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皓徙都武昌;扬土百姓溯流供给〔1〕,以为患苦。又政事多谬,黎元穷匮〔2〕。凯上疏曰:
臣闻有道之君,以乐乐民;无道之君,以乐乐身。乐民者,其乐弥长;乐身者,不乐而亡。夫民者,国之根也;诚宜重其食,爱其命。民安则君安,民乐则君乐。
自顷年以来,君威伤于桀、纣〔3〕,君明暗于奸雄,君惠闭于群孽〔4〕。无灾而民命尽,无为而国财空;辜无罪〔5〕,赏无功;使君有谬误之愆,天为作妖〔6〕。而诸公卿,媚上以求爱,困民以求饶〔7〕;导君于不义,败政于淫俗:臣窃为痛心!今邻国交好〔8〕,四边无事;当务息役养士,实其廪库〔9〕,以待天时。而更倾动天心,骚扰万姓;使民不安,大小呼嗟: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。臣闻吉凶在天,犹影之在形,响之在声也。形动则影动,形止则影止;此分数乃有所系〔10〕,非在口之所进退也〔11〕。
昔秦所以亡天下者,但坐赏轻而罚重〔12〕,政刑错乱,民力尽于奢侈;目眩于美色,志浊于财宝;邪臣在位,贤哲隐藏;百姓业业〔13〕,天下苦之: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。汉所以强者,躬行诚信,听谏纳贤;惠及负薪〔14〕,躬请岩穴〔15〕;广采博察,以成其谋:此往事之明证也。近者汉之衰末,三家鼎立;曹失纲纪〔16〕,晋有其政。又益州危险〔17〕,兵多精强;闭门固守,可保万世。而刘氏与夺乖错〔18〕,赏罚失所;君恣意于奢侈,民力竭于不急。是以为晋所伐,君臣见虏:此目前之明验也。
臣暗于大理,文不及义〔19〕;智慧浅劣,无复冀望:窃为陛下惜天下耳!臣谨奏耳目所闻见,百姓所为烦苛,刑政所为错乱;愿陛下息大功,损百役〔20〕,务宽荡〔21〕,忽苛政〔22〕。
又武昌土地,实危险而瘠确〔23〕,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;船泊则沉漂,陵居则峻危〔24〕。且童谣言:“宁饮建业水,不食武昌鱼;宁还建业死,不止武昌居!”臣闻翼星为变〔25〕,荧惑作妖〔26〕;童谣之言,生于天心,乃以安居而比死:足明天意,知民所苦也。
臣闻国无三年之储,谓之非国。而今无一年之蓄,此臣下之责也。而诸公卿,位处人上,禄延子孙;曾无致命之节〔27〕,匡救之术;苟进小利于君,以求容媚;荼毒百姓,不为君计也。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〔28〕,耕种既废,所在无复输入〔29〕;而分一家父子异役〔30〕,廪食日张〔31〕,蓄积日耗;民有离散之怨,国有露根之渐〔32〕,而莫之恤也。民力困穷,鬻卖儿子〔33〕;调赋相仍〔34〕,日以疲极。所在长吏,不加隐括〔35〕;加有监官,既不爱民,务行威势,所在骚扰,更为烦苛:民苦二端,财力再耗,此为无益而有损也。愿陛下一息此辈〔36〕,矜哀孤弱,以镇抚百姓之心;此犹鱼鳖得免毒螫之渊,鸟兽得离罗网之纲,四方之民襁负而至矣〔37〕。如此,民可得保,先王之国存焉。
臣闻五音令人耳不聪〔38〕,五色令人目不明〔39〕;此无益于政,有损于事者也。自昔先帝时,后宫列女,及诸织络〔40〕,数不满百;米有蓄积,货财有余。先帝崩后,幼、景在位〔41〕;更改奢侈,不蹈先迹。伏闻织络及诸徒坐〔42〕,乃有千数;计其所长〔43〕,不足为国财;然坐食官廪,岁岁相承,此为无益。愿陛下料出赋嫁〔44〕,给与无妻者。如此,上应天心,下合地意,天下幸甚!
臣闻殷汤取士于商贾〔45〕,齐桓取士于车辕〔46〕;周武取士于负薪〔47〕,大汉取士于奴仆〔48〕。明王圣主取士以贤,不拘卑贱;故其功德洋溢,名流竹素〔49〕;非求颜色而取好服、捷口、容悦者也〔50〕。臣伏见当今内宠之臣,位非其人,任非其量〔51〕;不能辅国匡时,群党相扶,害忠隐贤。愿陛下简文武之臣〔52〕,各勤其官;州牧督将,藩镇方外;公卿尚书,务修仁化;上助陛下,下拯黎民;各尽其忠,拾遗万一。则康哉之歌作〔53〕,刑措之理清〔54〕。
愿陛下留神,思臣愚言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扬土:扬州。
〔2〕黎元:百姓。
〔3〕伤于桀、纣:被类似夏桀、商纣的举动所损伤。夏桀,名履癸。夏代的最末一个君主,残酷暴虐,被商汤击败,出奔南方而死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二《夏本纪》。
〔4〕惠:恩惠。闭于群孽:被一批邪恶的人所阻塞。
〔5〕辜无罪:使无罪的人冤枉受害。
〔6〕天为作妖:上天为之呈现异常的现象(以示警告)。
〔7〕求饶:谋求优厚的(私利)。
〔8〕邻国:指西晋。
〔9〕廪库:仓库。
〔10〕分(fèn)数:指命运气数。
〔11〕口之所进退:口头上说的话能够产生影响。
〔12〕坐:因为。
〔13〕业业:危惧的样子。
〔14〕负薪:背柴。这里指背柴的人。
〔15〕岩穴:岩洞。这里指在山林隐居的隐士。
〔16〕纲纪:法制。
〔17〕危险:指周围地形的陡峻险要。
〔18〕与夺:给与和剥夺。指赏罚。
〔19〕义:道理。
〔20〕损:减少。
〔21〕务:致力于。宽荡:宽宏大量。
〔22〕忽:减除。
〔23〕瘠确:土质的瘠薄。
〔24〕陵居:在大土山上居住。
〔25〕翼星:星宿名。即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翼宿,共有星二十二颗。按《史记》卷二十七《天官书》的说法,翼宿是荆州的对应星宿,翼宿所在的异常天象,预兆荆州将有灾祸。而荆州是孙吴的地域。
〔26〕荧惑:古代称火星为荧惑。又认为荧惑出现预兆有战争等各种灾祸发生。
〔27〕致命:献身。
〔28〕孙弘:事见本书卷五十二《张昭传附张休传》。义兵:义务兵役。实际上当时是强制性征调民丁为兵。
〔29〕输入:给国家上交的赋税收入。
〔30〕异役:在不同地方服役。
〔31〕廪食:公家供给的口粮。
〔32〕露根:比喻基础受到危害。
〔33〕鬻(yù):卖。
〔34〕调(diào):当时把民户向国家缴纳的绵、麻、布、绢等实物称为调。调的实质是一种人头税,但当时常以户为单位收缴实物。赋:这里指土地税。当时也以实物形式即谷物来缴纳。仍:重复。
〔35〕隐括:纠正竹木弯曲的工具。这里指纠正。
〔36〕一息:一概停止。
〔37〕襁(qiǎng):背婴儿的布带。襁负指背着婴儿。
〔38〕五音:即中国古代音乐中五声音阶的宫、商、角、徵(zhǐ)、羽。这里指音乐。
〔39〕五色: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。古代认为这五种是正色,其他颜色是杂色。这里指各种色彩艳丽的东西。
〔40〕织络:孙吴皇宫中从事纺织、缝纫等手工劳作的宫女。
〔41〕幼:指幼帝孙亮。景:指景帝孙休。
〔42〕徒坐:受犯罪亲属的连累而被送到皇宫作苦工的女子。
〔43〕长:增长。指制造产品而使财富增长。
〔44〕料:选。赋嫁:分配(对象而使之)婚嫁。
〔45〕商贾(gǔ):商人。这里指伊尹。传说伊尹曾在酒店当过伙计,见《鹖冠子》卷十二。
〔46〕车辕:这里指曾经当过赶车人的宁戚。宁戚,春秋时卫国人。有才能,想效力于齐桓公,但因出身贫困而难以进见,于是充当赶车人到齐国,找寻机会得见齐桓公,受到重视,见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。
〔47〕负薪:背柴。比喻低贱的人。
〔48〕奴仆:这里指季布。他曾任项羽部将,多次攻逼刘邦。刘邦得天下,他混在奴仆中躲藏起来,后得到刘邦的赦免和任用,见《史记》卷一百《季布传》。
〔49〕竹素:即竹帛。指史书。
〔50〕好服:(穿着)好衣服。 捷口:口齿伶俐。容悦:迎合讨好。
〔51〕量:气量。
〔52〕简:挑选。
〔53〕康哉之歌:据说在虞舜时,政治清明,大臣们唱歌赞颂说:“元首明哉!股肱良哉!庶士康哉!”意为国王圣明,大臣贤良,诸事安宁,见《尚书·皋陶谟》。
〔54〕刑措:刑罚放置(不用)。据说在西周成王、康王时,天下安宁,刑措四十多年不需使用,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理:
治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