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评曰:徐奕、何夔、邢颙,贵尚峻厉〔1〕,为世名人。毛玠清公素履,司马芝忠亮不倾,庶乎不吐刚茹柔〔2〕。崔琰高格最优,鲍勋秉正无亏;而皆不免其身,惜哉!《大雅》贵“既明且哲”〔3〕,《虞书》尚“直而能温”〔4〕;自非兼才〔5〕,畴克备诸〔6〕?
【注释】
〔1〕峻厉:严厉。
〔2〕吐刚茹柔:怕硬欺软。
〔3〕既明且哲:既能明白事理,又能适应形势。这是《诗经·烝民》中的话。
〔4〕直而能温:刚直而又能温和。这是《尚书·尧典》中的话。
〔5〕兼才:兼有各种优良品质的人才。
〔6〕畴克备诸:谁能具备所有这些品质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