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王平字子均,巴西宕渠人也。本养外家何氏,后复姓王。随杜濩、朴胡诣洛阳,假校尉;从曹公征汉中。
因降先主,拜牙门将,裨将军。
建兴六年,属参军马谡先锋。谡舍水上山,举措烦扰;平连规谏谡,谡不能用。大败于街亭,众尽星散;惟平所领千人,鸣鼓自持。魏将张郃疑其伏兵,不往逼也。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〔1〕,率将士而还。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、李盛,夺将军黄袭等兵;平特见崇显,加拜参军,统五部兼当营事〔2〕,进位讨寇将军,封亭侯。
九年〔3〕,亮围祁山,平别守南围。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;张郃攻平,平坚守不动,郃不能克。
十二年〔4〕,亮卒于武功,军退还;魏延作乱,一战而败:平之功也。迁后典军、安汉将军〔5〕,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;又领汉中太守。十五年〔6〕,进封安汉侯,代壹督汉中。
延熙元年,大将军蒋琬住沔阳;平更为前护军〔7〕,署琬府事。
六年〔8〕,琬还住涪,拜平前监军、镇北大将军〔9〕,统汉中。
七年春〔10〕,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,向汉川。前锋已在骆谷,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;诸将大惊,或曰:“今力不足以拒敌,听当固守汉、乐二城〔11〕,遇贼令入;比尔间〔12〕,涪军足得救关〔13〕。”
平曰:“不然!汉中去涪垂千里。贼若得关,便为祸也。今宜先遣刘护军、杜参军据兴势,平为后拒;若贼分向黄金〔14〕,平率千人下自临之;比尔间,涪军行至:此计之上也。”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,即便施行。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,自成都相继而至,魏军退还,如平本策。
是时,邓芝在东,马忠在南,平在北境,咸著名迹。平生长戎旅,手不能书,其所识不过十字;而口授作书,皆有意理。使人读《史》、《汉》诸纪传〔15〕,听之;备知其大义,往往论说不失其指〔16〕。遵履法度,言不戏谑;从朝至夕,端坐彻日,㦎无武将之体〔17〕。然性狭侵疑〔18〕,为人自轻〔19〕,以此为损焉。
十一年卒〔20〕,子训嗣。初,平同郡汉昌句扶,〔一〕忠勇宽厚,数有战功;功名爵位亚平,官至左将军,封宕渠侯。〔二〕
【注释】
〔1〕遗迸:逃散的兵将。
〔2〕五部:诸葛亮平定南中后,曾征调当地勇敢善战的青羌人一万多家到蜀汉大军中,分为五支分队,作为骨干兵力,称为五部。见《华阳国志》卷四《南中志》。当:负责承担。营事:诸葛亮大本营的公事。
〔3〕九年:建兴九年(公元 231 )。
〔4〕十二年:建兴十二年(公元 234)。
〔5〕后典军:官名。负责指挥后部各军。
〔6〕十五年:建兴十五年(公元 237)。
〔7〕前护军:官名。负责协调前部各军。
〔8〕六年:延熙六年(公元 243)。
〔9〕前监军:官名。负责监督前部各军。
〔10〕七年:延熙七年(公元 244 )。
〔11〕听当:只能够。
〔12〕比尔间:到这时。
〔13〕涪军:从涪县前来救援的大军。关:即阳平关。在今陕西勉县西。
〔14〕黄金:山谷名。在今陕西洋县东。
〔15〕《史》:即《史记》。《汉》:即《汉书》。纪:即本纪。以皇帝为单位的编年大事记录。传:即列传。人物的生平事迹记录。
〔16〕指:主旨。
〔17〕㦎(huò):文静。
〔18〕侵疑:容易产生疑心。
〔19〕为人自轻:认为别人轻视自己。
〔20〕十一年:延熙十一年(公元 248)。王平的坟墓,相传在今四川南充市永安乡临江村。现尚有墓冢、碑碣留存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句,古候反。
〔二〕《华阳国志》曰:“后张翼、廖化,并为大将军。时人语曰:‘前有王、句,后有张、廖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