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凌统字公绩,吴郡余杭人也。父操,轻侠有胆气。孙策初兴,每从征伐,常冠军履锋。守永平长,平治山越,奸猾敛手。迁破贼校尉。及权统军,从讨江夏。入夏口,先登,破其前锋;轻舟独进,中流矢死。统年,左右多称述者;权亦以操死国事,拜统别部司马,行破贼都尉,使摄父兵。后从击山贼,权破保屯,先还。余麻屯万人,统与督张异等留,攻围之,克日当攻。先期,统与督陈勤,会饮酒。勤刚勇任气,因督祭酒,陵轹坐,举罚不以其道。统疾其侮慢,面折不为用。勤怒詈统,及其父操;统流涕不答,众因罢出。勤乘酒凶悖,又于道路辱统。统不忍,引刀斫勤,数日乃死。及当攻屯,统曰:“非死无以谢罪!”乃率厉士卒,身当矢石,所攻面,应时破坏;诸将乘胜,遂大破之。还,自拘于军正。权壮其果毅,使得以功赎罪。后权复征江夏,统为前锋;与所厚健儿数人共乘船,常去大兵数里。行入右江,斩黄祖将张硕,尽获船人。还以白权,引军兼道,水陆并集。时吕蒙败其水军,而统先搏其城,于是大获。权以统为承烈都尉。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,遂攻曹仁。迁为校尉。虽在军旅,亲贤接士,轻财重义,有国士之风。又从破皖,拜荡寇中郎将,领沛相。与吕蒙等西取郡。返自益阳,从(往)征合肥,为右部督。时权撤军,前部已发;魏将张辽等,奄至津北。权使追还前兵,兵去已远,势不相及;统率亲近百人陷围,扶扞权出。敌已毁桥,桥之属者两版,权策马驱驰;统复还战,左右尽死,身亦被创,所杀数人;度权已免,乃还。桥败路绝,统被甲潜行。权既御船,见之惊喜。统痛亲近无返者,悲不自胜。权引袂拭之,谓曰:“公绩,亡者已矣;苟使卿在,何患无人!”拜偏将军,倍给本兵。时有荐同郡盛暹于权者,以为梗概大节,有过于统。权曰:“且令如统足矣!”后召暹夜至,时统已卧;闻之,摄衣出门,执其手以入:其爱善不害如此。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,可以威恩诱也;权令东占且讨之,命敕属城:凡统所求,皆先给后闻。统素爱士,士亦慕焉,得精兵万余人。过本县,步入寺门,见长吏怀()手版,恭敬尽礼。亲旧故人,恩意益隆。事毕当出,会病卒,时年()。权闻之,拊床起坐,哀不能自止;数日减膳,言及流涕,使张承为作铭诔。子烈、封,年各数岁;权内养于宫,爱待与诸子同。宾客进见,呼示之曰:“此吾虎子也!”及岁,令葛光教之读书,日令乘马。追录统功,封烈亭侯,还其故兵。后烈有罪免;封复袭爵,领兵。

【原文】

凌统字公绩,吴郡余杭人也。父操,轻侠有胆气。孙策初兴,每从征伐,常冠军履锋〔1〕。守永平长〔2〕,平治山越,奸猾敛手〔3〕。迁破贼校尉〔4〕。及权统军,从讨江夏。入夏口,先登,破其前锋;轻舟独进,中流矢死。

统年十五,左右多称述者;权亦以操死国事,拜统别部司马,行破贼都尉,使摄父兵。

后从击山贼,权破保屯,先还。余麻屯万人,统与督张异等留,攻围之,克日当攻。先期〔5〕,统与督陈勤,会饮酒。勤刚勇任气,因督祭酒〔6〕,陵轹一坐〔7〕,举罚不以其道〔8〕。统疾其侮慢,面折不为用〔9〕。勤怒詈统,及其父操;统流涕不答,众因罢出。勤乘酒凶悖,又于道路辱统。统不忍,引刀斫勤,数日乃死。及当攻屯,统曰:“非死无以谢罪!”乃率厉士卒,身当矢石,所攻一面,应时破坏;诸将乘胜,遂大破之。

还,自拘于军正〔10〕。权壮其果毅,使得以功赎罪。后权复征江夏,统为前锋;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〔11〕,常去大兵数十里。行入右江,斩黄祖将张硕,尽获船人。还以白权,引军兼道,水陆并集。时吕蒙败其水军,而统先搏其城,于是大获。

权以统为承烈都尉〔12〕。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,遂攻曹仁。迁为校尉。

虽在军旅,亲贤接士,轻财重义,有国士之风。又从破皖,拜荡寇中郎将,领沛相〔13〕。与吕蒙等西取三郡。返自益阳,从(往)〔征〕合肥,为右部督〔14〕。

时权撤军,前部已发;魏将张辽等,奄至津北。权使追还前兵,兵去已远,势不相及;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,扶扞权出。敌已毁桥,桥之属者两版〔15〕,权策马驱驰;统复还战,左右尽死,身亦被创,所杀数十人;度权已免,乃还。桥败路绝,统被甲潜行〔16〕。

权既御船,见之惊喜。统痛亲近无返者,悲不自胜。权引袂拭之〔17〕,谓曰:“公绩,亡者已矣;苟使卿在,何患无人!”〔一〕拜偏将军,倍给本兵。

时有荐同郡盛暹于权者,以为梗概大节〔18〕,有过于统。权曰:“且令如统足矣!”后召暹夜至,时统已卧;闻之,摄衣出门,执其手以入:其爱善不害如此〔19〕。

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,可以威恩诱也;权令东占且讨之〔20〕,命敕属城:凡统所求,皆先给后闻〔21〕。统素爱士,士亦慕焉,得精兵万余人。过本县,步入寺门,见长吏怀(三)〔手〕版〔22〕,恭敬尽礼。亲旧故人,恩意益隆。事毕当出,会病卒,时年(四)〔二〕十九。

权闻之,拊床起坐〔23〕,哀不能自止;数日减膳,言及流涕,使张承为作铭诔。二子烈、封,年各数岁;权内养于宫,爱待与诸子同。宾客进见,呼示之曰:“此吾虎子也!”及八九岁,令葛光教之读书,十日一令乘马。

追录统功,封烈亭侯,还其故兵。后烈有罪免;封复袭爵,领兵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冠军:充当全军的先头部队。履锋:冲锋。

〔2〕永平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溧阳市南。

〔3〕敛手:收手。指停止活动。

〔4〕破贼都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5〕先期:在预定时间之前。

〔6〕祭酒:古代祭祀时,代表众人首先举起酒杯敬献神灵的长者,叫做祭酒。这里指在宴会上指挥饮酒的人。他按照当时一定的规矩指挥众人饮酒,违犯者将罚酒。

〔7〕陵轹(lì):欺压。

〔8〕不以其道:不按照正常的规矩。

〔9〕面折:当面抵制。不为用:不受摆布。

〔10〕军正:官名。军中的执法官。

〔11〕厚:厚待。

〔12〕承烈都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3〕沛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江苏沛县。当时被曹操占据,这里是有名无实的遥领。

〔14〕右部督:官名。右部各军的指挥官。

〔15〕属:连接。

〔16〕潜行:潜水前行渡河。

〔17〕袂(mèi):衣袖。

〔18〕梗概:刚直的气概。

〔19〕不害:不忌妒。

〔20〕东:当时山越的主要活动区域,在吴、会稽、丹杨三郡交界的山区,即今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三省交界地。这一地区在孙吴东部,所以说是东。占(zhàn):招募。这是当时习语。或称占募。

〔21〕闻:报告。

〔22〕手版:用玉、象牙或竹木做成的记事板。臣下见君主或下级见上级时拿在手中,以免报告公事时遗忘。这里凌统见到地位低于自己的家乡余杭县的长官时执手版,是把对方当作父母官来尊敬。

〔23〕拊(fǔ):拍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统创甚,权遂留统于舟,尽易其衣服。其创赖得卓氏良药,故得不死。”

〔二〕孙盛曰:“观孙权之养士也,倾心竭思,以求其死力。泣周泰之夷,殉陈武之妾,请吕蒙之命,育凌统之孤:卑曲苦志,如此之勤也!是故虽令德无闻,仁泽(内)〔罔〕著;而能屈强荆吴,僭拟年岁者,抑有由也。然霸王之道,期于大者远者;是以先王建德义之基,恢信顺之宇,制经略之纲,明贵贱之序;易简而其亲可久,体全而其功可大。岂委琐近务,邀利于当年哉!《语》曰:‘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,致远恐泥。’其是之谓乎!”

下一篇:徐盛字文向,琅邪莒人也。遭乱,客居吴,以勇气闻。孙权统事,以为别部司马;授兵百人,守柴桑长:拒黄祖。祖子射,尝率数千人下攻盛。盛时吏士不满百,与相拒击,伤射吏士千余人;已,乃开门出战,大破之。射遂绝迹不(复)敢为寇。权以为校尉,芜湖令。复讨临(成)城南阿山贼有功,徙中郎将,督校兵。曹公出濡须,从权御之。魏尝大出横江,盛与诸将俱赴讨。时乘蒙冲,遇迅风,船落敌岸下。诸将恐惧,未有出者。盛独将兵,上突斫敌;敌披,退走,有所伤杀;风止便还,权大壮之。及权为魏称藩,魏使邢贞拜权为吴王。权出都亭,候贞:贞有骄色。张昭既怒,而盛忿愤,顾谓同列曰:“盛等不能奋身出命,为国家并许、洛,吞巴、蜀;而令吾君与贞盟,不亦辱乎!”因涕泣横流。贞闻之,谓其旅曰:“江东将相如此,非久下人者也!”后迁建武将军,封都亭侯,领庐江太守,赐临城县为奉邑。刘备次西陵,盛攻取诸屯,所向有功。曹休出洞口,盛与吕范、全琮渡江拒守。遭大风,船人多丧;盛收余兵,与休夹江。休使兵将就船攻盛;盛以少御多,敌不能克:各引军退。迁安东将军,封芜湖侯。后魏文帝大出,有渡江之志。盛建计从建业筑围,作薄落;围上设假楼,江中浮船。诸将以为无益,盛不听,固立之。文帝到广陵,望围愕然,弥漫数百里;而江水盛长,便引军退:诸将乃伏。黄武中卒。子楷,袭爵领兵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