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初,天子之立,非绍意;及在河东,绍遣颍川郭图使焉。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,绍不从。会太祖迎天子都许,收河南地,关中皆附。绍悔,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,以自密近;太祖拒之。天子以绍为太尉,转为大将军,封邺侯,绍让侯不受。顷之,击破瓒于易京,并其众。出长子谭为青州,沮授谏绍:“必为祸始。”绍不听,曰:“孤欲令诸儿各据州也。”又以中子熙为幽州,甥高幹为并州,众数万。以审配、逢纪统军事;田丰、荀谌、许攸为谋主;颜良、文丑为将率;简精卒万,骑万匹,将攻许。

【原文】

初,天子之立,非绍意;及在河东,绍遣颍川郭图使焉〔1〕。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〔2〕,绍不从。〔一〕会太祖迎天子都许,收河南地,关中皆附。绍悔,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,以自密近〔3〕;太祖拒之。天子以绍为太尉,转为大将军,封邺侯,〔二〕绍让侯不受。

顷之,击破瓒于易京〔4〕,并其众。〔三〕出长子谭为青州,沮授谏绍:“必为祸始。”绍不听,曰:“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。”〔四〕又以中子熙为幽州,甥高幹为并州,众数十万。以审配、逢纪统军事〔5〕;田丰、荀谌、许攸为谋主〔6〕;颜良、文丑为将率;简精卒十万〔7〕,骑万匹,将攻许。〔五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使:充当使者去河东朝见皇帝。

〔2〕说(shuì):劝说。

〔3〕密近:邻近。

〔4〕易京:城堡名。在今河北雄县西北。东汉末年公孙瓒割据幽州时所筑。有高楼营垒。见本书卷八《公孙瓒传》。

〔5〕逢纪(?—公元 202):事见本卷后文裴注引《英雄记》。

〔6〕田丰(?—公元 200):传见本卷后文裴注引《先贤行状》。

〔7〕简:挑选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献帝传》曰:“沮授说绍云:‘将军累叶辅弼,世济忠义。今朝廷播越,宗庙毁坏。观诸州郡,外托义兵,内图相灭,未有存主恤民者。且今州城粗定,宜迎大驾,安宫邺都;挟天子而令诸侯,畜士马以讨不庭:谁能御之!’绍悦,将从之。郭图、淳于琼曰:‘汉室陵迟,为日久矣;今欲兴之,不亦难乎?且今英雄据有州郡,众动万计;所谓秦失其鹿,先得者王。若迎天子以自近,动辄表闻;从之则权轻,违之则拒命:非计之善者也。’授曰:‘今迎朝廷,至义也;又于时宜,大计也。若不早图,必有先人者也。夫权不失机,功在速捷,将军其图之!’绍弗能用。”

按此书称郭图之计,则与本传违也。

〔二〕《献帝春秋》曰:“绍耻班在太祖下,怒曰:‘曹操,当死数矣,我辄救存之。今乃背恩,挟天子以令我乎!’太祖闻,而以大将军让于绍。”

〔三〕《典略》曰:“自此绍贡御希慢,私使主簿耿苞密白曰:‘赤德衰尽,袁为黄胤;宜顺天意。’绍以苞密白事,示军府将吏,议者咸以‘苞为妖妄,宜诛’,绍乃杀苞以自解。”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绍延征北海郑玄,而不礼,赵融闻之曰:‘贤人者,君子之望也;不礼贤,是失君子之望也。夫有为之君,不敢失万民之欢心,况于君子乎?失君子之望,难乎以有为矣!’”

《英雄记》载太祖作《董卓歌》,辞云:“德行不亏缺,变故自难常。郑康成,行酒伏地气绝;郭景图,命尽于园桑。”如此之文,则玄无病而卒。余书不见,故载录之。

〔四〕《九州春秋》载:“授谏辞曰:‘世称一兔走衢,万人逐之;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:分定故也。且年均以贤,德均则卜,古之制也。愿上惟先代成败之戒,下思逐兔分定之义。’绍曰:‘孤欲令四儿各据一州,以观其能。’授出曰:‘祸其始此乎?’谭始至青州,为都督,未为刺史;后太祖拜为刺史。其土自河而西,盖不过平原而已。遂北排田楷,东攻孔融,曜兵海隅。是时百姓无主,欣戴之矣。然信用群小,好受近言;肆志奢淫,不知稼穑之艰难。华彦、孔顺,皆奸佞小人也,信以为腹心;王修等备官而已。然能接待宾客,慕名敬士。使妇弟领兵在内,至令草窃市井而外,虏掠田野。别使两将募兵下县,有赂者见免,无者见取;贫弱者多,乃至于窜伏丘野之中,放兵捕索,如猎鸟兽。邑有万户者,著籍不盈数百;收赋纳税,三分不入一。招命贤士,不就;不趋赴军期,安居族党,亦不能罪也。”

〔五〕《世语》曰:“绍步卒五万,骑八千。”孙盛评曰:“按魏武谓崔琰曰‘昨案贵州户籍,可得三十万众’。由此推之,但冀州胜兵已如此;况兼幽、并及青州乎?绍之大举,必悉师而起:十万近之矣。”

《献帝传》曰:“绍将南师,沮授、田丰谏曰:‘师出历年,百姓疲弊;仓庾无积,赋役方殷:此国之深忧也。宜先遣使献捷天子,务农逸民。若不得通,乃表曹氏隔我王路。然后进屯黎阳,渐营河南;益作舟船,缮治器械;分遣精骑,抄其边鄙;令彼不得安,我取其逸。三年之中,事可坐定也!’审配、郭图曰:‘兵书之法:十围,五攻,敌则能战。今以明公之神武,跨河朔之强众,以伐曹氏,譬若覆手;今不时取,后难图也!’授曰:‘盖救乱诛暴,谓之义兵;恃众凭强,谓之骄兵:兵义无敌,骄者先灭。曹氏迎天子安宫许都,今举兵南向,于义则违。且庙胜之策,不在强弱。曹氏法令既行,士卒精练,非公孙瓒坐受围者也。今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兵,窃为公惧之!’图等曰:‘武王伐纣,不曰不义;况兵加曹氏,而云无名!且公师武臣竭力,将士愤怒,人思自骋;而不及时早定大业,虑之失也。夫天与弗取,反受其咎;此越之所以霸,吴之所以亡也。监军之计,计在持牢,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!’绍从之。图等因是谮授:‘监统内外,威震三军;若其浸盛,何以制之?夫臣与主不同者昌,主与臣同者亡,此《黄石》之所忌也。且御众于外,不宜知内。’绍疑焉,乃分监军为三都督,使授及郭图、淳于琼各典一军;遂合而南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