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夏四月,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卓〔1〕。卓将李傕、郭汜等〔2〕,杀允攻布。布败,东出武关。傕等擅朝政。
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〔3〕,杀任城相郑遂,转入东平〔4〕。刘岱欲击之,鲍信谏曰:“今贼众百万,百姓皆震恐,士卒无斗志,不可敌也。观贼众群辈相随〔5〕,军无辎重〔6〕,唯以抄略为资〔7〕。今不若蓄士众之力,先为固守。彼欲战不得,攻又不能;其势必离散。后选精锐,据其要害,击之可破也。”岱不从,遂与战,果为所杀。〔一〕
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〔8〕,迎太祖领兖州牧。遂进兵,击黄巾于寿张东〔9〕。信力战,斗死,仅而破之〔10〕。〔二〕购求信丧不得〔11〕,众乃刻木如信形状,祭而哭焉。追黄巾,至济北〔12〕;乞降。冬,受降卒三十余万,男女百余万口。收其精锐者,号为“青州兵”。
袁术与绍有隙〔13〕,术求援于公孙瓒〔14〕。瓒使刘备屯高唐〔15〕,单经屯平原〔16〕,陶谦屯发干〔17〕:以逼绍。太祖与绍会击,皆破之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司徒:官名。东汉三公之一,主管全国民政。王允(公元137—192):字子师,太原郡祁县(今山西祁县)人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六十六。吕布(?—公元 198):传见本书卷七。
〔2〕李傕(?—公元198):字稚然,北地郡(治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)人。郭汜(?—公元 197):又名多,张掖郡(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)人。李、郭二人传附本书卷六《董卓传》。
〔3〕青州:州名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兖州:州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。
〔4〕东平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东。
〔5〕群辈相随:成群结队在一起。
〔6〕辎重:用车辆运载的大批量军用物资。
〔7〕抄略:抢掠。
〔8〕州吏:指兖州的官吏。
〔9〕寿张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。
〔10〕仅而破之:竭尽全力才击破敌人。
〔11〕丧(sāng):遗体。据本书卷十二《鲍勋传》裴注引《魏书》记载,鲍信是为了解救曹操而战死的,所以曹操对鲍信的丧事办理特别尽心。
〔12〕济北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南。曹操此时兵力仅有五万人马。一次性收降黄巾士兵三十余万和非战斗人员一百多万,五万兵力很难做到。获胜之后多报斩首和俘获的敌军人数,有一报十扩大十倍,是曹操军队自来的惯例。可见此役收编的黄巾,应当为士兵三万余人,非战斗人员十余万人。
〔13〕有隙:有矛盾。
〔14〕公孙瓒(?—公元 199):传见本书卷八。
〔15〕刘备(公元 161—223):传见本书卷三十二。高唐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高唐县东北。
〔16〕平原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
〔17〕陶谦(公元 132—194):传见本书卷八。发干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冠县东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世语》曰:“岱既死,陈宫谓太祖曰:‘州今无主,而王命断绝。宫请说州中,明府寻往牧之。资之以收天下,此霸王之业也。’宫说别驾、治中曰:‘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。曹东郡,命世之才也;若迎以牧州,必宁生民。’鲍信等亦谓之然。”
〔二〕《魏书》曰:“太祖将步骑千余人,行视战地。猝抵贼营,战不利,死者数百人。引还,贼寻前进。黄巾为贼久,数乘胜,兵皆精悍。太祖旧兵少,新兵不习练,举军皆惧。太祖被甲婴胄,亲巡将士,明劝赏罚;众乃复奋,承间讨击,贼稍折退。贼乃移书太祖曰:‘昔在济南,毁坏神坛;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,似若知道。今更迷惑。汉行已尽,黄家当立。天之大运,非君才力所能存也。’太祖见檄书,呵骂之,数开示降路。遂设奇伏,昼夜会战;战辄擒获,贼乃退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