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评曰:董卓狼戾贼忍〔1〕,暴虐不仁;自书契以来〔2〕,殆未之有也。〔一〕袁术奢淫放肆;荣不终己〔3〕,自取之也。〔二〕袁绍、刘表,咸有威容、器观〔4〕,知名当世。表跨蹈汉南〔5〕,绍鹰扬河朔〔6〕;然皆外宽内忌,好谋无决;有才而不能用,闻善而不能纳;废嫡立庶,舍礼崇爱;至于后嗣颠蹙〔7〕,社稷倾覆:非不幸也〔8〕!昔项羽背范增之谋〔9〕,以丧其王业。绍之杀田丰,乃甚于羽远矣〔10〕!
【注释】
〔1〕狼戾:凶狠。贼忍:残忍。
〔2〕书契:文字。这里指文字记载。
〔3〕荣不终己:兴旺景象还等不到他死就告结束。
〔4〕器观:才能、风度。
〔5〕跨蹈:占据。
〔6〕鹰扬:鹰飞翔天空。比喻人大逞威风。
〔7〕颠蹙(cù):跌倒而被踩踏。比喻自己内部不团结而招致他人的摧残。
〔8〕不幸:意外的事故或灾祸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袁、刘二人的事业同归灭亡,有其深刻的原因,并非偶然。
〔9〕项羽(前232—前 202):名籍,字羽,泗水郡下相(今江苏宿迁市西南)人。楚国贵族后裔。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。前 209 年,随从叔父项梁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起义。后来在钜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,奠定了领袖地位。秦亡后,自立为西楚霸王,并大封诸侯王。前 202 年,被刘邦击败于垓下(今安徽灵璧县南),突围到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),自杀。事分见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、《汉书》卷三十一《项籍传》。范增(前277—前 204):九江郡居巢(今安徽桐城市南)人。项羽的主要谋臣,被尊称为亚父。他曾多次劝项羽杀刘邦以除后患,项羽不听。后来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,削夺他的权力,他愤而离开项羽,途中病死。事附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、《汉书》卷三十一《项籍传》。
〔10〕甚于羽:项羽虽然不听范增的忠告,但是并没有杀他,而且让他离开没有阻止,所以陈寿认为袁绍的过错超过了项羽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;临洮生卓而铜人毁;世有卓而大乱作;大乱作而卓身灭:抑有以也。”
〔二〕臣松之以为:桀、纣无道,秦、莽纵虐,皆多历年所,然后众恶乃著。董卓自窃权柄,至于陨毙,计其日月,未盈三周,而祸崇山岳毒流四海。其残贼之性,实豺狼不若。“书契未有”,斯言为当。但评既曰“贼忍”,又云“不仁”;贼忍、不仁,于辞为重。袁术无毫芒之功,纤介之善,而猖狂于时,妄自尊立,固义夫之所扼腕,人鬼之所同疾。虽复恭俭节用,而犹必覆亡不暇;而评但云“奢淫不终”,未足见其大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