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魏文帝谓权曰:“君舍逆效顺,欲追踪陈、韩邪?”权对曰:“臣过受刘主殊遇,降吴不可;还蜀无路,是以归命。且败军之将,免死为幸;何古人之可慕也!”文帝善之,拜为镇南将军,封育阳侯;加侍中,使之陪乘。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,权知其虚言,未便发丧;后得审问,果如所言。及先主薨问至,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。文帝察权有局量,欲试惊之;遣左右诏权,未至之间,累催相属,马使奔驰,交错于道:官属侍从莫不碎魄,而权举止颜色自若。后领益州刺史,徙占河南。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。问权曰:“蜀中有卿辈几人?”权笑而答曰:“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!”宣王与诸葛亮书曰:“黄公衡,快士也!每坐起叹述足下,不去口实。”景初年,蜀延熙年,权迁车骑将军,仪同司。明年卒,谥曰景侯。子邕嗣。邕无子,绝。

【原文】

魏文帝谓权曰:“君舍逆效顺〔1〕,欲追踪陈、韩邪〔2〕?”权对曰:“臣过受刘主殊遇〔3〕,降吴不可;还蜀无路,是以归命。且败军之将,免死为幸;何古人之可慕也!”文帝善之,拜为镇南将军,封育阳侯;加侍中,使之陪乘〔4〕。

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,权知其虚言,未便发丧〔5〕;〔一〕后得审问〔6〕,果如所言。

及先主薨问至〔7〕,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。文帝察权有局量〔8〕,欲试惊之;遣左右诏权〔9〕,未至之间,累催相属,马使奔驰,交错于道:官属侍从莫不碎魄〔10〕,而权举止颜色自若。后领益州刺史,徙占河南〔11〕。

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〔12〕。问权曰:“蜀中有卿辈几人〔13〕?”权笑而答曰:“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!”宣王与诸葛亮书曰:“黄公衡,快士也〔14〕!每坐起叹述足下〔15〕,不去口实〔16〕。”

景初三年,蜀延熙二年,权迁车骑将军,仪同三司〔17〕。〔二〕明年卒,谥曰景侯。

子邕嗣。邕无子,绝〔18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效:效力。顺:顺应(天命的人)。

〔2〕陈:指陈平(?—前178)。陈平最初在项羽手下效力,后来改投刘邦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五十六《陈丞相世家》。韩:指韩信(?—前 196)。韩信最初也是项羽的部下,后来也改投刘邦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九十二《淮阴侯列传》。

〔3〕过:过分。刘主:指刘备。

〔4〕陪乘:陪同乘车。

〔5〕便:立即。

〔6〕审问:确切的消息。

〔7〕薨问:去世的消息。

〔8〕局量:气量。

〔9〕诏权:下诏书急召黄权。

〔10〕碎魄:吓掉魂魄。

〔11〕徙占:户籍的迁徙和登记。指落户定居。河南:即河南尹,曹魏京城洛阳所在的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

〔12〕司马宣王:即司马懿。

〔13〕卿辈:像您这样的(人才)。

〔14〕快士:爽快人。

〔15〕坐起:坐下站起。指常常。

〔16〕口实:当时习称谈话的资料为口实。

〔17〕仪同三司: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。这是一种给予级别较三公低一些的官员的特别荣宠。

〔18〕绝:爵位的传承断绝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汉魏春秋》曰:“文帝诏令发丧,权答曰:‘臣与刘、葛,推诚相信,明臣本志;疑惑未实,请须后问。’”

〔二〕《蜀记》曰:“魏明帝问权:‘天下鼎立,当以何地为正?’权对曰:‘当以天文为正。往者荧惑守心,而文皇帝崩;吴、蜀二主,平安:此其征也。’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