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,使羽守下邳城,行太守事;而身还小沛。建安年,曹公东征,先主奔袁绍。曹公擒羽以归,拜为偏将军,礼之甚厚。绍遣大将(军)颜良,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。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。羽望见良麾盖,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,斩其首还;绍诸将莫能当者,遂解白马围。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。初,曹公壮羽为人,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。谓张辽曰:“卿试以情问之。”既而辽以问羽,羽叹曰:“吾极知曹公待我厚;然吾受刘将军厚恩,誓以共死,不可背之,吾终不留;吾要当立效,以报曹公,乃去。”辽以羽言报曹公,曹公义之。及羽杀颜良,曹公知其必去,重加赏赐。羽尽封其所赐,拜书告辞;而奔先主于袁军。左右欲追之,曹公曰:“彼各为其主,勿追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,使羽守下邳城,行太守事〔1〕;〔一〕而身还小沛。

建安五年,曹公东征,先主奔袁绍。曹公擒羽以归,拜为偏将军,礼之甚厚。绍遣大将(军)颜良,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。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。羽望见良麾盖〔2〕,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,斩其首还;绍诸将莫能当者,遂解白马围。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。

初,曹公壮羽为人,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。谓张辽曰:“卿试以情问之。”既而辽以问羽,羽叹曰:“吾极知曹公待我厚;然吾受刘将军厚恩,誓以共死,不可背之,吾终不留;吾要当立效〔3〕,以报曹公,乃去。”辽以羽言报曹公,曹公义之。〔二〕及羽杀颜良,曹公知其必去,重加赏赐。羽尽封其所赐〔4〕,拜书告辞;而奔先主于袁军〔5〕。左右欲追之,曹公曰:“彼各为其主,勿追也。”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太守:指下邳郡太守。下邳郡治所在下邳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)。

〔2〕麾盖:作为大将仪仗的旗帜和伞盖。

〔3〕要当:一定要。这是当时习语。立效:立功。

〔4〕封:封存。当时曹操的政治中心在许县(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)。现今许昌市内,尚有与关羽相关的名胜春秋楼、灞陵桥等。

〔5〕袁军:袁绍军队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书》云:“以羽领徐州。”

〔二〕《傅子》曰:“辽欲白太祖,恐太祖杀羽;不白,非事君之道,乃叹曰:‘公,君父也;羽,兄弟耳!’遂白之。太祖曰:‘事君不忘其本,天下义士也!度何时能去?’辽曰:‘羽受公恩,必立效报公,而后去也。’”

〔三〕臣松之以为: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,去不遣追以成其义;自非有王霸之度,孰能至于此乎?斯实曹公之休美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