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桓、灵之末,韩、濊强盛,郡县不能制,民多流入韩国。建安中,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,遣公孙模、张敞等收集遗民,兴兵伐韩、濊;旧民稍出,是后倭、韩遂属带方。景初中,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、乐浪太守鲜于嗣,越海定郡;诸韩国臣智加赐“邑君”印绶,其次与“邑长”。其俗好衣帻,下户诣郡朝谒,皆假衣帻;自服印绶衣帻千有余人。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,分割辰韩国以与乐浪;吏译转有异同,臣智激韩忿,攻带方郡崎离营。时太守弓遵、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;遵战死,郡遂灭韩。其俗少纲纪,国邑虽有主帅,邑落杂居,不能善相制御。无跪拜之礼。居处作草屋土室,形如冢,其户在上;举家共在中,无长幼男女之别。其葬有椁无棺。不知乘牛马,牛马尽于送死。以璎珠为财宝,或以缀衣为饰,或以悬项垂耳;不以金银锦绣为珍。其人性强勇,魁头露紒,如炅兵;衣布袍,足履革蹻蹋。其国中有所为及官家使筑城郭,诸年少勇健者,皆凿脊皮,以大绳贯之,又以丈许木插之;通日讙呼作力,不以为痛:既以劝作,且以为健。常以月下种讫,祭鬼神,群聚歌舞,饮酒昼夜无休。其舞:数人俱起相随,踏地低昂,手足相应,节奏有似铎舞。月农功毕,亦复如之。信鬼神,国邑各立人主祭天神,名之“天君”。又诸国各有别邑,名之为“苏涂”;立大木,悬铃鼓,事鬼神。诸亡逃至其中,皆不还之,好作贼。其立苏涂之义,有似浮屠,而所行善恶有异。其北方近郡诸国差晓礼俗,其远处直如囚徒奴婢相聚。无他珍宝。禽兽草木略与中国同。出大栗,大如梨。又出细尾鸡,其尾皆长尺余。其男子时时有文身。又有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;其人差短小,言语不与韩同。皆髡头如鲜卑,但衣韦,好养牛及猪。其衣有上无下,略如裸势。乘船往来,市买韩中。

【原文】

桓、灵之末,韩、濊强盛,郡县不能制,民多流入韩国。

建安中,公孙康分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〔1〕,遣公孙模、张敞等收集遗民,兴兵伐韩、濊;旧民稍出,是后倭、韩遂属带方。景初中,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、乐浪太守鲜于嗣,越海定二郡;诸韩国臣智加赐“邑君”印绶,其次与“邑长”。其俗好衣帻〔2〕,下户诣郡朝谒,皆假衣帻〔3〕;自服印绶衣帻千有余人。

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〔4〕,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;吏译转有异同〔5〕,臣智激韩忿,攻带方郡崎离营〔6〕。时太守弓遵、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;遵战死,二郡遂灭韩。

其俗少纲纪,国邑虽有主帅,邑落杂居,不能善相制御。无跪拜之礼。居处作草屋土室,形如冢,其户在上〔7〕;举家共在中,无长幼男女之别。其葬有椁无棺。不知乘牛马,牛马尽于送死〔8〕。以璎珠为财宝,或以缀衣为饰,或以悬项垂耳;不以金银锦绣为珍。其人性强勇,魁头露紒〔9〕,如炅兵〔10〕;衣布袍,足履革蹻蹋〔11〕。其国中有所为及官家使筑城郭,诸年少勇健者,皆凿脊皮〔12〕,以大绳贯之,又以丈许木插之〔13〕;通日讙呼作力〔14〕,不以为痛:既以劝作〔15〕,且以为健〔16〕。常以五月下种讫,祭鬼神,群聚歌舞,饮酒昼夜无休。其舞:数十人俱起相随,踏地低昂,手足相应,节奏有似铎舞〔17〕。十月农功毕,亦复如之。信鬼神,国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,名之“天君”。又诸国各有别邑〔18〕,名之为“苏涂”;立大木,悬铃鼓,事鬼神。诸亡逃至其中,皆不还之,好作贼〔19〕。其立苏涂之义,有似浮屠〔20〕,而所行善恶有异〔21〕。其北方近郡诸国差晓礼俗〔22〕,其远处直如囚徒奴婢相聚〔23〕。

无他珍宝。禽兽草木略与中国同。出大栗,大如梨。又出细尾鸡,其尾皆长五尺余。其男子时时有文身〔24〕。

又有州胡在马韩之西海中大岛上〔25〕;其人差短小,言语不与韩同。皆髡头如鲜卑〔26〕,但衣韦〔27〕,好养牛及猪。其衣有上无下,略如裸势。乘船往来,市买韩中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屯有:县名。县治在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市。

〔2〕好(hào):喜好。

〔3〕假:借。

〔4〕部从事:官名。即部郡国从事史。代表州刺史监督所辖郡国,催办文书,举报不法官员。

〔5〕译转有异同:翻译转达时未能准确表述原意。

〔6〕崎离营:地名。当在今朝鲜黄海北道金川市附近。

〔7〕户:房门。

〔8〕尽于送死:都用来给死人殉葬。

〔9〕魁头:露头不戴帽子。 紒(jì):发髻。

〔10〕炅(jiǒng)兵:光亮的兵刃。

〔11〕蹻蹋(jué tà):靴。

〔12〕凿脊皮:割破脊背的皮肤。

〔13〕丈许:一丈多。当时一丈约合 2.4 公尺。

〔14〕讙(huān):(大声)喊叫。

〔15〕劝作:鼓励劳作。

〔16〕健:勇敢。

〔17〕铎舞:汉族舞蹈名。

〔18〕别邑:另外一种城邑。

〔19〕作贼:为非作歹。

〔20〕浮屠:梵文Buddhɑ的音译,即佛。这里指佛教寺院。

〔21〕善恶有异:指佛教寺院是行善,而苏途是作恶。

〔22〕差:稍微。

〔23〕直:简直。

〔24〕文身:在身体的皮肤上刺刻图案。

〔25〕马韩之西海中大岛:近代有学者认为是朝鲜半岛南面的济州岛。

〔26〕髡(kūn)头:剪去头发。

〔27〕衣韦:穿皮制衣服。

上一篇:韩,在带方之南;东西以海为限,南与倭接,方可千里。有种:曰马韩,曰辰韩,曰弁韩。辰韩者,古之辰国也。马韩在西。其民土著,种植;知蚕桑,作绵布。各有长帅,大者自名为臣智,其次为邑借,散在山海间,无城郭。有爰襄国、牟水国、桑外国、小石索国、大石索国、优休牟涿国、臣濆沽国、伯济国、速卢不斯国、日华国、古诞者国、古离国、怒蓝国、月支国、咨离牟卢国、素谓乾国、古爰国、莫卢国、卑离国、占离卑国、臣衅国、支侵国、狗卢国、卑弥国、监奚卑离国、古蒲国、致利鞠国、冉路国、儿林国、驷卢国、内卑离国、感奚国、万卢国、辟卑离国、臼斯乌旦国、离国、不弥国、支半国、狗素国、捷卢国、牟卢卑离国、臣苏涂国、(莫卢国)古腊国、临素半国、臣云新国、如来卑离国、楚山涂卑离国、难国、狗奚国、不云国、不斯濆邪国、爰池国、乾马国、楚离国:凡(余)国。大国万余家,小国数千家,总余万户。辰王治月支国。臣智或加优呼、臣云、遣支、报安、邪踧、支r 、臣离、儿不、例拘、邪秦、支廉之号。其官有魏率善邑君、归义侯、中郎将、都尉、伯长。侯准既僭号称王,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;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,居韩地,自号韩王。其后绝灭,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。汉时属乐浪郡,时朝谒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