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临邑殇公子上,早薨。太和年,追封谥。无后。楚王彪,字朱虎。建安年,封寿春侯。黄初年,进爵,徙封汝阳公。年,封弋阳王。其年徙封吴王。年,改封寿春县。年,徙封白马。太和年冬,朝京都。年,改封楚。初,彪来朝,犯禁;青龙元年,为有司所奏,诏削县,户千百。年,大赦,复所削县。景初年,增户百,并前千户。嘉平元年,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,谋迎彪,都许昌。语在《凌传》。乃遣傅及侍御史,就国案验,收治诸相连及者。廷尉请征彪治罪。于是依汉燕王旦故事,使兼廷尉、大鸿胪持节,赐彪玺书切责之,使自图焉。彪乃自杀;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,徙平原;彪之官属以下及监国谒者,坐知情无辅导之义,皆伏诛;国除,为淮南郡。正元元年,诏曰:“故楚王彪,背国附奸,身死嗣替;虽自取之,犹哀矜焉。夫含垢藏疾,亲亲之道也;其封彪世子嘉,为常山真定王。”景元元年,增邑;并前千百户。

【原文】

临邑殇公子上,早薨。太和五年,追封谥。无后。

楚王彪,字朱虎。建安二十一年,封寿春侯。黄初二年,进爵,徙封汝阳公。三年〔1〕,封弋阳王。其年徙封吴王。五年〔2〕,改封寿春县。七年〔3〕,徙封白马。太和五年冬,朝京都。六年〔4〕,改封楚。

初,彪来朝,犯禁;〔青龙〕元年,为有司所奏,诏削县三,户千五百。二年〔5〕,大赦,复所削县。景初三年,增户五百,并前三千户。

嘉平元年,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,谋迎彪,都许昌。语在《凌传》。乃遣傅及侍御史〔6〕,就国案验,收治诸相连及者。廷尉请征彪治罪。于是依汉燕王旦故事〔7〕,使兼廷尉、大鸿胪持节,赐彪玺书切责之〔8〕,使自图焉〔9〕。〔一〕彪乃自杀;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,徙平原;彪之官属以下及监国谒者,坐知情无辅导之义,皆伏诛;国除,为淮南郡。

正元元年,诏曰:“故楚王彪,背国附奸,身死嗣替〔10〕;虽自取之,犹哀矜焉。夫含垢藏疾〔11〕,亲亲之道也;其封彪世子嘉,为常山真定王〔12〕。”景元元年,增邑;并前二千五百户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

〔2〕五年:黄初五年(公元 224)。

〔3〕七年:黄初七年(公元 226)。

〔4〕六年:太和六年(公元 232)。

〔5〕二年:青龙二年(公元 234)。

〔6〕傅:官名。曹魏的宗室王公有傅,是其辅导老师。

〔7〕旦:指刘旦(?—前 80)。汉武帝的儿子。武帝死,立小儿子刘弗陵,即昭帝。刘旦认为自己年长,应当继承,即积极准备夺取帝位。不久失败,昭帝下达诏书,令其自杀。传见《汉书》卷六十三《武五子传》。

〔8〕切责:严厉斥责。

〔9〕自图:自己打主意。指自杀。

〔10〕嗣替:后嗣被废弃。

〔11〕含垢藏疾:比喻能容忍他人的过失。

〔12〕真定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。当时属常山郡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孔衍《汉魏春秋》载玺书曰:“夫先王行赏,不遗仇雠;用戮,不违亲戚:至公之义也。故周公流涕,而决二叔之罪;孝武伤怀,而断昭平之狱:古今常典也。惟王:国之至亲,作藩于外;不能祗奉王度,表率宗室;而谋于奸邪,乃与太尉王凌,兖州刺史令狐愚,构通逆谋,图危社稷;有悖忒之心,无忠孝之意。宗庙有灵,王其何面目以见先帝?朕深痛王,自陷罪辜;既得王情,深用怃然。有司奏王当就大理,朕惟公族甸师之义,不忍肆王市朝,故遣使者赐书。王自作孽,匪由于他;燕刺之事,宜足以观。王其自图之!”

〔二〕臣松之按:嘉,入晋,封高邑公。元康中,与石崇俱为国子博士。嘉后为东莞太守;崇为征虏将军,监青、徐军事,屯于下邳。嘉以诗遗崇曰:“文武应时用,兼才在明哲。嗟嗟我石生,为国之俊杰。入侍于皇闼,出则登九列。威检肃青、徐,风发宣吴裔。畴昔谬同位,情至过鲁、卫。分离逾十载,思远心增结。愿子鉴斯诚,寒暑不逾契。”崇答曰:“昔常接羽仪,俱游青云中。敦道训胄子,儒化涣以融。同声无异响,故使恩爱隆。岂惟敦初好,款分在令终。孔不陋九夷,老氏适西戎。逍遥沧海隅,可以保王躬。世事非所务,周公不足梦。玄寂令神王,是以守至冲。”王隐《晋书》载吏部郎李重启云:“魏氏宗室屈滞,每圣恩所存。东莞太守曹嘉,才干学义,不及志、翕;而良素修洁,性业逾之;又已历二郡。臣以为优先代之后,可以嘉为员外散骑侍郎。”

上一篇:济阳怀王玹,建安年,封西乡侯。早薨,无子。年,以沛王林子赞,袭玹爵邑;早薨,无子。文帝复以赞弟壹,绍玹后。黄初年,改封济阳侯。年,进爵为公。太和年,追进玹爵,谥曰怀公。年,又进号曰怀王;追谥赞曰西乡哀侯。壹薨,谥曰悼公。子恒嗣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千百户。陈留恭王峻,字子安。建安年,封郿侯。年,徙封襄邑。黄初年,进爵为公。年,为陈留王。年,改封襄邑县。太和年,又封陈留。甘露年,薨。子澳嗣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千百户。范阳闵王矩,早薨,无子。建安年,以樊安公均子敏,奉矩后,封临晋侯。黄初年,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。年,改封敏范阳王。年,徙封句阳。太和年,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;改封敏琅邪王。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千百户。敏薨,谥曰原王。子焜嗣。赵王幹,建安年,封高平亭侯。年,徙封赖亭侯。其年,改封弘农侯。黄初年,进爵,徙封燕公。年,为河间王。年,改封乐(城)成县。年,徙封钜鹿。太和年,改封赵王。幹母,有宠于太祖。及文帝为嗣,幹母有力。文帝临崩,有遗诏,是以明帝常加恩意。青龙年,私通宾客,为有司所奏;赐幹玺书诫诲之,曰:“《易》称‘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’;《诗》著‘大车惟尘’之诫。自太祖受命创业,深睹治乱之源,鉴存亡之机;初封诸侯,训以恭慎之至言,辅以天下之端士。常称马援之遗诫,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,乃使与犯妖恶同。夫岂以此薄骨肉哉?徒欲使子弟无过失之愆,士民无伤害之悔耳。高祖践阼,祗慎万机,申著诸侯不朝之令。朕感诗人《棠棣》之作,嘉《采菽》之义;亦缘诏文曰‘若有诏得诣京都’,故命诸王以朝聘之礼。而楚、中山并犯交通之禁,赵宗、戴捷咸伏其辜。近东平王复使属官殴寿张吏,有司举奏,朕才削县。(令)今有司以‘曹纂、王乔等,因族时节,集会王家;或非其时,皆违禁防’。朕惟王幼少有恭顺之素;加受先帝顾命,欲崇恩礼,延乎后嗣;况近在王之身乎?且自非圣人,孰能无过?已诏有司,宥王之失。古人有言:‘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弗闻;莫现乎隐,莫显乎微:故君子慎其独焉。’叔父兹率先圣之典,以纂乃先帝之遗命;战战兢兢,靖恭厥位:称朕意焉。”景初、正元、景元中,累增邑;并前千户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