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二年〔1〕,青州人隐蕃,归吴。上书曰:“臣闻纣为无道,微子先出〔2〕;高祖宽明,陈平先入。臣年二十二,委弃封域〔3〕,归命有道;赖蒙天灵,得自全致〔4〕。臣至止有日〔5〕,而主者同之降人〔6〕,未见精别;使臣微言妙旨,不得上达。於邑三叹〔7〕,曷惟其已〔8〕!谨诣阙拜章,乞蒙引见。”权即召入。蕃谢,答问,及陈时务,甚有辞观。
综时侍坐,权问:“何如?”综对曰:“蕃上书,大语〔9〕,有似东方朔;巧捷诡辩,有似祢衡〔10〕:而才皆不及〔11〕。”权又问:“可堪何官?”综对曰:“未可以治民,且试以都辇小职〔12〕。”
权以蕃盛论刑狱,用为廷尉监〔13〕。左将军朱据、廷尉郝普,称蕃有王佐之才〔14〕;普尤与之亲善,常怨叹其屈。后蕃谋叛,事觉伏诛。〔一〕普见责,自杀;据禁止,历时乃解。
拜综偏将军,兼左执法〔15〕,领辞讼。辽东之事,辅吴将军张昭,以谏权言辞切至,权亦大怒;其和协彼此,使之无隙,综有力焉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二年:黄龙二年(公元 230)。
〔2〕微子:名启。周代宋国的开国君主。本商纣的庶兄,封于微(今山东梁山县西北)。见商代将亡,多次劝谏商纣,无效,遂出走。周武王灭商,他主动投降,后被封于宋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八《宋微子世家》。
〔3〕封域:界域。指曹魏。
〔4〕全致:安全到达。
〔5〕至止:到达。
〔6〕主者:指主管接待归降者的官员。同之降人:把我与一般的归降者同样对待。
〔7〕於(wū)邑:郁闷。
〔8〕曷惟其已:(忧愁)怎么样才能停止。句出《诗经·绿衣》。
〔9〕大语:夸大的言辞。
〔10〕祢衡:事见本书卷十《荀彧传》裴注引《典略》。
〔11〕不及:指不及东方朔与祢衡。
〔12〕都辇:京城。
〔13〕廷尉监:官名。负责对廷尉作出的司法案件判决进行审议。
〔14〕王佐:帝王辅佐。
〔15〕左执法:官名。主管司法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吴录》曰:“蕃有口才,魏明帝使诈叛,如吴;令求作廷尉职,重案大臣,以离间之。既为廷尉监,众人以据、普与蕃亲善,常车马云集,宾客盈堂。及至事觉,蕃亡走;捕得,考问党与,蕃无所言。吴主使将入,谓曰:‘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?’蕃曰:‘孙君,丈夫图事,岂有无伴!烈士死,不足相牵耳。’遂闭口而死。”
《吴历》曰:“权问普:‘卿前盛称蕃,又为之怨望朝廷;使蕃反叛,皆卿之由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