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其辞曰:皇帝遗殖,爰滋方。别自中山,灵精是钟。顺期挺生,杰起龙骧。始于燕、代,伯豫君荆。吴、越凭赖,望风请盟。挟巴跨蜀,庸、汉以并。乾坤复秩,宗祀惟宁。蹑基履迹,播德芳声。华夏思美,西伯其音。开庆来世,历载攸兴。 赞昭烈皇帝忠武英高,献策江滨。樊吴连蜀,权我世真。受遗阿衡,整武齐文。敷陈德教,理物移风。贤愚竞心,佥忘其身。诞静邦内,裔以绥。屡临敌庭,实耀其威。研精大国,恨于未夷。 赞诸葛丞相司徒清风,是咨是臧。识爱人伦,孔音锵锵。 赞许司徒关、张赳赳,出身匡世。扶翼携上,雄壮虎烈。藩屏左右,翻飞电发。济于艰难,赞主洪业。侔迹韩、耿,齐声双德。交待无礼,并致奸慝。悼惟轻虑,陨身匡国。 赞关云长、张益德骠骑奋起,连横合从。首事秦,保据河、潼。宗计于朝,或异或同。敌以乘衅,家破军亡。乖道反德,托凤攀龙。 赞马孟起翼侯良谋,料世兴衰。委质于主,是训是咨。暂思经算,睹事知机。 赞法孝直军师美至,雅气晔晔。致命明主,忠情发臆。惟此义宗,亡身报德。 赞庞士元将军敦壮,摧锋登难。立功立事,于时之干。 赞黄汉升掌军清节,亢然恒常。谠言惟司,民思其纲。 赞董幼宰安远强志,允休允烈。轻财果壮,当难不惑。以少御多,殊方保业。 赞邓孔山孔山名方,南郡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蜀既定,为犍为属国都尉;因易郡名,为朱提太守。(选)迁为安远将军,‚降都督,住南昌县。章武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扬威才干,欷歔文武,当官理任,衎衎辩举。图殖财施,有义有叙。 赞费宾伯宾伯名观,江夏鄳人也。刘璋母,观之族姑;璋又以女妻观。观建安年参李严军,拒先主于绵竹,与严俱降。先主既定益州,拜为裨将军。后为巴郡太守,江州都督。建兴元年封都亭侯,加(振)扬威将军。观为人善于交接。都护李严性自矜高,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,而严不与亲亵。观年少严余岁,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。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屯骑主旧,固节不移。既就初命,尽心世规。军资所恃,是辨是裨。 赞王文仪尚书清尚,敕行整身。抗志存义,味览典文。倚其高风,好侔古人。 赞刘子初安汉雍容,或婚或宾。见礼当时,是谓循臣。 赞麋子仲少府修慎,鸿胪明真。谏议隐行,儒林天文。宣班大化,或首或林。 赞王元泰、何彦英、杜(辅国)国辅、周仲直王元泰名谋,汉嘉人也。有容止操行。刘璋时,为巴郡太守。还为州治中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为别驾。先主为汉中王,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,南

【原文】

其辞曰:

皇帝遗殖〔1〕,爰滋八方〔2〕。别自中山〔3〕,灵精是钟。顺期挺生〔4〕,杰起龙骧〔5〕。始于燕、代,伯豫君荆〔6〕。吴、越凭赖,望风请盟。挟巴跨蜀,庸、汉以并。乾坤复秩〔7〕,宗祀惟宁。蹑基履迹,播德芳声〔8〕。华夏思美,西伯其音〔9〕。开庆来世,历载攸兴。 赞昭烈皇帝

忠武英高〔10〕,献策江滨。樊吴连蜀,权我世真〔11〕。受遗阿衡〔12〕,整武齐文。敷陈德教,理物移风〔13〕。贤愚竞心,佥忘其身〔14〕。诞静邦内〔15〕,四裔以绥〔16〕。屡临敌庭,实耀其威。研精大国〔17〕,恨于未夷。 赞诸葛丞相

司徒清风〔18〕,是咨是臧〔19〕。识爱人伦,孔音锵锵〔20〕。 赞许司徒

关、张赳赳,出身匡世。扶翼携上,雄壮虎烈。藩屏左右,翻飞电发。济于艰难,赞主洪业。侔迹韩、耿〔21〕,齐声双德〔22〕。交待无礼〔23〕,并致奸慝。悼惟轻虑〔24〕,陨身匡国。 赞关云长、张益德

骠骑奋起〔25〕,连横合从。首事三秦〔26〕,保据河、潼〔27〕。宗计于朝〔28〕,或异或同。敌以乘衅,家破军亡。乖道反德〔29〕,托凤攀龙。 赞马孟起

翼侯良谋〔30〕,料世兴衰。委质于主,是训是咨。暂思经算〔31〕,睹事知机。 赞法孝直

军师美至〔32〕,雅气晔晔〔33〕。致命明主,忠情发臆〔34〕。惟此义宗〔35〕,亡身报德。 赞庞士元

将军敦壮〔36〕,摧锋登难〔37〕。立功立事,于时之干。 赞黄汉升

掌军清节〔38〕,亢然恒常〔39〕。谠言惟司〔40〕,民思其纲。 赞董幼宰

安远强志〔41〕,允休允烈〔42〕。轻财果壮,当难不惑。以少御多,殊方保业〔43〕。 赞邓孔山

孔山名方,南郡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蜀既定,为犍为属国都尉〔44〕;因易郡名〔45〕,为朱提太守。(选)〔迁〕为安远将军,‚降都督,住南昌县〔46〕。章武二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

扬威才干,欷歔文武〔47〕,当官理任,衎衎辩举〔48〕。图殖财施〔49〕,有义有叙。 赞费宾伯

宾伯名观,江夏鄳人也。刘璋母,观之族姑;璋又以女妻观。观建安十八年参李严军,拒先主于绵竹,与严俱降。先主既定益州,拜为裨将军。后为巴郡太守,江州都督。建兴元年封都亭侯,加(振)〔扬〕威将军。观为人善于交接。都护李严性自矜高,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〔50〕,而严不与亲亵〔51〕。观年少严二十余岁,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〔52〕。年三十七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

屯骑主旧〔53〕,固节不移。既就初命,尽心世规〔54〕。军资所恃,是辨是裨〔55〕。 赞王文仪

尚书清尚〔56〕,敕行整身〔57〕。抗志存义〔58〕,味览典文。倚其高风,好侔古人〔59〕。 赞刘子初

安汉雍容〔60〕,或婚或宾〔61〕。见礼当时,是谓循臣〔62〕。 赞麋子仲

少府修慎,鸿胪明真。谏议隐行〔63〕,儒林天文〔64〕。宣班大化,或首或林〔65〕。 赞王元泰、何彦英、杜(辅国)〔国辅〕、周仲直

王元泰名谋,汉嘉人也。有容止操行〔66〕。刘璋时,为巴郡太守。还为州治中从事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以为别驾。先主为汉中王,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〔67〕,南阳黄柱为光禄勋,谋为少府。建兴初,赐爵关内侯。后代赖恭为太常。恭、柱、谋皆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恭子厷,为丞相西曹令史〔68〕。随诸葛亮于汉中,早夭。亮甚惜之,与留府长史、参军张裔、蒋琬书曰:“令史失赖厷,掾属丧杨颙,为朝中损益多矣〔69〕!”颙亦荆州人也。后大将军蒋琬问张休曰:“汉嘉前辈有王元泰,今谁继者?”休对曰:“至于元泰,州里无继〔70〕;况鄙郡乎?”其见重如此。〔一〕

何彦英名宗,蜀郡郫人也。事广汉任安学,精究安术;与杜琼同师,而名问过之〔71〕。刘璋时,为犍为太守。先主定益州,领牧,辟为从事祭酒〔72〕。后援引图谶,劝先主即尊号。践阼之后,迁为大鸿胪。建兴中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子双,字汉偶。滑稽谈笑,有淳于髡、东方朔之风〔73〕。为双柏长〔74〕。早卒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皇帝:指西汉景帝刘启(前 188—前 141)。遗殖:留下的后代。

〔2〕滋:繁衍。

〔3〕中山:指西汉中山王刘胜。刘胜是汉景帝的儿子。刘备据说是刘胜的后裔。

〔4〕顺期:顺应上天安排好的顺序。挺生:诞生。

〔5〕龙骧:像龙一样飞腾。

〔6〕伯豫:做豫州的州牧。传说上古全国分为九州,各州的官长叫做伯,相当于后来的州牧或刺史。君荆:作荆州的行政长官。

〔7〕秩:按照等级秩序祭祀山川神灵。

〔8〕芳声:使声名流芳后世。

〔9〕西伯其音:声誉比美西伯(即周文王)。

〔10〕忠武:诸葛亮死后被谥为忠武侯。

〔11〕权:以权谋帮助。世真:当代的真命君主。

〔12〕受遗阿衡:像阿衡一样接受遗命。阿衡是伊尹的名。商汤死,伊尹受命辅政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

〔13〕理物:治理百姓。当时习称人为物。

〔14〕佥(qiān):都。

〔15〕诞:大。

〔16〕四裔:四方的边远地区。

〔17〕研精:精心考虑。大国:扩大国土。

〔18〕司徒:指许靖。

〔19〕是咨是臧:两个“是”字都是“于是”的意思,连接两个动词。咨指接受皇帝咨询。臧即臧否(pǐ),指品评人物。

〔20〕孔音:洪亮的声音。

〔21〕侔迹:在事迹上可以和……比美。韩:即西汉名将韩信(?—前196)。耿:即东汉名将耿弇(公元 3—58)。

〔22〕齐声双德:两人以(忠诚的)德性齐名。

〔23〕交待:交往对待。

〔24〕悼惟:悲伤地回想。轻虑:欠缺考虑。指关羽、张飞疏于防备祸患。

〔25〕骠骑:指马超。马超曾任骠骑将军。

〔26〕首事:首先起事。三秦:地区名。即关中。秦亡,项羽曾三分秦故地关中,分别封给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为封地,所以关中又称三秦。

〔27〕河:黄河。潼:潼关。

〔28〕宗计:聚会计议。指马超与韩遂短暂合作的事。

〔29〕乖道:脱离原来走的道路。反德:回返有德君主手下。

〔30〕翼侯:指法正。法正谥为翼侯。

〔31〕暂思:应急性的考虑。经算:长远性的谋算。

〔32〕军师:指庞统。庞统曾任军师中郎将。

〔33〕晔晔:茂盛的样子。

〔34〕发臆:发自内心。

〔35〕义宗:以道义为根本。

〔36〕将军:指黄忠。黄忠曾任后将军。

〔37〕登难:把困难踩在脚下。指制服难以对付的敌人。

〔38〕掌军:指董和。董和曾任掌军中郎将。

〔39〕亢然:刚正的样子。

〔40〕谠(dǎng)言:正直的言论。

〔41〕强志:志向坚定。

〔42〕允:确实。

〔43〕殊方:边远地区。

〔44〕犍为属国:属国名。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。

〔45〕因易郡名: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(公元 215),刘备下令改犍为属国为朱提(shú shí)郡。事见《华阳国志》卷四“朱提郡”条。

〔46〕南昌:县名。县治在今云南镇雄县。

〔47〕欷歔(xī xū):感叹的样子。

〔48〕衎衎(kàn kàn):和蔼快乐的样子。辩举:口辩才能充分显示。

〔49〕图殖:意图产生。财施:财产花费出去。指用来结交朋友。

〔50〕相次:相差不多。

〔51〕亲亵:亲近。

〔52〕通狎(xiá):交往亲近。时辈:同辈。

〔53〕屯骑:指王连。王连曾任屯骑校尉。主旧:忠于旧主(刘璋)。

〔54〕世规:政事的谋划。

〔55〕辨:治理。裨:补益。

〔56〕尚书:指刘巴。刘巴曾任尚书令。

〔57〕敕行:认真培养品行。

〔58〕抗志:表现志向。

〔59〕侔:比美。

〔60〕安汉:指麋竺。麋竺曾任安汉将军。

〔61〕婚:通婚(刘备)。宾:充当宾客。

〔62〕循臣:遵循法制礼仪的臣僚。

〔63〕谏议:指杜微。杜微曾任谏议大夫。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隐行:不显露的高尚德行。

〔64〕儒林:指周群。周群曾任儒林校尉。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

〔65〕首:上路。指出外做官。林:在山林。指隐居不仕。

〔66〕容止:容貌举止。

〔67〕宿士:过去一直有名的人。

〔68〕丞相西曹令史:官名。丞相府西曹的助理官员。

〔69〕损益:损失。偏义复合词。

〔70〕州里:一州的范围。

〔71〕名问:名誉。

〔72〕从事祭酒:官名。州政府下属。是从事当中资历最高者。

〔73〕淳于髡(kūn):战国时齐国人。善于辞令。曾以富于幽默感的谈话劝谏齐威王,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二十六《滑稽列传》。东方朔(前154—前 93):字曼倩。平原郡厌次(今山东惠民县东)人。西汉武帝时任太中大夫。性格诙谐,能言善辩。又善于写作辞赋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二十六《滑稽列传》、《汉书》卷六十五。

〔74〕双柏:县名。县治在今云南双柏县东南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襄阳记》曰:“杨颙字子昭。杨仪宗人也。入蜀,为巴郡大守,丞相诸葛亮主簿。亮尝自校簿书,颙直入谏曰:‘为治有体,上下不可相侵。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:今有人使奴执耕稼,婢典炊爨,鸡主司晨,犬主吠盗,牛负重载,马涉远路;私业无旷,所求皆足;雍容高枕,饮食而已。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,不复付任;劳其体力,为此碎务;形疲神困,终无一成。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?失为家主之法也!是故古人称,坐而论道谓之王公,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。故邴吉不问横道死人,而忧牛喘;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,云自有主者: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。今明公为治,乃躬自校簿书,流汗竟日,不亦劳乎!’亮谢之。后为东曹属,典选举。颙死,亮垂泣三日。”

下一篇:车骑高劲,惟其泛爱。以弱制强,不陷危坠。 赞吴子远子远名壹,陈留人也。随刘焉入蜀。刘璋时,为中郎将。将兵拒先主于涪,诣降。先主定益州,以壹为护军,讨逆将军;纳壹妹为夫人。章武元年,为关中都督。建兴年,与魏延入南安界,破魏将费瑶,徙亭侯。进封高阳乡侯,迁左将军。年,丞相亮卒,以壹督汉中,车骑将军,假节,领雍州刺史,进封济阳侯。年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壹族弟班,字元雄。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。以豪侠称,官位常与壹相亚。先主时,为领军。后主世,稍迁至骠骑将军,假节,封绵竹侯。安汉宰南,奋击旧乡。翦除芜秽,惟刑以张。广迁蛮、濮,国用用强。 赞李德昂辅汉惟聪,既机且惠。因言远思,切问近对。赞时休美,和我业世。 赞张君嗣镇北敏思,筹画有方。导师禳秽,遂事成章。偏任东隅,末命不祥。哀悲本志,放流殊疆。 赞黄公衡越骑惟忠,厉志自祗。职于内外,念公忘私。 赞杨季休征南厚重,征西忠克。统时选士,猛将之烈。 赞赵子龙、陈叔至叔至名到,汝南人也。自豫州随先主,名位常亚赵云,俱以忠勇称。建兴初,官至永安都督,征西将军,封亭侯。镇南粗强,监军尚笃。并豫戎任,任自封裔。 赞辅元弼、刘南和辅元弼名匡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(巴郡)巴东太守。建兴中,徙镇南。为右将军,封中乡侯。刘南和名邕,义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。益州既定,为江阳太守。建兴中,稍迁至监军,后将军,赐爵关内侯。卒,子式嗣。少子武,有文,与樊建齐名;官亦至尚书。司农性才,敷述允章。藻丽辞理,斐斐有光。 赞秦子敕正方受遗,豫闻后纲。不陈不佥,造此异端。斥逐当时,任业以丧。 赞李正方文长刚粗,临难受命。折冲外御,镇保国境。不协不和,忘节言乱。疾终惜始,实惟厥性。 赞魏文长威公狷狭,取异众人。闲则及理,逼则伤侵。舍顺入凶,《大易》之云。 赞杨威公季常良实,文经勤类。士元言规,处仁闻计。孔休、文祥,或才或臧。播播述志,楚之兰芳。 赞马季常、卫文经、韩士元、张处仁、殷孔休、习文祥文经、士元,皆失其名实、行事、郡县。处仁本名存,南阳人也。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。南次至雒,以为广汉太守。存素不服庞统;统中矢卒,先主发言嘉叹,存曰:“统虽尽忠可惜,然违大雅之义。”先主怒曰:“统杀身成仁,更为非也?”免存官。顷之,病卒。失其行事,故不为传。孔休名观,为荆州主簿,别驾从事,见《先主传》;失其郡县。文祥名祯,襄阳人也。随先主入蜀,历雒、郫令,(南)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