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先主领荆州,统以从事守耒阳令〔1〕;在县不治,免官。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:“庞士元非百里才也〔2〕!使处治中、别驾之任〔3〕,始当展其骥足耳〔4〕。”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。先主见,与善谈〔5〕,大器之。以为治中从事,〔一〕亲待亚于诸葛亮;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。〔二〕
【注释】
〔1〕以从事:以从事史的身份。州政府中的主要官员,多以从事史命名。守:代理。耒(lěi)阳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南耒阳市。
〔2〕百里才:指当县官的人才。古代一县的辖地大致方圆一百里,所以常以百里代称县。
〔3〕治中:官名。即治中从事史。州刺史的主要下属,主管人事。别驾:官名。即别驾从事史。州刺史的主要下属,负责处理各类公务,刺史出外则乘车充当前导。
〔4〕骥:骏马。展骥足比喻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才能。
〔5〕善谈:畅谈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先主与统从容宴语,问曰:‘卿为周公瑾功曹,孤到吴,闻此人密有白事,劝仲谋相留,有之乎?在君为君,卿其无隐。’统对曰:‘有之。’备叹息曰:‘孤时危急,当有所求,故不得不往。殆不免周瑜之手!天下智谋之士,所见略同耳。时孔明谏孤莫行,其意独笃,亦虑此也。孤以仲谋所防在北,当赖孤为援,故决意不疑:此诚出于险途,非万全之计也。’”
〔二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统说备曰:‘荆州荒残,人物殚尽;东有吴孙,北有曹氏;鼎足之计,难以得志。今益州国富民强,户口百万;四部兵马,所出必具,宝货无求于外。今可权借,以定大事。’备曰:‘今指与吾为水火者,曹操也。操以急,吾以宽;操以暴,吾以仁;操以谲,吾以忠:每与操反,事乃可成耳。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,吾所不取也。’统曰:‘权变之时,固非一道所能定也。兼弱攻昧,五伯之事。逆取顺守,报之以义;事定之后,封以大国,何负于信?今日不取,终为人利耳!’备遂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