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诏曰:“昔仲尼资大圣之才,怀帝王之器;当衰周之末,无受命之运。在鲁、卫之朝,教化乎洙、泗之上。凄凄焉,遑遑焉,欲屈己以存道,贬身以救世。于时王公,终莫能用之;乃退考代之礼,修素王之事:因鲁史而制《春秋》,就太师而正《雅》、《颂》。俾千载之后,莫不宗其文以述作,仰其圣以成谋。咨!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!遭天下大乱,百祀堕坏。旧居之庙,毁而不修;褒成之后,绝而莫继。阙里不闻讲颂之声;时不睹蒸、尝之位。斯岂所谓崇礼报功,盛德百世必祀者哉!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,邑百户,奉孔子祀。令鲁郡修起旧庙,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;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。”

【原文】

诏曰:“昔仲尼资大圣之才〔1〕,怀帝王之器;当衰周之末,无受命之运〔2〕。在鲁、卫之朝〔3〕,教化乎洙、泗之上〔4〕。凄凄焉〔5〕,遑遑焉,欲屈己以存道,贬身以救世。于时王公,终莫能用之;乃退考五代之礼〔6〕,修素王之事〔7〕:因鲁史而制《春秋》〔8〕,就太师而正《雅》、《颂》〔9〕。俾千载之后,莫不宗其文以述作〔10〕,仰其圣以成谋。咨!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!遭天下大乱,百祀堕坏〔11〕。旧居之庙〔12〕,毁而不修;褒成之后〔13〕,绝而莫继。阙里不闻讲颂之声〔14〕;四时不睹蒸、尝之位〔15〕。斯岂所谓崇礼报功,盛德百世必祀者哉!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〔16〕,邑百户,奉孔子祀。令鲁郡修起旧庙〔17〕,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〔18〕;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。”

(春)三月,加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〔19〕。初复五铢钱〔20〕。

夏四月,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。五月,郑甘复叛,遣曹仁讨斩之。

六月庚子〔21〕,初祀五岳、四渎,咸秩群祀〔22〕。〔一〕丁卯〔23〕,夫人甄氏卒〔24〕。戊辰晦〔25〕,日有食之;有司奏免太尉〔26〕,诏曰:“灾异之作,以谴元首〔27〕;而归过股肱〔28〕,岂禹、汤罪己之义乎〔29〕?其令百官,各虔厥职。后有天地之眚〔30〕,勿复劾三公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仲尼:即孔子(前 551—前 479)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,儒家的创始者。孔氏,名丘,字仲尼,后世尊称为孔子。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市东南)人。五十岁时任鲁国司寇,实施抑制家臣势力的政策,结果失败。随后周游宋、卫、陈、蔡、齐、楚等国,未受重用。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古代文献整理。相传他曾整理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又删定鲁史官所记的《春秋》。其弟子先后有三千人,当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。孔子的学说以“仁”为中心,两千年间一直在封建文化中占据正统地位,对后世影响巨大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四十七。以下这段诏书,魏文帝将其刊刻在《鲁孔子庙之碑》的碑文中,立在孔子庙内。此碑现存于曲阜孔庙之内,在文物、文献和书法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。

〔2〕受命:承受天命。指成为君主。

〔3〕鲁:先秦国名。公元前 11 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,都城在曲阜(今山东曲阜市)。前 256 年灭于楚。卫:先秦国名。公元前 11 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。开国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,都城在朝(zhāo)歌(今河南淇县)。前 209 年灭于秦。

〔4〕洙、泗:均河流名。古时二水在今山东泗水县北合流西下,至曲阜城北又分二水,洙水在北,泗水在南。而洙、泗之间,就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。

〔5〕凄凄:同“栖栖”,忙碌不安的样子。《论语·宪问》记载微生亩问孔子:“丘何为是栖栖者与?”

〔6〕五代:指唐、虞、夏、商、周五个朝代。《史记》卷四十七《孔子世家》记载孔子整理古代文献时“上纪唐、虞之际,下至秦缪”。

〔7〕素王: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名位的人,特指孔子。

〔8〕因:依据。春秋:书名。儒家经典之一。为编年体春秋史。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史官所记加以整理修订而成。后来解释《春秋》的有《左氏》、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三传。

〔9〕太师:官名。周代主管音乐的官员。又称“师”。雅、颂:均为《诗经》诗歌的类别名。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域即“王畿”的诗歌。颂是周天子和鲁、宋国君用于祭祀或其他大典礼的乐歌。《论语·子罕》记载孔子自言:“吾自卫返鲁,然后乐正,雅、颂各得其所。” 〔10 〕述:复述前人的说法。作:创造自己的理论。

〔11〕百祀:各种祭祀。

〔12〕旧居:指孔子故居。

〔13〕褒成:两汉朝廷封给孔子后嗣的封号名。西汉平帝时封孔均为褒成侯,追谥孔子为“褒成宣尼”。东汉光武帝又封孔均之子孔志为褒成侯,以后世代相传爵位不绝,到东汉献帝初年中断。事见《后汉书》卷七十九上《儒林孔僖传》。

〔14〕阙里:地名。在今山东曲阜市内阙里街。春秋时孔子在这里居住讲学。现存有规模巨大的孔庙。

〔15〕蒸、尝:均祭祀名。冬祭叫蒸,又作“烝”。秋祭叫尝。

〔16〕孔羡:孔子的第二十一代孙。

〔17〕修起:修复。

〔18〕百户吏卒:一百户专门承担兵役的家庭。东汉末年曹操执政之后,由于战争需要,出现了一种专门承担兵役的家庭,当时称为士家或兵家。这里吏卒以户为单位,就是士家。

〔19〕公孙恭:传附本书卷八《公孙度传》。

〔20〕五铢:钱币名。西汉武帝元狩五年(前 118)开始铸用,东汉继续发行。东汉献帝初平元年(公元 190)董卓废五铢钱。铢:古代重量单位,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
〔21〕庚子:旧历初一日。

〔22〕秩群祀:比照诸侯爵位的次序,给予山川群神以相应礼仪规格的祭祀。如五岳相当于三公,四渎相当于侯,见《礼记·王制》。

〔23〕丁卯:旧历二十八日。

〔24〕甄氏(公元182—221):传见本书卷五《后妃传》。

〔25〕戊辰:旧历二十九日。晦:阴历的月终。

〔26〕奏免太尉:东汉制度,当天上出现如日食之类的反常天象,地上出现洪水之类的严重灾害时,要罢免三公,另选他人任职。

〔27〕元首:指君主。

〔28〕归过:归罪于。

〔29〕汤:商王朝的创立者。又称武汤、成汤、商汤、武王,甲骨文称唐、大乙、高祖乙。原为商族领袖,任用伊尹执政,国力渐强。后灭夏,建立商朝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。罪己:归罪于自己。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:“禹、汤罪己,其兴也勃焉。”

〔30〕眚(shěng):日食之类的灾异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书》:“甲辰,以京师宗庙未成,帝亲祠武皇帝于建始殿。躬执馈奠,如家人之礼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