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昔文王歌德〔1〕,武王歌兴〔2〕。夫命世之主,树身行道,非唯一时;亦由开基植绪,光于来世者也。自我中汉之末〔3〕,王纲弃柄〔4〕;雄豪并起,役殷难结〔5〕,生人涂地。于是世主感而虑之〔6〕,初自燕、代则仁声洽著〔7〕;行自齐、鲁则英风播流〔8〕;寄业荆、郢则臣主归心〔9〕;顾援吴、越则贤愚赖风;奋威巴、蜀则万里肃震;厉师庸、汉则元寇敛迹〔10〕:故能承高祖之始兆〔11〕,复皇汉之宗祀也。然而奸凶怼险〔12〕,天征未加〔13〕;犹孟津之翔师〔14〕,复须战于鸣条也〔15〕。天禄有终〔16〕,奄忽不豫〔17〕。虽摄归一统,万国合从者,当时俊乂扶携翼戴〔18〕,明德之所怀致也。盖济济有可观焉〔19〕:遂乃并述休风〔20〕,动于后听〔21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文王歌德:周文王因有德泽而受到歌颂。
〔2〕武王歌兴:周武王因兴立周王朝而受到歌颂。
〔3〕中汉:指东汉。
〔4〕王纲弃柄:王朝的统治秩序失去控制。
〔5〕役殷:战争不断。
〔6〕世主:指刘备。
〔7〕燕、代:均先秦国名。这里指刘备的家乡幽州。东汉的幽州是燕国、代国的故地。
〔8〕齐、鲁:均先秦国名。这里指东汉的青州、豫州。齐国故地在青州,鲁国故地在豫州。
〔9〕荆:先秦国名。即楚国。这里指东汉的荆州。郢:楚国都城名。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北。
〔10〕厉师:鼓励军队作战。庸:先秦国名。故地在今湖北竹山县一带。汉:汉水流域。这里庸、汉指东汉的汉中郡。元寇:指曹操。
〔11〕始兆:开创的事业。
〔12〕怼(duì)险:狠毒凶险。
〔13〕天征:上天给予的讨伐。
〔14〕翔师:回军。周武王第一次进攻商纣,从孟津渡黄河后,认为时机还不完全成熟,又撤军回国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
〔15〕鸣条:地名。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。相传商汤消灭夏桀于此。事见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。
〔16〕天禄:上天赐给的福禄。
〔17〕不豫:帝王病重不起。
〔18〕俊乂:优秀人物。
〔19〕济济:众多而美好的样子。
〔20〕休风:美好的风范。
〔21〕动于后听:使后来的人听了受到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