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【原文】
评曰:程昱、郭嘉、董昭、刘晔、蒋济,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;虽清治德业〔1〕,殊于荀攸〔2〕;而筹画所料,是其伦也。刘放文翰,孙资勤慎,并管喉舌;权闻当时,雅亮非体〔3〕;是故讥谀之声〔4〕,每过其实矣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清治:清正的从政风范。
〔2〕殊于:不如。
〔3〕雅亮非体:在立身处事上未能作到高尚诚实。
〔4〕讥谀:讥讽他们的谄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