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文帝践阼,入为散骑常侍。出为魏郡、颍川典农中郎将;奏通贡举,比之郡国,由是农官进仕路泰。迁荆州刺史,赐爵关内侯。明帝即位,入为尚书。出为河南尹。转太尉军师、大司农。封清阳亭侯,邑百户。入为尚书令。奏正分职,料简名实,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余条。丧父去官。拜光禄大夫。正始年薨,追赠太常,谥曰贞侯。子秀嗣。遗令俭葬:墓中惟置坐,瓦器数枚,其余无所设。秀,咸熙中为尚书仆射。

【原文】

文帝践阼,入为散骑常侍。出为魏郡、颍川典农中郎将;奏通贡举〔1〕,比之郡国,由是农官进仕路泰〔2〕。迁荆州刺史,赐爵关内侯。

明帝即位,入为尚书。出为河南尹〔3〕。转太尉军师、大司农〔4〕。封清阳亭侯,邑二百户。入为尚书令。奏正分职〔5〕,料简名实,出事使断官府者百五十余条〔6〕。丧父去官。拜光禄大夫。

正始五年薨,追赠太常,谥曰贞侯。〔一〕子秀嗣〔7〕。遗令俭葬:墓中惟置一坐,瓦器数枚,其余一无所设。

秀,咸熙中为尚书仆射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贡举:向中央输送举荐人才。

〔2〕农官:管理屯田的官员。泰:通畅。

〔3〕河南尹:官名。汉魏时京城所在的郡称尹。河南尹是东汉、曹魏京城所在郡的行政长官,其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

〔4〕太尉军师:官名。太尉府的下属,负责参谋军事。

〔5〕奏正分职:上奏请求明确分清官员的职责。

〔6〕出事:发布文件。断官府:划断各官府之间的职责。

〔7〕秀:即裴秀(公元 224—271)。字季彦。起初被曹爽提拔,曹爽死时受牵连而被免职。后来支持司马氏,成为亲信。西晋建立,官至司空,封钜鹿郡公。他在世界地图学史上有重大贡献,第一次提出了“制图六体”:分率、准望、道里、高下、方邪、迂直,即地图绘制上的比例尺、方位、距离、地形等原则,从此为我国制图者所遵循。他还主持绘制了《禹贡地域图》和《地形方丈图》,前者是中国历史地图集,后者是西晋的全国地图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五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时远近皆云‘当为公’,会病亡。始,潜自感所生微贱,无舅氏,又为父所不礼,即折节仕进;虽多所更历,清省恪然。每之官,不将妻子。妻子贫乏,织藜芘以自供。又潜为兖州时,尝作一胡床;及其去也,留以挂柱。又以父在京师,出入薄b车。群弟之田庐,常步行。家人小大,或并日而食。其家教,上下相奉,事有似于石奋。其履检校度,自魏兴少能及者。潜为人材博,有雅(要)〔姿〕容;然但如此而已,终无所推进,故世归其洁而不宗其余。”

〔二〕《文章叙录》曰:“秀字季彦。弘通博济,八岁能属文,遂知名。大将军曹爽辟。丧父服终,推财与兄弟。年二十五,迁黄门侍郎。爽诛,以故吏免。迁卫国相,累迁散骑常侍,尚书仆射、令,光禄大夫。咸熙中,晋文王始建五等;命秀典为制度,封广川侯。晋室受禅,进左光禄大夫,改封钜鹿公。迁司空。著《易》及《乐论》,又画《地域图》十八篇,传行于世。《盟会图》及《典治官制》皆未成。年四十八,泰始七年薨。谥元公,配食宗庙。少子頠,字逸民。袭封。”

荀绰《冀州记》曰:“頠为人弘雅有远识,博学稽古;履行高整,自少知名。历位太子中庶子、侍中、尚书。元康末,为尚书左仆射。赵王伦以其望重,畏而恶之;知其不与贾氏同心,犹被枉害。”臣松之按陆机《惠帝起居注》称“頠雅有远量,当朝名士也”,又曰“民之望也”。頠理具渊博,赡于论难,著《崇有》、《贵无》二论,以矫虚诞之弊,文辞精富,为世名论。子嵩,字道文。荀绰称嵩“有父、祖风”。为中书郎,早卒。頠从父弟邈,字景声。有俊才,为太傅司马越从事中郎,假节,监中外营诸军事。

潜少弟徽,字文季。冀州刺史。有高才远度,善言玄妙。事见荀粲、傅嘏、王弼、管辂诸传。徽长子黎,字伯宗。一名演。游击将军。次康,字仲豫。太子左卫率。次楷,字叔则。侍中、中书令、光禄大夫,开府。次绰,字季舒。黄门侍郎,早卒,追赠长水校尉。康、楷、绰皆为名士,而楷才望最重。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康有弘量;绰以明达为称;楷少与琅邪王戎俱为掾,发名,钟会致之大将军司马文王曰:‘裴楷清通,王戎简要。’文王即辟为掾,进历显位。”谢鲲为《乐广传》,称楷“俊朗有识具,当时独步”。

黎子苞,秦州刺史。康子纯,黄门侍郎;次盾,徐州刺史;次(郃)〔邵〕,有器望,晋元帝为安东将军,(郃)〔邵〕为长史,侍中王旷与司马越书曰:“裴(郃)〔邵〕在此,虽不治事,然识量弘淹,此下人士大敬附之。”次廓,中垒将军。楷子瓒,中书郎;次宪,豫州刺史。绰子遐,太傅主簿。瓒、遐并有盛名,早卒。《晋诸公赞》称宪“有清识”。

《魏略列传》以徐福、严幹、李义、张既、游楚、梁习、赵俨、裴潜、韩宣、黄朗十人共卷;其既、习、俨、潜四人自有传;徐福事在《诸葛亮传》;游楚事在《张既传》;余幹等四人载之于后:

“严幹字公仲,李义字孝懿;皆冯翊东县人也。冯翊东县,旧无冠族,故二人并单家。其器性皆重厚。当中平末,同年二十余;幹好击剑,义好办护丧事。冯翊甲族桓、田、吉、郭,及故侍中郑文信等,颇以其各有器实,共纪识之。会三辅乱,人多流宕,而幹、义不去,与诸知故相浮沉,采樵自活。逮建安初,关中始开。诏分冯翊西数县,为左内史郡,治高陵;以东数县为本郡,治临晋。义,于县分当西属,义谓幹曰:‘西县儿曹,不可与争坐席。今当共作方床耳。’遂相附结,皆仕东郡为右职。司隶辟幹,不至。岁终,郡举幹孝廉,义上计掾。义留京师,为平陵令,迁冗从仆射,遂历显职。逮魏封十郡,请义,以为军祭酒;又为魏尚书左仆射。及文帝即位,拜谏议大夫,执金吾、卫尉,卒官。义子丰,字(宣)〔安〕国。见《夏侯玄传》。幹以孝廉拜蒲坂令,病,去官。复举至孝,为公车司马令。为州所请,诏拜议郎,还参州事。会以建策捕高幹,又追录前讨郭援功,封武乡侯,迁弘农太守。及马超反,幹郡近超,民人分散。超破,为汉阳太守。迁益州刺史,以道不通,黄初中,转为五官中郎将。明帝时,迁永安太仆。数岁卒。始,李义以直道推诚于人,故于时陈群等,与之齐好。虽无他才力,而终仕进,不顿踬。幹从破乱之后,更折节学问,特善《春秋公羊》。司隶钟繇不好《公羊》而好《左氏》,谓《左氏》为‘太官’,而谓《公羊》为‘卖饼家’,故数与幹共辩析长短。繇为人机捷,善持论;而幹讷口,临时屈无以应。繇谓幹曰:‘公羊高竟为左丘明服矣!’幹曰:‘直故吏为明使君服耳,公羊未肯也。’”

“韩宣字景然,勃海人也。为人短小。建安中,丞相召署军谋掾,冗散在邺。尝于邺出入宫,于东掖门内与临淄侯植相遇。时天新雨,地有泥潦。宣欲避之,阂潦不得去;乃以扇自障,住于道边。植嫌宣既不去,又不为礼;乃驻车,使其常从问宣:‘何官?’宣云:‘丞相军谋掾也。’植又问曰:‘应得唐突列侯否?’宣曰:‘《春秋》之义,王人虽微,列于诸侯之上;未闻宰士而为下土诸侯礼也。’植又曰:‘即如所言,为人父吏,见其子应有礼否?’宣又曰:‘于礼:臣、子一例也;而宣年又长。’植知其枝柱难穷,乃释去;具为太子言,以为辩。黄初中,为尚书郎,尝以职事当受罚于殿前;已缚束,杖未行。文帝辇过,问:‘此为谁?’左右对曰:‘尚书郎勃海韩宣也。’帝追念前临淄侯所说,乃寤曰:‘是子建所道韩宣邪!’特原之,遂解其缚。时天大寒,宣前以当受杖,豫脱袴,缠裈面缚;及其原,裈腰不下,乃趋而去。帝目而送之,笑曰:‘此家,有瞻谛之士也!’后出为清河、东郡太守。明帝时,为尚书、大鸿胪,数岁卒。宣前后当官,在能否之间,然善以己恕人。始南阳韩暨,以宿德在宣前为大鸿胪,暨为人贤;及宣在后,亦称职。故鸿胪中为之语曰:‘大鸿胪,小鸿胪,前后治行曷相如?’”按本志,宣名都不见,惟《魏略》有此传;而《世语》列于名臣之流。

“黄朗字文达,沛郡人也。为人弘通,有性实。父为本县卒;朗感其如此,抗志游学,由是为方国及其郡士大夫所礼异。特与东平右姓王惠阳,为硕交,惠阳亲拜朗母于床下。朗始仕黄初中,为长吏,迁长安令:会丧母不赴,复为魏令。迁襄城典农中郎将、涿郡太守。以明帝时疾病卒。始,朗为君长,自以父故,常忌不呼铃下、伍伯,而呼其姓字;至于忿怒,亦终不言。朗既仕至二千石,而惠阳亦历长安令、酒泉太守。故时人谓惠阳外似粗疏而内坚密,能不顾朗之本末,事朗母如己母,为通度也。”

鱼豢曰:“世称君子之德,其犹龙乎,盖以其善变也。昔长安市侩有刘仲始者,一为市吏所辱,乃感激,踏其尺折之;遂行学问,经明行修,流名海内。后以有道征,不肯就,众人归其高。余以为前世偶有此耳,而今徐、严,复参之,若皆非似龙之志也,其何能至于此哉?李推至道,张工度主,韩见识异,黄能拔萃;各著根于石上,而垂阴乎千里,亦未为易也!游翁慷慨,展布腹心,全躯保郡,见延帝王;又仿陆生,优游宴戏,亦一实也。梁、赵及裴,虽张扬不足;至于检己,老而益明,亦难能也。”

上一篇:裴潜字文行,河东闻喜人也。避乱荆州,刘表待以宾礼。潜私谓所亲王粲、司马芝曰:“刘牧非霸王之才,乃欲西伯自处;其败无日矣!”遂南适长沙。太祖定荆州,以潜参丞相军事。出历县令。入为仓曹属。太祖问潜曰:“卿前与刘备俱在荆州,卿以备才略何如?”潜曰:“使居中国,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;若乘间守险,足以为方主。”时代郡大乱,以潜为代郡太守。乌丸王及其大人,凡人,各自称“单于”,专制郡事。前太守莫能治正,太祖欲授潜精兵以镇讨之。潜辞曰:“代郡户口殷众,士马控弦,动有万数。单于自知放横日久,内不自安。今多将兵往,必惧而拒境,少将则不见惮。宜以计谋图之,不可以兵威迫也。”遂单车之郡;单于惊喜。潜抚之以静。单于以下脱帽稽颡,悉还前后所掠妇女、器械、财物。潜案诛郡中大吏与单于为表里者郝温、郭端等余人,北边大震,百姓归心。在代年,还为丞相理曹掾。太祖褒称治代之功,潜曰:“潜于百姓虽宽,于诸胡为峻。今(计)继者必以潜为(理)治过严,而事加宽惠;彼素骄恣,过宽必弛;既弛又将摄之以法,此忿争所由生也。以势料之,代必复叛。”于是太祖深悔还潜之速。后数日,单于反问至。乃遣鄢陵侯彰为骁骑将军征之。潜出为沛国相。迁兖州刺史。太祖次摩陂,叹其军阵齐整,特加赏赐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