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钟繇字元常〔1〕,颍川长社人也〔2〕。〔一〕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,道遇相者〔3〕,曰:“此童有贵相,然当厄于水。努力慎之!”行未十里,度桥;马惊,坠水几死。瑜以相者言中,益贵繇;而供给资费,使得专学。举孝廉,〔二〕除尚书郎;阳陵令〔4〕,以疾去。辟三府〔5〕。为廷尉正、黄门侍郎。
是时,汉帝在西京,李傕、郭汜等乱长安中,与关东断绝。太祖领兖州牧,始遣使上书。〔三〕傕、汜等以为:“关东欲自立天子,今曹操虽有使命,非其至实〔6〕。”议留太祖使,拒绝其意。繇说傕、汜等曰:“方今英雄并起,各矫命专制,唯曹兖州乃心王室;而逆其忠款〔7〕,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〔8〕。”傕、汜等用繇言,厚加答报;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。
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,又闻其说傕、汜,益虚心〔9〕。后傕胁天子,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。天子得出长安,繇有力焉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繇:音yóu。
〔2〕长社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。
〔3〕相者:看相的人。
〔4〕阳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。
〔5〕三府:三公府。
〔6〕至实:真实心意。
〔7〕逆:拒绝。
〔8〕将来:将要来归顺的人。
〔9〕虚心:心里留下钟繇的位置。指印象深刻而有心招纳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先贤行状》曰:“钟皓字季明。温良笃慎,博学诗律,教授门生千有余人。为郡功曹,时太丘长陈寔,为西门亭长,皓深独敬异。寔少皓十七岁,常礼待与同分义。会辟公府,临辞,太守问:‘谁可代君?’皓曰:‘明府欲必得其人,西门亭长可用。’寔曰:‘钟君似不察人为意,不知何独识我?’皓为司徒掾,公出,道路泥泞;导从恶其相洒,去公车绝远。公椎轼言:‘司徒今日为独行耳!’还府向< ,铃下不扶;令揖掾属,公奋手不顾。时举府掾属,皆投劾出;皓为西曹掾,即开府门,分布晓语已出者,曰:‘臣下不能得自直于君。若司隶举绳墨,以公失宰相之礼,又不胜任,诸君终身何所任邪?’掾属以故皆止。都官果移西曹掾,问空府去意;皓召都官吏,以现掾属名,示之,乃止。前后九辟三府。迁南乡、林虑长,不之官。时郡中先辈为海内所归者,苍梧太守定陵陈稚叔,故黎阳令颍阴荀淑及皓。少府李膺,常宗此三人,曰:‘荀君清识难尚,陈、钟至德可师。’膺之姑为皓兄之妻,生子觐,与膺年齐,并有令名。觐又好学慕古,有退让之行。为童幼时,膺祖太尉修,言:‘觐似我家性:国有道不废,国无道免于刑戮者也。’复以膺妹妻之。觐辟州宰,未尝屈就。膺谓觐曰:‘孟轲以为人无好恶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弟于人,何太无皂白邪!’觐尝以膺之言白皓,皓曰:‘元礼,祖公在位,诸父并盛,韩公之甥,故得然耳。国武子好招人过,以为怨本;今岂其时!保身全家,汝道是也。’觐早亡。膺虽荷功名,位至卿佐,而卒陨身世祸。皓年六十九,终于家。皓二子:迪、敷,并以党锢不仕。”繇,则迪之(孙)〔子〕。
〔二〕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南阳阴修,为颍川太守,以旌贤擢俊为务。举五官掾张仲方正;察功曹钟繇、主簿荀彧、主记掾张礼、贼曹掾杜祐、孝廉荀攸、计吏郭图,为吏:以光国朝。”
〔三〕《世语》曰:“太祖遣使从事王必,致命天子。”