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杜琼字伯瑜,蜀郡成都人也。少受学于任安,精究安术。刘璋时辟为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琼为议曹从事。后主践阼,拜谏议大夫。迁左中郎将、大鸿胪、太常。为人静默少言,阖门自守,不与世事;蒋琬、费祎等皆器重之。虽学业入深,初不视天文有所论说。后进通儒谯周常问其意,琼答曰:“欲明此术甚难,须当身视,识其形色,不可信人也。晨夜苦剧,然后知之;复忧漏泄,不如不知。是以不复视也。”周因问曰:“昔周征君以为‘当途高’者魏也,其义何也?”琼答曰:“魏,阙名也,当途而高;圣人取类而言耳。”又问周曰:“宁复有所怪邪?”周曰:“未达也。”琼又曰:“古者名官职不言‘曹’;始自汉以来,名官尽言‘曹’:吏言属曹,卒言侍曹。此殆天意也!”琼年余,延熙年卒。著《韩诗章句》余万言;不教诸子,内学无传业者。周缘琼言,乃触类而长之曰:“《春秋传》著晋穆侯名太子曰‘仇’,弟曰‘成师’。师服曰:‘异哉君之名子也!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;今君名太子曰‘仇’,弟曰‘成师’,始兆乱矣:兄其替乎?’其后果如服言。及汉灵帝名子曰‘史侯’、‘董侯’;既立为帝,后皆免为诸侯,与师服言相似也。先主讳‘备’,其训具也;后主讳‘禅’,其训授也;如言刘已具矣,当授与人也:意者甚于穆侯、灵帝之名子。”后宦人黄皓弄权于内。景耀年,宫中大树无故自折;周深忧之,无所与言,乃书柱曰:“众而大,期之会;具而授,若何复?”言“曹”者众也,“魏”者大也;众而大,天下其当会也;“具”而“授”,如何复有立者乎?蜀既亡,咸以周言为验。周曰:“此虽己所推寻,然有所因;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,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杜琼字伯瑜,蜀郡成都人也。少受学于任安,精究安术。刘璋时辟为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琼为议曹从事。后主践阼,拜谏议大夫。迁左中郎将、大鸿胪、太常。

为人静默少言,阖门自守,不与世事〔1〕;蒋琬、费祎等皆器重之。虽学业入深,初不视天文有所论说〔2〕。后进通儒谯周常问其意〔3〕,琼答曰:“欲明此术甚难,须当身视〔4〕,识其形色,不可信人也。晨夜苦剧〔5〕,然后知之;复忧漏泄,不如不知。是以不复视也。”

周因问曰:“昔周征君以为‘当途高’者魏也〔6〕,其义何也?”琼答曰:“魏,阙名也〔7〕,当途而高;圣人取类而言耳。”又问周曰:“宁复有所怪邪〔8〕?”周曰:“未达也〔9〕。”琼又曰:“古者名官职不言‘曹〔10〕’;始自汉以来,名官尽言‘曹’:吏言属曹〔11〕,卒言侍曹〔12〕。此殆天意也!”

琼年八十余,延熙十三年卒。著《韩诗章句》十余万言〔13〕;不教诸子,内学无传业者〔14〕。

周缘琼言〔15〕,乃触类而长之曰〔16〕:“《春秋传》著晋穆侯名太子曰‘仇’〔17〕,弟曰‘成师’。师服曰〔18〕:‘异哉君之名子也〔19〕!嘉耦曰妃〔20〕,怨耦曰仇〔21〕;今君名太子曰‘仇’,弟曰‘成师’,始兆乱矣:兄其替乎?’其后果如服言。及汉灵帝名二子曰‘史侯’、‘董侯’〔22〕;既立为帝,后皆免为诸侯,与师服言相似也。先主讳‘备’,其训具也〔23〕;后主讳‘禅’,其训授也;如言刘已具矣,当授与人也:意者甚于穆侯、灵帝之名子〔24〕。”

后宦人黄皓弄权于内。景耀五年,宫中大树无故自折;周深忧之,无所与言〔25〕,乃书柱曰:“众而大,期之会;具而授,若何复?”言“曹”者众也,“魏”者大也;众而大,天下其当会也;“具”而“授”,如何复有立者乎?

蜀既亡,咸以周言为验。周曰:“此虽己所推寻,然有所因;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,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〔26〕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与(yù):参加。

〔2〕初不:完全不。

〔3〕后进:后辈。

〔4〕身视:亲自观察。

〔5〕苦剧:辛苦劳累。

〔6〕周征君:指本卷上文《周群传》中提到的周舒。当时把受到朝廷征召的平民尊称为征君。

〔7〕阙名也:是阙的名称。

〔8〕宁复有所怪:难道还有感到奇怪的地方。

〔9〕未达:还是未能想通(为什么曹魏会取代东汉)。

〔10〕名官职不言曹:称呼官职不说曹。

〔11〕吏言属曹:下级的办事官员叫做属曹。杜微认为属曹又含有属于曹氏之意。

〔12〕卒言侍曹:官府中的勤务兵叫做侍曹。杜微认为侍曹又含有侍奉曹氏之意。

〔13〕《韩诗章句》:书名。西汉传习的《诗经》,分为齐、鲁、韩、毛四家。前三家属于今文诗学,后一家属于古文诗学。四家都想通过对《诗经》的注释,宣扬儒家思想,但是各自对文字和诗义的理解和说明有所不同。韩诗由韩婴所传,故名。

〔14〕内学:当时人把谶纬称为内学。谶纬是一种带有神秘色采的隐语式预言,属于迷信。

〔15〕缘:依照。

〔16〕触类而长(zhǎng)之:把某一事物的道理推广到其他同一类的事物上去。

〔17〕著:写明。这里所引述的晋穆侯事,见于《左传》桓公二年。晋穆侯(?—前 785):名费王。春秋时晋国君主。前 811 至前 785 年在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十九《晋世家》。

〔18〕师服:晋国的大夫。

〔19〕名子:为儿子取名字。伊和成师是晋穆侯的两个儿子。

〔20〕嘉耦:彼此和好的配对。

〔21〕怨耦:相互怨恨的配对。

〔22〕史侯:即东汉少帝刘辩(公元 173—190)。公元 189 年继位。当年就被董卓废为弘农王,次年被杀。事见《后汉书》卷八《灵帝纪》。董侯:即东汉献帝刘协(公元 181—234)。公元 190 至 220 年在位。后被曹丕废黜为山阳公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九。

〔23〕训:(词语的)解释。

〔24〕意者:认为。

〔25〕无所与言:不好对人明说。

〔26〕神思独至:运用非同寻常的思维而独自想到。

上一篇:周群字仲直,巴西阆中人也。父舒,字叔布,少学术于广汉杨厚,名亚董扶、任安。数被征,终不诣。时人有问:“《春秋谶》曰‘代汉者当途高’,此何谓也?”舒曰:“‘当途高’者,魏也。”乡党学者私传其语。群少受学于舒,专心候业。于庭中作小楼,家富多奴,常令奴更直于楼上视天灾;才见气,即白群,群自上楼观之,不避晨夜。故凡有气候,无不见之者;是以所言多中。州牧刘璋,辟以为师友从事。先主定蜀,署儒林校尉。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,问群。群对曰:“当得其地,不得其民也;若出偏军,必不利,当戒慎之!”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,亦晓占候,而天才过群;谏先主曰:“不可争汉中,军必不利!”先主竟不用裕言,果得地而不得民也。遣将军吴兰、雷铜等入武都,皆没不还:悉如群言。于是举群茂才。裕又私语人曰:“岁在庚子,天下当易代:刘氏祚尽矣。主公得益州,年之后,寅卯之间当失之。”人密白其言。初,先主与刘璋会涪时,裕为璋从事,侍坐。其人饶须,先主嘲之曰:“昔吾居家涿县,特多毛姓;东西南北皆诸毛也。涿令称曰‘诸毛绕涿居乎’?”裕即答曰:“昔有作上党潞长,迁为涿令者,去官还家。时人与书,欲署‘潞’则失‘涿’,欲署‘涿’则失‘潞’,乃署曰‘潞涿君’。”先主无须,故裕以此及之。先主常衔其不逊,加忿其漏言;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,下狱,将诛之。诸葛亮表请其罪,先主答曰,“芳兰生门,不得不锄!”裕遂弃市。后魏氏之立,先主之薨,皆如裕所刻。又晓相术,每举镜视面,自知刑死,未尝不扑之于地也。群卒,子巨颇传其术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