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建光元年,为中护军、征南将军,封永昌亭侯。迁镇东将军。年。随诸葛亮驻汉中。明年,亮出军,扬声由斜谷道,曹真遣大众当之。亮令云与邓芝往拒,而身攻祁山。云、芝兵弱,敌强,失利于箕谷;然敛众固守,不至大败。军退,贬为镇军将军。年卒,追谥顺平侯。初,先主时,惟法正见谥。后主时,诸葛亮功德盖世,蒋琬、费祎荷国之重,亦见谥。陈祗宠待,特加殊奖;夏侯霸,远来归国:故复得谥。于是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、黄忠及云乃追谥,时论以为荣。云子统嗣,官至虎贲中郎督、行领军。次子广,牙门将。随姜维沓中,临阵战死。

【原文】

建光元年,为中护军、征南将军〔1〕,封永昌亭侯。迁镇东将军。

五年〔2〕。随诸葛亮驻汉中。明年,亮出军,扬声由斜谷道,曹真遣大众当之。亮令云与邓芝往拒,而身攻祁山。云、芝兵弱,敌强,失利于箕谷;然敛众固守,不至大败。军退,贬为镇军将军。〔一〕

七年卒〔3〕,追谥顺平侯。初,先主时,惟法正见谥。后主时,诸葛亮功德盖世,蒋琬、费祎荷国之重〔4〕,亦见谥。陈祗宠待〔5〕,特加殊奖;夏侯霸,远来归国〔6〕:故复得谥。于是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、黄忠及云乃追谥,时论以为荣〔二〕。

云子统嗣,官至虎贲中郎督、行领军〔7〕。次子广,牙门将。随姜维沓中〔8〕,临阵战死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中护军:官名。统领禁卫军。

〔2〕五年:建兴五年(公元227)。

〔3〕七年:建兴七年(公元 229)。赵云的祠墓,相传在今四川大邑县城东银屏山麓,现今尚有清雅肃穆的墓园留存。是蜀地三国名胜古迹之一。

〔4〕荷:担负。

〔5〕陈祗(?—公元 258):传附本书卷三十九《董厥传》。

〔6〕归国:指投降。

〔7〕虎贲中郎督:官名。统领虎贲中郎,侍卫皇帝。行领军:官名。代理中领军。中领军是禁卫军总司令官。

〔8〕沓中:地名。在今甘肃岷县南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云别传》曰:“亮曰:‘街亭军退,兵将不复相录;箕谷军退,兵将初不相失。何故?’芝答曰:‘云身自断后,军资什物,略无所弃,兵将无缘相失。’云有军资余绢,亮使分赐将士;云曰:‘军事无利,何为有赐?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,须十月,为冬赐。’亮大善之。”

〔二〕《云别传》载:“后主诏曰:‘云昔从先帝,功绩既著;朕以幼冲,涉途艰难;赖恃忠顺,济于危险。夫谥所以叙元勋也,外议云宜谥。’大将军姜维等议,以为:‘云昔从先帝,劳绩既著;经营天下,遵奉法度,功效可书。当阳之役,义贯金石。忠以卫上,君念其赏;礼以厚下,臣忘其死。死者有知,足以不朽;生者感恩,足以殒身。谨按《谥法》:柔贤慈惠曰顺;执事有班曰平,克定祸乱曰平:应谥云曰顺平侯。’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