼彭旦等为乱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三年:嘉禾三年(公元 234)。

〔2〕岁:收成。登:丰足。

〔3〕逋(bū):拖欠的(租税)。

〔4〕督课:督促征收。

〔5〕沔口:地名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汉水入长江处。

〔6〕孙韶(?—公元 241):传见本书卷五十一。张承(公元 178—244):传附本书卷五十二《张昭传》。淮阴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南。

〔7〕武功:县名。县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。

〔8〕司马宣王:即司马懿(公元 179—251)。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受封晋王后,追尊其父为宣王,其兄司马师为景王。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写于西晋,所以这样称呼。事详《晋书》卷一。

〔9〕诸葛恪(公元 203—253):传见本书卷六十四。

〔10〕朔:每月初一日。

〔11〕丹徒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东南。

〔12〕罗厉:据本书卷六十《吕岱传》,当时罗厉在交州的南海郡起兵,与起兵于扬州庐陵郡的李桓远隔千里。这里史文同列在庐陵郡之下,疑有误。

〔13〕四年:嘉禾四年(公元 235)。

〔14〕易:交换。玑:不圆的珠叫玑。玳瑁(dài mào):一种大海龟。有褐黄色带斑点的外壳,可用来观赏或制作工艺品。

〔15〕五年:嘉禾五年(公元 236)。

〔16〕输:交送。

〔17〕畀直:付给价钱。

〔18〕盗铸之科:惩治私自铸钱的条例。

〔19〕辅吴将军:官名。孙吴设置。对政事提出建议,无固定任务。属于闲职。

〔20〕吾粲:传见本书卷五十七。

〔21〕唐咨(?—公元 258):传附本书卷二十八《诸葛诞传》。

〔22〕彗星:带有偏向一侧的光芒尾巴的流星。古人认为彗星出现是不祥之兆。

上一篇:嘉禾元年春正月,建昌侯虑卒。月,遣将军周贺、校尉裴潜,乘海之辽东。秋月,魏将田豫要击,斩贺于成山。冬月,魏辽东太守公孙渊,遣校尉宿舒、(阆)郎中令孙综称藩于权,并献貂、马。权大悦,加渊爵位。年春正月,诏曰:“朕以不德,肇受元命;夙夜兢兢,不遑假寝。思平世难,救济黎庶;上答神祇,下慰民望。是以眷眷,勤求俊杰;将与戮力,共定海内;苟在同心,与之偕老。今使持节、督幽州、领青州牧、辽东太守、燕王,久胁贼虏,隔在方;虽乃心于国,其路靡缘。今因天命,远遣使;款诚显露,章表殷勤。朕之得此,何喜如之!虽汤遇伊尹,周获吕望,世祖未定而得河右;方之今日,岂复是过?普天统,于是定矣!《书》不云乎:‘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’其大赦天下,与之更始。其明下州郡,咸使闻知。特下燕国,奉宣诏恩。令普天率土,备闻斯庆。”月,遣舒、综还;使太常张弥、执金吾许晏、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,金宝珍货,锡备物,乘海授渊。举朝大臣,自丞相雍以下皆谏;以为渊未可信,而宠待太厚,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、综:权终不听。渊果斩弥等,送其首于魏,没其兵资。权大怒,欲自征渊;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,乃止。是岁,权向合肥新城,遣将军全琮征安;皆不克,还。
下一篇:年春正月,诏曰:“夫年之丧,天下之达制,人情之极痛也;贤者割哀以从礼,不肖者勉而致之。世治道泰,上下无事,君子不夺人情,故年不逮孝子之门;至于有事,则杀礼以从宜,腰绖而处事。故圣人制法,有礼无时则不行。遭丧不奔,非古也;盖随时之宜,以义断恩也。前故设科:长吏在官,当须交代。而故犯之;虽随纠坐,犹已废旷。方事之殷,国家多难;凡在官司,宜各尽节,先公后私:而不恭承,甚非谓也!中外群僚,其更平议;务令得中,详为节度。”顾谭议,以为:“奔丧立科,轻则不足以禁孝子之情,重则本非应死之罪。虽严刑益设,违夺必少;若偶有犯者,加其刑则恩所不忍,有减则法废不行。愚以为长吏在远,苟不告语,势不得知。比选代之间,若有传者,必加大辟。则长吏无废职之负,孝子无犯重之刑。”将军胡综议,以为:“丧纪之礼,虽有典制;苟无其时,所不得行。方今戎事,军国异容;而长吏遭丧,知有科禁,公敢干突;苟念闻忧不奔之耻,不计为臣犯禁之罪:此由科防本轻所致。忠节在国,孝道立家;出身为臣,焉得兼之!故为忠臣,不得为孝子。宜定科文,示以大辟;若故违犯,有罪无赦。以杀止杀:行之人,其后必绝。”丞相雍奏,从大辟。其后,吴令孟宗丧母奔赴,已,而自拘于武昌,以听刑。陆逊陈其素行,因为之请;权乃减宗等,后不得以为比:因此遂绝。月,陆逊讨彭旦等。其年,皆破之。冬月,遣卫将军全琮袭安,不克。诸葛恪平山越事毕,北屯庐江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