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《易》称:“男正位乎外,女正位乎内。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”古先哲王,莫不明后妃之制,顺天地之德。故妃嫔妫,虞道克隆;任、姒配姬,周室用熙。废兴存亡,恒此之由。《春秋》说云天子女,诸侯女;考之情理,不易之典也。而末世奢纵,肆其侈欲;至使男女怨旷,感动和气;惟色是崇,不本淑懿。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。岂不惜哉!呜呼,有国有家者,其可以永鉴矣!汉制:帝祖母曰“太皇太后”,帝母曰“皇太后”,帝妃曰“皇后”,其余内官有等。魏因汉法,母后之号,皆如旧制;自“夫人”以下,世有增损。太祖建国,始命王后;其下等:有夫人,有昭仪,有倢伃,有容华,有美人。文帝增贵嫔、淑媛、修容、顺成、良人。明帝增淑妃、昭华、修仪;除“顺成”官。太和中始复命“夫人”登其位于“淑妃”之上。自“夫人”以下爵凡等:贵嫔、夫人,位次皇后,爵无所视;淑妃位视相国,爵比诸侯王;淑媛位视御史大夫,爵比县公;昭仪比县侯;昭华比乡侯;修容比亭侯;修仪比关内侯;倢伃视中千石;容华视真千石;美人视比千石;良人视千石。

【原文】

《易》称:“男正位乎外〔1〕,女正位乎内。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”古先哲王,莫不明后妃之制,顺天地之德。故二妃嫔妫〔2〕,虞道克隆;任、姒配姬〔3〕,周室用熙〔4〕。废兴存亡,恒此之由。《春秋》说云天子十二女〔5〕,诸侯九女;考之情理,不易之典也。

而末世奢纵,肆其侈欲;至使男女怨旷〔6〕,感动和气〔7〕;惟色是崇,不本淑懿〔8〕。故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〔9〕。岂不惜哉!呜呼,有国有家者,其可以永鉴矣!

汉制:帝祖母曰“太皇太后”,帝母曰“皇太后”,帝妃曰“皇后”,其余内官十有四等〔10〕。

魏因汉法,母后之号,皆如旧制;自“夫人”以下,世有增损。太祖建国,始命王后〔11〕;其下五等:有夫人,有昭仪,有倢伃,有容华,有美人。文帝增贵嫔、淑媛、修容、顺成、良人。明帝增淑妃、昭华、修仪;除“顺成”官。太和中始复命“夫人”登其位于“淑妃”之上。自“夫人”以下爵凡十二等〔12〕:贵嫔、夫人,位次皇后,爵无所视〔13〕;淑妃位视相国,爵比诸侯王;淑媛位视御史大夫,爵比县公;昭仪比县侯;昭华比乡侯;修容比亭侯;修仪比关内侯;倢伃视中二千石〔14〕;容华视真二千石〔15〕;美人视比二千石;良人视千石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男正位乎外:男性要在家庭外部事务中居于正确的位置。这四句话出自《周易》中《家人》一卦的彖辞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原文中“女正位乎内”在“男正位乎外”的前面,这里引用却放到后面去了。

〔2〕二妃:尧的两个女儿。《尚书·尧典》记载,尧任用舜之后,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。嫔:出嫁。妫(guī):河流名,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相传舜在这里娶尧的两个女儿。

〔3〕任:周文王的母亲。姒(sì):周文王的妻子。姬:姬姓男子。

〔4〕用熙:因此而兴盛。

〔5〕《春秋》说:这里指纬书关于《春秋》的解说。汉代出现了一批附会儒家经典并且含有大量迷信和传说成分的书籍,叫做纬书。由于附会的儒家经典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》、《乐经》、《孝经》和《春秋》七种,所以又称七纬。其中,关于《春秋》的纬书又有《保乾图》、《演孔图》等十余种。分见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二上《方术樊英传》李贤注、《隋书》卷三十二《经籍志》一。十二女:十二个妻妾。《公羊传》成公十年何休注有“唯天子娶十二女”的话,就是引纬书《保乾图》的说法。

〔6〕男女怨旷:选入皇宫的女子,很多人终身难见君王一面,成为怨女;而大量年轻女子被选入皇宫,又使民间的男子不好找对象,成为旷夫。

〔7〕和气:阴阳调和的气氛。

〔8〕淑懿:心地善良,道德高尚。

〔9〕风教:社会的风尚和文明。大纲:指维系社会的基本准则。

〔10〕内官:皇宫中的女官。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小妾。十四等:依次为婕妤、3 娥、容华、充衣、昭仪、美人、良人、七子、八子、长使、少使、五官、顺常,以及合为一等的无涓、共和、娱灵、保林、良使和夜者。

〔11〕命:设立。

〔12〕爵:这里指宫廷女官相当于朝廷的哪一级爵位和官阶。下文列举的曹魏宫庭女官,自贵嫔以下到良人,共有十二等。而史文说是“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”,疑“夫人”为“贵嫔”之误。

〔13〕视:相当。以下各句的“视”和“比”,都是相当于的意思,但是提到官阶时用“视”,提到爵位时用“比”,以示区别。

〔14〕中二千石:官阶名。东汉官员的官阶,在大将军、三公之下,分为中二千石、二千石、比二千石、千石、六百石、比六百石、四百石、比四百石、三百石、比三百石、二百石、比二百石、一百石、斗食、佐史共十五等。曹魏一方面沿袭汉制,同时开始试行划分官阶为九等的九品制。当时属于中二千石这一等的官员有九卿等。

〔15〕真二千石:官阶名。即二千石。属于这一等的官员有郡国守相等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