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黄武年,夏,黄龙现夏口;于是权称尊号,因瑞改元。又作黄龙大牙,常在中军;诸军进退,视其所向。命综作赋曰:乾坤肇立,才是生。狼、弧垂象,实惟兵精。圣人观法,是效是营;始作器械,爰求厥成。黄、农创代,拓定皇基;上顺天心,下息民灾。高辛诛共,舜征有苗;启有甘师,汤有鸣条;周之牧野,汉之垓下:靡不由兵,克定厥绪。明明大吴,实天生德;神武是经,惟皇之极。乃自在昔,黄、虞是祖;越历代,继世在下。应期受命,发迹南土;将恢大繇,革我区夏。乃律天时,制为神军;取象太,将门。疾则如电,迟则如云;进止有度,约而不烦。灵既布,黄龙处中;周制日月,实曰太常。杰然特立,军所望。仙人在上,鉴观方;神实使之,为国休祥。军欲转向,黄龙先移;金鼓不鸣,寂然变施。暗谟若神,可谓秘奇。在昔周室,赤乌衔书;今也大吴,黄龙吐符。合契河、洛,动与道俱;天赞人和,佥曰惟休!蜀闻权践阼,遣使重申前好。综为盟文,文义甚美,语在权传。

【原文】

黄武八年,夏,黄龙现夏口;于是权称尊号,因瑞改元〔1〕。又作黄龙大牙〔2〕,常在中军;诸军进退,视其所向。命综作赋曰:

乾坤肇立〔3〕,三才是生〔4〕。狼、弧垂象〔5〕,实惟兵精〔6〕。圣人观法,是效是营〔7〕;始作器械,爰求厥成。

黄、农创代〔8〕,拓定皇基;上顺天心,下息民灾。高辛诛共〔9〕,舜征有苗〔10〕;启有甘师〔11〕,汤有鸣条〔12〕;周之牧野〔13〕,汉之垓下〔14〕:靡不由兵〔15〕,克定厥绪。

明明大吴,实天生德;神武是经,惟皇之极。乃自在昔,黄、虞是祖〔16〕;越历五代〔17〕,继世在下。应期受命〔18〕,发迹南土;将恢大繇〔19〕,革我区夏〔20〕。

乃律天时〔21〕,制为神军;取象太一〔22〕,五将三门〔23〕。疾则如电,迟则如云;进止有度,约而不烦。

四灵既布〔24〕,黄龙处中;周制日月,实曰太常〔25〕。杰然特立,六军所望。仙人在上,鉴观四方;神实使之,为国休祥〔26〕。军欲转向,黄龙先移;金鼓不鸣,寂然变施〔27〕。暗谟若神,可谓秘奇。

在昔周室,赤乌衔书〔28〕;今也大吴,黄龙吐符〔29〕。合契河、洛〔30〕,动与道俱〔31〕;天赞人和,佥曰惟休〔32〕!

蜀闻权践阼,遣使重申前好。综为盟文,文义甚美,语在权传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瑞:祥瑞。改元:改年号。当时所改年号是“黄龙”。

〔2〕牙:军营的大旗。

〔3〕肇立:创立。

〔4〕三才:指天、地、人。

〔5〕狼:星名。又名天狼。很明亮。弧:星座名。在天狼星东南,有星九颗。九星构成的形状很像一张搭上箭拉开弦的弓,箭的指向即是天狼星。垂象:向下界显示形象。作者认为狼、弧的形象是使用武力的象征。

〔6〕精:精神。

〔7〕效:效法。营:建造(武器)。

〔8〕黄:即黄帝。姬姓,号轩辕氏、有熊氏。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。击败炎帝,攻杀蚩尤,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。相传养蚕、造舟车、医药等都创始于黄帝时代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农:即神农氏。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。用木制作耒、耜(sì)等农具,教人民耕种。又曾尝百草,发现药材,教人治病。

〔9〕高辛:即帝喾(kù)。号高辛氏。传说中古代部族的首领,是黄帝的曾孙,唐尧的父亲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共:即共工。传说中古代部落的首领。其事迹诸书所载不尽相同。他与高辛氏争斗事,见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。

〔10〕有苗:传说中古代少数族名。虞舜征伐有苗,见《国语·周语下》韦昭注。

〔11〕启:姒姓。夏禹的儿子。禹死后继承王位,确立传子的继承王位制度。继位后有扈氏不服,他率兵与有扈氏大战于甘(今陕西户县西南),战前作《甘誓》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二《夏本纪》。《甘誓》收入《尚书》。

〔12〕鸣条:地名。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。相传商汤进攻夏桀,战于鸣条之野。

〔13〕牧野:地名。在今河南淇县西南。周武王进攻殷纣,在此大败殷军。

〔14〕垓下:地名。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。前 202 年,汉、楚两军在此决战,项羽被刘邦击败。

〔15〕靡不:莫不。

〔16〕黄、虞是祖:祖先开始于黄帝和虞舜。“是”字是代词,用在被提前的宾语“黄、虞”和动词“祖”之间,表示强调。

〔17〕五代:五个朝代。指夏、商、周、秦、汉。这里认为孙氏出自黄帝、虞舜,自虞至孙吴中间隔了五个朝代。

〔18〕应期:顺应(上天在王朝更替上的)预定次序。

〔19〕大繇:宏大的谋划。

〔20〕革:革新。区夏:中原地区。

〔21〕律:顺应。

〔22〕太一:星名。为天极星座五颗星中最亮的一颗。古代认为是天帝的居处。这里比喻孙吴军营中孙权所在的中军大帐。

〔23〕五将三门:太微垣是中国古天文学上的一块星区,古人认为象征天子宫廷。星区周围有五颗以“将”命名的星,即东上将、东次将、西上将、西次将、郎将,被认为是保卫天子宫廷的将军。另外,太微垣正南面有端门,两旁有左、右掖门。以上合称五将三门,详见《史记》卷二十七《天官书》、《汉书》卷二十六《天文志》。这里比喻中军大帐周围的护卫军营和营区的大门。

〔24〕四灵:指大旗周围四种灵异动物的图案。即苍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。

〔25〕太常:此处指天子所使用的大旗名字。高六丈三尺,有十二根飘带,旗上绘太阳、月亮和飞龙图案,详见《续汉舆服志》上。

〔26〕休:美好。

〔27〕变施:变化实施。

〔28〕赤乌衔书:传说周文王时,有红色乌鸦口衔红书飞到周国的土神祭坛上,后来周即得天下。见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。

〔29〕吐符:表露祥瑞征兆。

〔30〕河、洛:指河图、洛书。传说在伏羲氏时,黄河出现一匹神马,背上有图,伏羲按照此图而画出八卦;夏禹时,洛水出现一只神龟,背上有文字,夏禹据此文字写出《洪范》。见《周易·系辞上》。

〔31〕俱:在一起。

〔32〕佥:都。

下一篇:权下都建业,详、综并为侍中;进封乡侯,兼左、右领军。时魏降人或云“魏都督河北、振威将军吴质,颇见猜疑”;综乃伪为质作降文条:其曰:“天纲弛绝,海分崩;群生憔悴,士人播越;兵寇所加,邑无居民;风尘烟火,往往而处。自代以来,大乱之极,未有若今时者也。臣质志薄,处时无方;系于土壤,不能翻飞,遂为曹氏执事戎役。远处河朔,天衢隔绝;虽望风慕义,思托大命;愧无因缘,得展其志。每往来者,窃听风化;伏知陛下齐德乾坤,同明日月,神武之姿,受之自然,敷演皇极,流化万里;自江以南,户受覆焘;英雄俊杰,上达之士,莫不心歌腹咏,乐在归附者也。今年月末,奉闻吉日,龙兴践阼,恢弘大繇,整理天纲;将使遗民,睹见定主。昔武王伐殷,殷民倒戈;高祖诛项,面楚歌:方之今日,未足以喻!臣质不胜昊天至愿,谨遣所亲同郡黄定,恭行奉表;及托降叛,间关求达。其欲所陈,载列于左。”其曰:“昔伊尹去夏入商,陈平委楚归汉,书功竹帛,遗名后世;世主不谓之背诞者,以为知天命也。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,外托君臣,内如骨肉;恩义绸缪,有合无离;遂受偏方之任,总河北之军。当此之时,志望高大,永与曹氏,同死俱生;惟恐功之不建,事之不成耳。及曹氏之亡,后嗣继立;幼冲统政,谗言弥兴。同侪者以势相害,异趣者得间其言。而臣受性简略,素不下人;视彼数子,意实迫之,此亦臣之过也。遂为邪议,所见构会,招致猜疑,诬臣欲叛。虽识真者保明其心,世乱谗胜,余嫌犹在;常惧旦横受无辜,忧心孔疚,如履冰炭。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于齐,惠王即位,疑夺其任;遂去燕之赵,休烈不亏。彼岂欲其德?盖畏功名不建,而惧祸之将及也!昔遣魏郡周光,以贾贩为名,托叛南诣,宣达密计。时以仓猝,未敢便有章表,使光口传而已。以为天下大归可见,天意所在,非吴复谁?此方之民,思为臣妾;延颈举踵,惟恐兵来之迟耳。若使圣恩少加信纳,当以河北承望王师;(疑)款心赤实,天日是鉴!而光去经年,不闻咳唾;未审此意,竟得达不?瞻望长叹,日月已几;鲁望高子,何足以喻!又臣今日,见待稍薄;苍蝇之声,绵绵不绝:必受此祸,迟速事耳。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,必以臣质贯穿仁义之道,不行若此之事;谓光所传,多虚少实;或谓此中,有他消息。不知臣质,构谗见疑,恐受大害也。且臣质若有罪之日,自当奔赴鼎镬,束身待罪,此盖人臣之宜也。今日无罪,横见谮毁;将有商鞅、白起之祸。寻惟事势,去亦宜也;死而弗义,不去何为!乐毅之出,吴起之走;君子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