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宗室传 翻译

孙静,字幼台,是孙坚的三弟。孙坚开始起事时,孙静纠合了同乡和宗族共五六百人保卫家乡:周围的民众都来依附他。孙策攻破刘繇,平定江东各县,又进攻会稽郡;派人去请孙静出山,孙静带领家属与孙策在钱唐县相会。

当时会稽郡太守王朗,在固陵一线抵御孙策;孙策多次渡过江去作战,未能得手。孙静劝孙策说:“王朗凭借城池坚守,难以一下子攻克。查渎,在这以南几十里,是交通的要道。应当从那里去占据敌军的内线,这就是所谓的攻其无备、出其不意啊。我要亲自带领人马,充当前锋,必定攻破对方无疑!”孙策说:“好!”于是孙策找了借口向军中下令说:“近来连连下雨,饮水浑浊,士兵喝了很多人腹痛。我命令赶快准备几百只瓮和罐,用来澄清饮水。”到了晚上,他却下令把瓮、罐分布摆放,灌上油点燃火流放到江中,制造军队已在此夜渡的假象以迷惑王朗,并立即分兵趁夜色经过查渎,前往偷袭高迁屯的敌军。王朗大惊,赶忙派从前的丹杨郡太守周昕等,率军前往迎战。孙策击败周昕等人,将其斩首,终于平定了会稽郡。

孙策上表委派孙静为奋武校尉,想授给他重任;而孙静却眷恋祖宗坟墓和宗族亲人,不喜欢出门当官,所以请求留在家乡镇守:孙策依从了他。

孙权继承哥哥孙策统管大业,派人就地宣布提升孙静为昭义中郎将,他后来在家中去世。孙静有五个儿子:孙暠、孙瑜、孙皎、孙奂、孙谦。其子孙暠又有三个儿子:孙绰、孙超、孙恭。孙超曾任偏将军。孙恭的儿子是孙峻,孙绰的儿子是孙綝。

孙瑜,字仲异。他开始统领兵马时担任恭义校尉。当时,孙瑜手下的宾客部将多为长江北岸的人,他虚心加以安抚,得到他们的拥护。

汉献帝建安九年(公元 204),他兼任丹杨郡太守;部下很乐意跟随他,手下的军队发展到一万多人。孙权加授他绥远将军的军职。建安十一年(公元 206),他与周瑜共同进攻麻屯、保屯,大破敌军。后来随从孙权到濡须抵御曹操,孙权急于交战。孙瑜劝他慎重行事,孙权不听:出军对战果然劳而无功。孙瑜升任奋威将军,依旧兼任丹杨郡太守,驻地由溧阳县迁往长江边的牛渚。他任命永安县人饶助为襄安县长,无锡县人颜连为居巢县长;让他们去招纳长江北岸庐江、九江两郡的敌方百姓,各自得到不少前来投降的归附者。

济阴郡人马普专心学问喜好古代典籍,孙瑜对他厚加礼待;让自己奋威将军府、丹杨郡太守府当中武将文官的几百子弟,前来学习接受教育:从此设立官方学校,他常常亲临学校视察并设宴犒劳,还参加课堂的讲习。当时,孙权手下诸将都只忙着处理军务,而孙瑜却喜欢阅读文献典籍;虽然身在军队,却读书之声不断。

建安二十年(公元 215),他去世,终年三十九岁。他有五个儿子:孙弥、孙熙、孙耀、孙曼、孙纮。孙曼官做到将军,封侯。

孙瑜的弟弟孙皎,字叔朗。开初担任护军校尉,带领二千人马。当时曹操多次前来进攻濡须,每一次孙皎都赶去迎击,被称为精锐之军。他升任都护、征虏将军,代替程普指挥夏口战区的军队。黄盖和孙皎的哥哥孙瑜去世之后,两人的部队也一并由孙皎统领。孙权还把沙羡、云杜、南新市、竟陵四县赐给孙皎做可以自行享用民众上交祖税的奉邑;孙皎可以自行任命这四县的行政长官。

孙皎轻视财产能够把财产广泛施予别人,善于和人交往结识。例如他与诸葛瑾友谊极为深厚,把议论自己处事得失的任务委托给庐江郡人刘靖,又让江夏郡人李允充当助手办理各项公务,派广陵郡人吴硕、河南郡人张梁负责军事:对他们推心置腹热情对待,使他们人人尽心尽力工作。孙皎曾经派侦察兵出去活动,而侦察兵抓获了魏军边境将领所管辖区域内的民间美女,带回来献给孙皎。孙皎让女子们换上好衣服后,送她们回去,还为此下达指令说:“现今要诛灭的是曹操,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过?从今以后,不准袭击敌方的老弱妇女!”由于这一措施,长江、淮河之间的魏方百姓前来归附他的很多。

他曾经为一件小事与将军甘宁发生激烈争执,有人劝甘宁忍让。甘宁说:“君主的臣僚和君主的公子在地位上是一样平等的:他虽然是主公家族的子弟,怎么可以独断专行欺侮人呢!我碰上了英明的君主,只会贡献力量用生命来报效,以感谢主公像上天那样的厚爱;确实不能随从世俗低头屈服啊!”孙权得知此事后,写信责备孙皎说:“自从我与北方为敌交战,已经有十年了;最初与北方相对峙时您还小,而今您却将近三十岁了!孔子说是‘三十而立’,不只是指他要完成儒家五经的编撰,而且也有自身修养的确立。现今授给您精兵,委您以重任,充当都护在千里之外江防沿线指挥众将官;是想让您像从前楚国的大臣昭奚恤那样,在北方的边境上显扬军威:而不是让您去随意发泄个人的情感而已。近来听说您与甘兴霸饮酒,借酒发作,欺侮了他;他上书请求改属吕蒙指挥。这个人虽然粗鲁,有不如人意的时候;然而基本上算得一个大丈夫。因此我亲近他,并不是要袒护他。可是我所亲近爱惜的人,您却疏远憎恶他;您所作所为每每与我相违背,这样能长久下去吗?停下来居住时举止恭敬而外出时一切从简,这样就可以治理民众;爱护别人而善于容忍,这样就可以得到人心。上述二者还不懂,怎么能在远方统领指挥大军,抵御强敌解除危难呢?您逐渐长大了,所以特别承当重任;上面有远方的朝廷君臣在注视着,下面有部下将士朝夕相处:哪里能随意大发怒火呀?人谁没有过错?贵在能勇于改正;您应当追悔不久前的过失,好好责备自己!现今特别劳烦诸葛子瑜前来再次表达我的意思。面对书信不禁伤感,心中悲怆眼泪也掉了下来!”

孙皎得到这封信,立即呈上表章表示歉意,然后与甘宁结为好友。后来吕蒙要出兵袭击南郡,孙权准备派孙皎与吕蒙分别担任左、右两部分军队的总指挥官。吕蒙劝孙权说:“如果主公认为孙将军合适,就应当只任用他为总指挥官;如果认为吕蒙我合适,就应当只任用我。当初周瑜、程普分别担任左、右两部分的总指挥官,共同进攻江陵城;虽然规定大事由周瑜决定,而程普仗恃自己是老将,而且都是总指挥官,所以和周瑜不和睦,几乎坏了国家大事:这可是近在眼前的鉴戒啊!”孙权醒悟,立即向吕蒙表示歉意说:“以您为总指挥官,命令孙皎为后援。”擒杀关羽,平定荆州,孙皎是出了力的。

他在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)去世。孙权追评他的功劳,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侯。孙胤去世,没有儿子。由其弟弟孙晞继承爵位,并统领兵马;后来孙晞有罪自杀,封地被撤销。孙晞的弟弟孙咨、孙弥、孙仪,都当将军,封侯。其中孙咨,曾任羽林督;孙仪,曾任无难督。孙咨被滕胤处死,孙仪遭孙峻杀害。

孙皎的弟弟孙奂,字季明。自从哥哥孙皎去世之后,他就接着统领孙皎的部队;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郡太守。上任第一年中,他遵循孙皎过去的做法,尊重优待刘靖、李允、吴硕、张梁以及江夏郡人闾举等,采纳他们的有益建议。孙奂在需要应急发挥口才的场合不善于言辞,而处理政事却很敏捷,军民都称赞他。

黄武五年(公元226),孙权率军由江夏郡进攻曹魏的石阳县。孙奂作为当地的军政长官,派遣部下的将军鲜于丹带领五千人马,先截断淮河方向的道路;而自己则统率吴硕、张梁共五千人马充当大军的前锋:他迫使敌方的高城守军投降,俘获三员敌将。大军凯旋时,孙权下诏让他在前方停下来;然后乘车经过孙奂的军队,只见队伍的阵形整整齐齐,孙权不禁赞叹说:“当初我还担忧他为人迟钝;而今看他治军的情况,诸将中少有能赶上他的,我不再担忧了!”于是提升孙奂为扬威将军,封沙羡侯。吴硕、张梁都升任裨将军,被赐予关内侯爵位。

孙奂也喜欢儒生,又命令部下武将文官的子弟前来学习;后来这些子弟中到朝廷任职的有几十人。

嘉禾三年(公元 234),他四十岁时去世。儿子孙承继承了他的爵位,以昭武中郎将的身份接替父亲统领兵马,兼任江夏郡太守。孙承在赤乌六年(公元 243)去世。他没有儿子,孙权让孙承庶母所生的弟弟孙壹,作为孙奂的继承人,封孙壹爵位,由孙壹承袭父亲的兵马担任将军。

孙峻诛杀诸葛恪时,孙壹受命与全熙、施绩一起进攻诸葛恪的弟弟,也就是当时担任公安战区军事指挥官的诸葛融,诸葛融被迫自杀。孙壹从镇南将军升任镇军将军,被授予节杖,担任夏口战区的军事指挥官。后来孙綝杀死滕胤、吕据,而滕、吕二人都是孙壹的妹夫;孙壹的弟弟孙封又知道这二人的密谋,恐惧自杀:所以孙綝又派朱异去偷袭孙壹。朱异的人马才到达夏口东面的武昌,孙壹就知道其目的是攻杀自己;随即率领部下一千多人,并在路过时带上滕胤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妹妹,一起投奔魏国。

魏国任命他为车骑将军,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,封吴侯;又把被废黜的过去魏国君主曹芳的一名小妾邢氏,赏他做妻子。这邢氏虽然容颜美丽却生性妒忌;下人忍受不了她的驱使,就把孙壹和邢氏一齐杀了。孙壹投降魏国三年后死去。

孙贲,字伯阳。他的父亲孙羌,字圣台,是孙坚的同胞哥哥。孙贲很早失去父母双亲,当时弟弟孙辅,还是小婴儿;孙贲亲自赡养哺育小弟,情意深挚。他后来出任本郡督邮,代理县长。孙坚在长沙郡发动义军讨伐董卓,孙贲离职随孙坚南征北战。孙坚去世,孙贲收集统率余下的将士,护送孙坚的灵柩回江东。

后来,袁术转移到淮南的寿春县,他又去依附袁术。袁术的堂兄袁绍任用会稽郡人周昂为九江郡太守;袁绍并袁术不和,袁术派孙贲到阴陵县攻破周昂。于是袁术上表委派孙贲兼任豫州刺史。转任丹杨郡都尉,代行征虏将军职权,前去讨伐平定丹杨郡内的山越。后来被汉朝派来的扬州刺史刘繇逼迫驱逐,他只好带领部下退到历阳驻扎。没有多久,袁术又让他与吴景一起,攻击刘繇的部将樊能、张英等,却未能得手。到了孙策渡长江到江东,帮助孙贲、吴景击败张英、樊能;又进击刘繇,刘繇逃往豫章郡。孙策派孙贲、吴景回寿春,向袁术报告战况。碰上这时袁术非分地称帝,委任设置朝廷百官:任命孙贲为九江郡太守。孙贲不去就职,丢下妻室儿女跑回江东。

这时孙策已经平定了吴、会稽二郡,孙贲就随同孙策征讨庐江郡太守刘勋、江夏郡太守黄祖。大军回来时,听说刘繇病死,在途中又顺便攻占了豫章郡:孙策上表委任孙贲兼任豫章郡太守,后来封都亭侯。

建安十三年(公元 208),汉朝的使者刘隐奉天子的诏命,任命孙贲为征虏将军,依旧兼任郡太守。他在这个职位上当官当了十一年之后去世。儿子孙邻继承了他的爵位。

孙邻九岁时即继承父亲的领兵权力,并且兼任豫章郡太守,晋封都乡侯。他在郡中任职近二十年,讨伐平定辖境内的叛乱分子,在政治上成绩显著。后来他被召回京城武昌,担任禁卫军的分队指挥官绕帐督。

当时太常卿潘濬负责管理荆州的政务,重安县长陈留郡人舒燮有罪被关进监狱;潘濬曾经不满意舒燮,就想把他处以死刑。议论这件事的人大多为舒燮求情,而潘濬的愤恨仍然不消。孙邻就对潘濬说:“舒燮的父亲舒仲膺,和哥哥舒伯膺争着承担死罪以求救活对方,海内人士认为他们很重义气,传为美谈;加之仲膺当初又前来投奔我国表现出忠诚心意。如今您杀了仲膺的子弟,如果天下一统,我朝皇帝乘青盖车到北方巡视;中原士大夫必定要问舒仲膺的儿子怎么样,回答的人说潘承明早把他杀了,您觉得这事情如何?”潘濬听了愤恨马上打消,舒燮因此得救。

孙邻升任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,沔中战区军事指挥官,威远将军:在这些职位上都很称职。

他在赤乌十二年(公元249)去世。儿子孙苗继承了他的爵位。孙苗的弟弟孙旅以及孙苗的叔父孙安、孙熙、孙绩,都历任各种官职。

孙辅,字国仪。是孙贲的弟弟。他以扬武校尉的身份帮助孙策平定了江东的丹杨、吴、会稽三郡。孙策讨伐丹杨郡的七个县时,派孙辅到西面的历阳驻扎,以抵御袁术;同时让他招纳当地余下的民众,集合逃散的百姓。他又随孙策进攻历阳,生擒了敌军首领祖郎等人。孙策袭击西面庐江郡的太守刘勋时,孙辅也随同前往;身先士卒,立下战功。孙策委任他为庐陵郡太守,前去安抚所属各县,设立县级行政长官。

后来他升任平南将军,被授予节杖,兼任交州刺史。因为派遣使者与曹操联络,事情发觉,孙权把他关押起来。

几年后去世。他的儿子孙兴、孙昭、孙伟、孙昕,都历任各种官职。

孙翊,字叔弼。是孙权的弟弟。他骁勇强悍,果敢刚烈,有大哥孙策的风范。吴郡太守朱治举荐他为孝廉,司空聘他为下属。

汉献帝建安八年(公元 203),他以偏将军的身份兼任丹杨郡太守,当时刚好二十岁。后来却被左右的部将边鸿刺死,边鸿也随即被诛杀。

孙翊的儿子孙松,担任射声校尉,封都乡侯。他在黄龙三年(公元231)去世。蜀国丞相诸葛亮给哥哥诸葛瑾写信时说:“我曾经在吴朝受到厚待,所以对孙氏子弟非常关心。子乔是一个优秀人才却不幸早死,为此很感悲伤;看到他赠送给我的东西,不禁泪流满面!”诸葛亮之所以如此痛悼孙松,是他的养子诸葛乔向他叙述了孙松情况的缘故。

孙匡,字季佐。是孙翊的弟弟。他曾被本郡举荐为孝廉,本州举荐为茂才。还没有受到朝廷的任用,就去世了,死时只有二十多岁。

他的儿子孙泰,是曹操侄儿的外甥。官任长水校尉。嘉禾三年(公元234),他随从孙权围攻合肥新城,被流箭射死。孙泰的儿子孙秀,任前将军,夏口战区军事指挥官。

孙秀是孙氏皇族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成员之一,在外面掌握精兵,当时的皇帝孙皓心中不安。建衡二年(公元 270),孙皓派亲信将领何定,带了五千人马,到夏口打猎。在此之前,民间都传言孙秀要受到孙皓的谋算;而何定又远道跋涉到夏口来打猎,孙秀不免吃惊:连夜带着妻室儿女和亲兵共几百人投奔晋朝。

晋朝任命他为骠骑将军,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,封会稽公。

孙韶,字公礼。他的伯父孙河,字伯海。本姓俞,也是吴郡人;孙策喜爱孙河,赐他姓孙,而且列入孙氏亲属的名册中。

后来孙河担任将军,驻扎在京这个地方的城堡中。当初,孙权诛杀了吴郡太守盛宪,盛宪从前举荐的孝廉妫览、戴员逃到山中藏了起来。孙翊就任丹杨郡太守,备办礼品把他们请出深山。妫览当了丹杨郡都尉指挥兵马,戴员则当了郡丞。孙翊被部下边鸿杀害之后,孙河立即驰马赶往丹杨郡的治所宛陵县;怒斥妫览、戴员,因为他们未能保护好孙翊,使得边鸿的奸恶阴谋得以实施。妫、戴二人下来后暗中商议说:“孙伯海与被害的孙将军关系疏远,都还怒斥我们到这样的程度;万一主公亲自来到,我们就连后代都不会留在世间了!”于是二人杀死孙河,派人到北面去迎接曹操的扬州刺史刘馥;请他赶到历阳,然后鼓动丹杨郡响应他。碰巧这时孙翊的亲信侍从徐元、孙高、傅婴等诛杀了妫览、戴员。

孙韶当时十七岁,收容了孙河的部下;维修京这个地方的城堡,建起供瞭望敌情的高楼,制作军用器械和加强防备设施以抵御敌人。

孙权得知丹杨郡发生变乱,从椒丘赶了回来;途中安定了丹杨郡,然后带兵回转吴县。大军在夜晚路过孙韶在京的军营,孙权决定试着进攻惊扰一下孙韶;结果孙韶的士兵立即登上城墙传送命令进入警戒状态,喊杀声惊天动地,箭像雨一般射来:孙权赶紧派人去说明情况这才停止。

第二天孙权召见了孙韶,对他非常器重;立即委任他为承烈校尉,统领孙河原来的部下;以曲阿、丹徒二县作为奉邑,可以自己委任这两县的行政长官,一切待遇都保持孙河当初的原样。后来孙韶又担任广陵郡太守、偏将军。孙权当了吴王,孙韶升任扬威将军,封建德侯。孙权称帝,孙韶任镇北将军。

孙韶在边境当守将几十年,善于对待将士,能够使他们拼死尽力。他经常把警戒边境、派出侦察兵到远方作为首要任务;先了解敌方动静然后作相应的防备:所以很少有失败。魏国的青、徐二州,以及豫州的汝南郡、沛国,都有不少民众前来投降归附他,而魏军在淮南滨临长江北岸的沿线军营哨所,都往北后退很远;使得徐州的泗水、长江、淮河一带,没有民众居住的地带宽达几百里。

自从孙权西征关羽夺得荆州后回来,建都武昌,孙韶有十多年未能进京拜见孙权。直到孙权迁都回建业,孙韶才得以朝见。孙权问他魏军青、徐二州各处重要的屯兵据点,远近各地人马的多少,将帅的姓名等等;他不仅完全记得,而且有问必答。他身高八尺,仪容俊美文雅。孙权十分喜悦,说:“我好久没有见到公礼,没有想到他进步得这样快!”于是让孙韶兼任幽州牧,授予节杖。

他在赤乌四年(公元 241)去世。儿子孙越继承了他的爵位,官做到右将军。孙越的哥哥孙楷,任武卫大将军,封临成侯,代替孙越担任京下战区的军事指挥官。孙楷弟弟孙异,官做到领军将军;弟弟孙奕任宗正卿,弟弟孙恢任武陵郡太守。

天玺元年(公元 276),孙皓征召孙楷进京担任宫下镇、骠骑将军。当初,永安县的叛军首领施但等,劫持孙皓的弟弟孙谦,袭击建业;有人告发孙楷打两种主意不立即前去讨伐,孙皓多次派使者去追问孙楷,孙楷平常一直惶恐不安;这时猛然接到征召,于是带着妻室儿子和亲兵几百人投奔晋国。晋朝任命他为车骑将军,封丹杨侯。

孙桓,字叔武。是孙河的儿子。他二十五岁时,被任命为安东中郎将。与陆逊一起抵御刘备的进攻,刘备的军队兵力强盛,漫山遍野都是人马。而孙桓挥刀指挥奋不顾身,与陆逊同心合力,刘备终于被打得大败而逃。这时孙桓砍伐树木以开辟通往长江上游夔国故地的通道,然后前去阻截刘备必经的退路。

刘备只好翻山越岭,才勉强得以逃脱险境,他又气又恼叹息说:“我当初到京下会见孙权时,孙桓还是一个小娃娃;而今竟然把我逼到如此地步啊!”事后孙桓因功升任建武将军,封丹徒侯。受命到下游做牛渚战区的军事指挥官,在横江修建军事堡垒。恰好他在这时去世。

评论说:亲戚的情谊关系,古往今来一直存在;王族子弟好比是保护王朝的城墙,这是《诗经·板》一诗中的句子。何况这里的各位孙氏家族成员,有的帮助开创国家的最初基础,有的长期镇守边境,都能胜任他们的职务,不辜负他们所得到的荣誉呢?所以在这一卷里对他们详加记述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