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后策西伐江夏,还过豫章;收载繇丧,善遇其家〔1〕。王朗遗策书曰〔2〕:“刘正礼昔初临州,未能自达〔3〕;实赖尊门,为之先后〔4〕;用能济江成治,有所处定。践境之礼,感分结意〔5〕,情在终始。后以袁氏之嫌〔6〕,稍更乖剌〔7〕;更以同盟,还为仇敌:原其本心,实非所乐。康宁之后〔8〕,常愿渝平更成〔9〕,复践宿好〔10〕。一尔分离〔11〕,款意不昭〔12〕;奄然殂陨〔13〕,可为伤恨!知敦以厉薄〔14〕,德以报怨;收骨育孤,哀亡愍存;捐既往之猜〔15〕,保六尺之托〔16〕:诚深恩重分,美名厚实也!昔鲁人虽有齐怨,不废丧纪〔17〕;《春秋》善之,谓之得礼:诚良史之所宜藉〔18〕,乡校之所叹闻〔19〕。正礼元子〔20〕,致有志操,想必有以殊异〔21〕。威盛刑行,施之以恩,不亦优哉!”
繇长子基,字敬舆。年十四,居繇丧,尽礼;故吏馈饷〔22〕,皆无所受。〔一〕姿容美好,孙权爱敬之。权为骠骑将军,辟东曹掾〔23〕。拜辅义校尉、建忠中郎将〔24〕。权为吴王,迁基大农〔25〕。
权尝宴饮,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〔26〕;权欲杀之,威怒甚盛:由基谏争,翻以得免。权大暑时,尝于船中宴饮,于船楼上值雷雨〔27〕;权以盖自覆,又命覆基,余人不得也:其见待如此。
徙郎中令。权称尊号,改为光禄勋;分平尚书事〔28〕。年四十九卒。
后权为子霸,纳基女;赐第一区〔29〕。四时宠赐,与全、张比〔30〕。基二弟:铄、尚,皆骑都尉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善遇:优待。
〔2〕王朗(?—公元 228):传见本书卷十三。
〔3〕自达:自己达到目的。指在扬州站住脚跟。
〔4〕尊门:您的家族。帮助刘繇在曲阿设立治所的是吴景、孙贲,前者系孙策的舅父,后者系孙策的堂兄,所以王朗这样说。为之先后:为他帮忙。
〔5〕分(fèn):情谊。
〔6〕嫌:仇怨。
〔7〕稍:逐渐。乖剌(là):背离。
〔8〕康宁:平定。指孙策平定王朗所在的会稽郡。
〔9〕渝平:(你们关系的)变动平复如初。
〔10〕宿好:过去的友好。
〔11〕一尔:一下子这样。
〔12〕款意:诚意。
〔13〕奄然:忽然。殂陨:死亡。
〔14〕敦以厉薄:用敦厚激励淡薄。
〔15〕捐:抛弃。猜:猜忌。
〔16〕六尺:当时六尺约合今 1.44 米,是少年人的身高。这里指刘繇未成年的儿女。
〔17〕丧纪:丧事。这里指服丧尽孝。前 694 年,鲁桓公到齐国去,被齐襄公杀死。第二年,周天子嫁王族女子给齐襄公,要求同姓的鲁国主婚。鲁国虽然与齐襄公有仇怨,并未拒绝承担主婚的使命。但是,正在为父亲服丧的鲁庄公,为了避免与仇人齐襄公见面,没有把迎亲的馆舍修筑在都城之内,而是修筑在城外。这种做法《左传》认为合乎礼节。见《左传》庄公元年。
〔18〕藉:凭借。指作为资料采用。
〔19〕乡校:地方学校。先秦的乡校也是人们议论时政的地方。
〔20〕元子:大儿子。
〔21〕殊异:特殊不同(的对待)。
〔22〕故吏:过去的下属。馈饷:馈赠。
〔23〕东曹掾:官名。孙权骠骑将军府下属。负责官员选任。
〔24〕辅义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建忠中郎将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25〕大农:官名。即大司农。九卿之一。主管国家钱、粮、绢、布的制造、生产、贮藏和调运。
〔26〕骑都尉:官名。统领皇帝侍卫队中的骑兵小分队。虞翻:传见本书卷五十七。
〔27〕值:碰上。
〔28〕分平:分着斟酌处理。
〔29〕第:住宅。一区:一所。
〔30〕全:指全琮。张:指张承(公元 178—244)。传附本书卷五十七《张昭传》。全、张两家和刘基一样,是孙权的婚亲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基遭多难,婴丁困苦;潜处味道,不以为戚。与群弟居,常夜卧早起,妻妾稀见其面。诸弟敬惮,事之犹父。不妄交游,门无杂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