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孙权字仲谋。兄策既定诸郡,时权年,以为阳羡长。郡察孝廉,州举茂才;行奉义校尉。汉以策远修职贡,遣使者刘琬加锡命。琬语人曰:“吾观孙氏兄弟:虽各才秀明达,然皆禄祚不终。惟中弟孝廉,形貌奇伟,骨体不恒;有大贵之表,年又最寿。尔试识之!”

【原文】

孙权字仲谋。兄策既定诸郡,时权年十五,以为阳羡长〔1〕。〔一〕郡察孝廉〔2〕,州举茂才;行奉义校尉〔3〕。

汉以策远修职贡〔4〕,遣使者刘琬加锡命〔5〕。琬语人曰:“吾观孙氏兄弟:虽各才秀明达,然皆禄祚不终〔6〕。惟中弟孝廉〔7〕,形貌奇伟,骨体不恒〔8〕;有大贵之表,年又最寿。尔试识之〔9〕!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阳羡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宜兴市。长(zhǎng):官名。县的行政长官。当时制度,凡民户满一万的县,其行政长官称令,不满万户称长。

〔2〕孝廉: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。由郡太守举荐,是常设科目。应选者要孝敬父母和行为廉洁,故名。

〔3〕奉义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4〕修职贡:向朝廷述职进贡。这是表示忠诚的举动。

〔5〕锡命:君主为赏赐臣下官位、封爵和实物而颁发的诏书。

〔6〕不终:不长久。

〔7〕中(zhòng)弟:即仲弟,二弟。孝廉:指孙权。

〔8〕不恒:不寻常。

〔9〕识(zhì)之:记住这一点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坚为下邳丞时,权生:方颐大口,目有精光。坚异之,以为有贵象。及坚亡,策起事江东。权常随从,性度弘朗,仁而多断,好侠养士;始有知名,侔于父兄矣。每参同计谋,策甚奇之,自以为不及也。每请会宾客,常顾权曰:‘此诸君,汝之将也。’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