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任城威王彰〔1〕,字子文。少善射御,膂力过人,手格猛兽,不避险阻。数从征伐,志意慷慨。太祖尝抑之曰:“汝不念读书慕圣道,而好乘汗马击剑:此一夫之用,何足贵也!”课彰读《诗》、《书》。彰谓左右曰:“丈夫一为卫、霍〔2〕,将十万骑驰沙漠,驱戎狄,立功建号耳!何能做博士邪!”
太祖尝问诸子所好,使各言其志。彰曰:“好为将。”太祖曰:“为将奈何?”对曰:“被坚执锐〔3〕,临难不顾,为士卒先;赏必行,罚必信。”太祖大笑。
建安二十一年,封鄢陵侯。二十三年〔4〕,代郡乌丸反,以彰为北中郎将,行骁骑将军。临发,太祖戒彰曰:“居家为父子,受事为君臣;动以王法从事,尔其戒之!”彰北征,入涿郡界;叛胡数千骑,猝至。时兵马未集,唯有步卒千人,骑数百匹;用田豫计,固守要隙〔5〕,虏乃退散。彰追之,身自搏战,射胡骑,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。战过半日,彰铠中数箭,意气益厉;乘胜逐北,至于桑干〔6〕,〔一〕去代二百余里〔7〕。长史、诸将皆以为:“新涉远,士马疲顿;又受节度,不得过代:不可深进违令轻敌!”彰曰:“率师而行,唯利所在,何节度乎!胡走未远,追之必破;从令纵敌,非良将也。”遂上马,令军中:“后出者,斩!”一日一夜与虏相及;击,大破之,斩首、获生以千数。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〔8〕,将士无不悦喜。时鲜卑大人轲比能,将数万骑观望强弱;见彰力战,所向皆破,乃请服。北方悉平。
时太祖在长安,召彰诣行在所〔9〕。彰自代过邺,太子谓彰曰〔10〕:“卿新有功,今西见上;宜勿自伐〔11〕,应对常若不足者〔12〕。”彰到,如太子言,归功诸将。太祖喜,持彰须曰:“黄须儿,竟大奇也!”〔二〕太祖东还,以彰行越骑将军〔13〕,留长安。
太祖至洛阳,得疾,驿召彰。未至,太祖崩。〔三〕文帝即王位,彰与诸侯就国〔14〕。〔四〕诏曰:“先王之道,庸勋亲亲〔15〕,并建母弟〔16〕,开国承家;故能藩屏大宗,御侮厌难〔17〕。彰前受命北伐,清定朔土〔18〕,厥功茂焉。增邑五千,并前万户。”黄初二年,进爵为公。三年〔19〕,立为任城王。四年〔20〕,朝京都,疾薨于邸〔21〕。谥曰威。〔五〕至葬,赐銮辂、龙旂〔22〕,虎贲百人:如汉东平王故事〔23〕。
子楷嗣。徙封中牟。五年〔24〕,改封任城县〔25〕。太和六年,复改封任城国,食五县,二千五百户。青龙三年,楷坐私遣官属,诣中尚方作禁物〔26〕,削县二,千户。正始七年,徙封济南,三千户。正元、景元初,连增邑,凡四千四百户。〔六〕
【注释】
〔1〕任城威王:任城是曹彰的封地,威是他死后的谥号。自此以下曹魏宗室王公的传记中,在传文开头提到某人,照例都是先列封地,然后列谥号。没有谥号的则只列封地。
〔2〕卫:指卫青(?—前 106)。字仲卿,河东郡平阳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人。以外戚受到西汉武帝的重用,官至大将军,封长平侯。多次率军进攻匈奴,建立战功,消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严重威胁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一、《汉书》卷五十五。霍:指霍去病。
〔3〕披坚执锐:身穿坚固的铠甲,手执锐利的兵器。
〔4〕二十三年:建安二十三年(公元 218)。
〔5〕要隙:阵地之间最要紧的接合处。当时战斗情景参见本书卷二十六《田豫传》。
〔6〕桑干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。
〔7〕代:这里指代郡的治所高柳县,在今山西阳高县。
〔8〕倍常科:按通常的规定加倍。
〔9〕行在所:皇帝所在的地方。简称行在。这时的曹操虽然还是魏王,但是已经可以使用天子旌旗、冕旒、车辆,出入称警跸,享有的待遇与皇帝无异,所以陈寿用了这个词。
〔10〕太子:指曹彰的哥哥曹丕。
〔11〕自伐:自夸。
〔12〕常若不足:对自己的功劳总好像说得不够充分。
〔13〕越骑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4〕就国:离开邺县到各自的封国居住。从此之后,曹氏宗室王侯分散各地,未经准许不能回京城,也不能相互来往。
〔15〕庸勋:赏赐有功勋的人。亲亲:亲近自己的亲属。
〔16〕并建母弟:同时封自己的同胞弟弟为诸侯。
〔17〕厌难:抵制祸难。
〔18〕朔土:北方。
〔19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
〔20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 )。
〔21〕疾薨于邸:生病死在京城中安置来朝诸侯的馆舍。关于曹彰突然死亡的原因,有一种记载说是曹丕下毒所致,见《世说新语·尤悔篇》。
〔22〕銮辂(lù):系有金铃的皇帝座车。龙旂(qí):画有两条交叉飞龙的旗帜。銮辂、龙旃和虎贲,都在曹彰出丧时做仪仗用品和仪仗队,这是一种特殊待遇。
〔23〕东平王:即刘苍(?—公元 83)。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,明帝刘庄的胞弟。好学。明帝时任骠骑将军辅政,声誉很好。后主动辞职,离京回封国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四十二。故事:过去的事例。
〔24〕五年:黄初五年(公元 224)。
〔25〕任城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。
〔26〕中尚方:皇宫中专门制造御用刀剑等用品的官署。禁物:禁止臣民使用的御用物品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臣松之按:桑干县,属代郡。今北虏居之,号为“索干之都”。
〔二〕《魏略》曰:“太祖在汉中,而刘备栖于山头,使刘封下挑战。太祖骂曰:‘卖履舍儿,长使假子拒汝公乎?待呼我黄须来,令击之!’乃召彰。彰晨夜进道,西到长安;而太祖已还,从汉中而归。彰须黄,故以呼之。”
〔三〕《魏略》曰:“彰至,谓临淄侯植曰:‘先王召我者,欲立汝也。’植曰:‘不可!不见袁氏兄弟乎?’”
〔四〕《魏略》曰:“太子嗣立,既葬,遣彰之国。始,彰自以先王见任有功,冀因此遂见授用;而闻当随例,意甚不悦,不待遣而去。时以鄢陵瘠薄,使治中牟。及帝受禅,因封为中牟王。是后大驾幸许昌,北州诸侯上下,皆畏彰之刚严;每过中牟,不敢不速。”
〔五〕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初,彰问玺绶,将有异志;故来朝,不即得见。彰忿怒,暴薨。”
〔六〕楷,泰始初,为崇化少府。见《百官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