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二年春正月〔1〕,魏作合肥新城〔2〕。诏立都讲祭酒〔3〕,以教学诸子。
遣将军卫温、诸葛直,将甲士万人浮海,求夷洲及亶洲〔4〕。亶洲在海中;长老传言〔5〕,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,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,求蓬莱神山及仙药〔6〕,止此洲不还。世相承有数万家;其上人民,时有至会稽货布〔7〕。会稽东县人〔8〕,海行,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。所在绝远,猝不可得至;但得夷洲数千人还。
三年春二月〔9〕,遣太常潘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〔10〕。卫温、诸葛直,皆以违诏无功,下狱诛。
夏,有野蚕成茧,大如卵。由拳野稻自生〔11〕,改为禾兴县。中郎将孙布诈降,以诱魏将王凌〔12〕;凌以军迎布。
冬十月,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,俟之;凌觉而走。会稽南始平言嘉禾生〔13〕。十二月丁卯,大赦,改明年元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二年:黄龙二年(公元 230)。
〔2〕合肥新城:城名。在当时合肥旧城的西北,今安徽合肥市西北 15 公里的鸡鸣山东麓,现今尚有城墙遗迹留存。由 10 余处土墩绵延连接而成,呈长方形,南北长约 330 米,东西宽约 210 米,厚实坚固。据本书卷二十六《满宠传》,曹魏移合肥城到西北面的山上,是为了抵御孙吴频繁发动的攻势。但是传文明确记载筑新城在魏明帝青龙元年(公元 233),即孙权嘉禾二年。此处记载在黄龙二年,疑有误。
〔3〕都讲祭酒:官名。是孙权儿子们的儒学教官。
〔4〕夷洲:岛名。即今台湾省。这是史书中第一次明确记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。孙吴时沈莹著《临海水土志》,记载夷洲的方位、气候、地形、物产和民俗,与台湾的情况完全符合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七百八十引。当时孙吴出动大军前往夷洲、亶洲的目的,主要是掠夺人口,参见本书卷五十八《陆逊传》。亶(chán)洲:岛名。在当时东海中。但相当于现今何地还没有定论。
〔5〕长老:老年人。
〔6〕蓬莱: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。
〔7〕货布:交换布匹。东汉时会稽出产质量优良的细麻布,常作为贡品。
〔8〕东县:东部的县。
〔9〕三年:黄龙三年(公元 231)。
〔10〕潘濬(?—公元 239):传见本书卷六十一。
〔11〕由拳:县名。县治在今浙江嘉兴市南。
〔12〕王凌(?—公元251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八。
〔13〕南始平:县名。县治在今浙江天台县。嘉禾:长得异常茁壮的谷物禾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